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婁葑學校 蔣 昊
數學知識不僅具有復雜性和邏輯性,而且還是眾多學科的支撐學科,所以數學教學應該重視學生的邏輯思維培養。在邏輯思維的引導下,學生能夠養成舉一反三的良好學習品質,在掌握數學基礎知識的前提下獲得創新能力的提升。
教師在進行數學課堂教學時,可以通過問題探究和質疑的形式將學生引入情境,從而為學生提供一個優質的學習環境,達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能力的教學目的。
例如,教師在進行“圖形的運動”的教學時,給學生創設了探究和質疑的教學情境,以此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如,教師運用多媒體向學生播放各種實際生活中的事物,比如“足球”“茶杯”等,而后詢問學生:“以上事物可不可以用圖形運動的方式得出?”學生在熟悉問題后會立刻進行探究,并且在紙上用圖形進行實踐模擬,從而找尋到正確答案。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還會進行思維擴展,如茶杯可以通過長方形旋轉得出,足球可以通過半圓形旋轉得出,那么學生就會思考“三角形旋轉會得出什么事物”等問題。通過創設探究情境,促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飛速提升,達到培養創新能力的教學目的。
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時,應該將創新思維貫穿整個教學活動中,從而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興趣時,要盡量貼合教學內容,不斷豐富教學形式,以此為激發學生創新興趣創造良好的條件。
比如,教師在進行“主視圖、俯視圖和左視圖”的教學活動時,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制訂合理的教學方法,以此培養學生的創新興趣。教師可以應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聯想,以此達到提升學生邏輯思維水平的教學效果。教師先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生活中汽車行駛的畫面,而后引導學生觀察汽車的側面,并且讓學生用圖形表示出來,多數學生會用一個長方形和兩個圓形來表示,然后教師再次讓學生用圖形表示出從正面看到的汽車的視圖,此時教師不要給學生提供參考,而是讓學生發揮想象力,根據對汽車的認知展開分析,得出正確的主視圖。通過激發學生想象力,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尋找出問題的答案,既能確保學生獲得新知,又可以起到擴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作用,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使學生之間相互影響,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在合作探討學習中,學生敢于說出自己的認識和建議,這不但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學習中,還鞏固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除此之外,合作學習方式使學生獲得了更多的知識出發點和探究點,進而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更加敏捷,以此達到提升學生創新意識的教學目的。
例如,教師在“認識三角形”的教學中,完全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進行探討。如要求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認識“三角形”的特點,學生根據學習要求分組學習,每個組員都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如“三角形具有穩定性”“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三角形廣泛存在于實際生活中”等,在諸多和三角形相關的知識中,學生的思維得以擴展,如有的學生會提出“如何探索三角形具有穩定性”,或者“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那么三角形的邊具有何種特性”等。通過對知識進行不斷的深度剖析,讓學生體會到只有學會發現問題,才能有效解決問題。
總之,創新教學方式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應該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在教學中為學生創設探究和質疑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通過各種教學方式的應用,讓學生在豐富的教學方式和內容中不僅獲得新知,還能得到各種能力的培養和提升,以此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