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掘港鎮華豐小學 汪發明
小學階段的數學課程不僅要求教師出色地授課,學生也應該自主學習,二者相互結合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為了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引入游戲教學,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游戲中,直接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更加清晰地理解數學知識,活躍學生思維,讓數學課堂更有活力。
在課程開始的時候,學生還處于非常興奮的狀態,沉浸在下課的娛樂中,這時教師可以依據教材內容,采用游戲的形式導入新課,增加課堂趣味性,這樣可以讓學生實現娛樂轉移,快速將注意力轉移到學習新知識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高效學習數學,從而達到良好的學習狀態。
例如,在教學《能被3 整除的數的特征》一課中,上課開始,教師和學生一起做游戲,教師一個人一組,學生共同組成一組,判斷一個數能否被3 整除。因為學生人數多,所以很多學生都有必勝的決心。剛開始數字比較簡單,學生容易判斷,比如25 不能被3 整除,66 可以被3 整除,但隨著數字越來越大,學生感覺到計算越來越吃力,他們需要借助除法來判斷是否能被3 整除,可教師每次都能快速給出答案,學生都很吃驚,但又不知道老師有什么秘訣,這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將“秘訣”傳授給學生,學生也能又快又準確地算出某個數是否能被3 整除。
上述案例,教師在課堂上用游戲導入新課,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數學課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如果單純地以講解的方式來教學,不容易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一些抽象化的數學知識,學生也不容易理解。如果教師在課堂中穿插游戲教學,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中保持愉悅的心情,真正做到“寓教于樂”,同時對于一些難以理解的知識,教師可以通過游戲的形式使其更加直觀化,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學《可能性》一課中,教師準備了三個箱子,1 號箱子放入紅、黃、藍三種顏色的球,2 號箱子放入黑、白兩種顏色的球,3 號箱子放入紅色球,教師讓學生每次從一個箱子中只能摸出一個球并記錄顏色。這種游戲方式讓學生感覺到很新奇,當學生記錄1 號箱子時,可能會出現三種顏色,不可能出現黑、白色,2 號箱子可能出現黑、白色,不可能出現紅、黃、藍色,3 號箱子一定是紅色。當游戲結束的時候,讓每位學生匯報摸球結果,由此引出了“有可能,可能,一定”等概念,學生對可能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上述案例,教師在課堂中通過游戲輔助教學,將課堂中學生被動學習的方式轉變為主動學習,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游戲中獲取知識,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階段練習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如果教師在練習中融入游戲,那么可以豐富作業形式,促進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地思考數學問題,幫助學生加深記憶,鞏固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例如,在教學《長方體表面積》一課后,教師先給學生講解了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然后布置了一個練習,讓學生從生活中找到一個長方體物體,利用胡蘿卜或黃瓜等做出一個長方體模型,測量這個物體的長、寬、高,并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看誰做的圖形漂亮,計算又準確。每位學生都積極參與到這項活動中,按照老師的要求分別找到了冰箱、電視、牛奶箱、電腦機箱等長方體,按照圖形開始制作,學生認真測量每一個長方體,并運用公式來計算,鞏固了長方體表面積的知識。
上述案例,教師利用游戲的形式,將枯燥單調的作業更加靈活化,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知識的趣味性,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鞏固了數學知識,提高了學習效率。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通過在課堂引入游戲教學,可以讓單調枯燥的數學知識更有趣味性,為學生營造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使學生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學習中,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讓數學課堂更有活力,讓學生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