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小學 胡曉兵
學生作為課堂學習主體,要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要有廣泛的獲取知識的渠道,這樣才能讓學生的學習無所不在,才能讓學生的終身學習成為可能。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以問題為抓手來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在課前先推動學生去自主學習,學生學習的材料將是豐富的,研究的方向也將是廣泛的,這就讓學生的學習更有代表性。教師在組織學生課前先學的時候可以收集一些個性化的問題來拓展課堂教學。
例如,在“認識百分數”的教學中,我給學生提供一些先學材料,引導學生到生活中去尋找一些百分數,體會這些百分數的意義,并結合實例發現百分數的相關知識。學生在課前的自學過程中果然有很多不同的發現,有的學生上網查找百分數的由來,將百分數的產生和發展過程介紹給大家;有的學生從生活中的百分數應用實例中得出體會:百分數的應用比分數廣泛得多,由此展開對百分數和分數的比較,并發現百分數的優勢之一就是利于比較大小;還有的學生發現了百分數和小數之間的關系,能夠將小數化成百分數。在批閱學生課前先學的作業時,我發現了學生已有認識中一些有價值的地方,于是確立了課堂學習的幾個重要問題,圍繞不同問題推動不同的學習小組來展示。
教師應該敢于放手,讓學生從自己的角度去展開自主學習,收集相關的資料,記錄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這樣可以讓課堂教學更有針對性,同時可以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挖掘出共性的問題,要圍繞有代表性的問題展開進一步的研學,以此推動學生開闊視野,促進他們數學學習的深入。
例如,在“認識負數”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在課前先學,找到一些生活中的負數,并引導學生體會負數的含義、大小,建構負數的體系。在學習中,學生明顯已經感知到負數小于0,一些學生能在具體的情境中用負數來描述特定的現象。課堂學習中,我引導學生就負數展開進一步的交流,發現學生對在溫度計上劃線表示出指定的負數存在困難,于是我通過課件出示幾個不同的溫度計(溫度計的刻度不同)和一些典型的負數。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觀察到溫度計的刻度是不同的,要找出對應的負數,首先要弄清楚溫度計上的一小格表示多少度,其次是要感知負數的相對大小,比如在溫度計上標出-8,就要思考這個溫度在-10 刻度的上面還是下面。通過幾個實例的研究,學生不僅掌握了這個問題,而且對于負數的體系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課堂上就重點問題展開研究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突破認知難點,而且可以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范例,讓學生明白自主學習可以從哪些點展開,需要研究怎樣的問題,如何具體落實問題的研究等。
數學與生活是密切相關的,很多數學知識可以在生活中找到注解,也在生活問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教學要從課堂出發,延伸到生活中,延續到課外,讓學生在不斷思考的過程中繼續發現有價值的問題。
例如,在“小數乘除法”的教學之后,我引導學生深入生活去尋找一些與小數的計算相關的問題,就這些問題展開實質性的研究,并將自己的研究過程寫成數學小論文。學生在接受任務之后,利用周末的時間展開調研,發現在很多地方用到小數的計算,比如繳電費的時候,根據不同人家的用電實際情況,可以選擇分段計費的方式,即將一天的用電量分成谷時用電和峰時用電兩種,這樣就需要通過計算來比較選擇分段計費前后的總價,以確定分段計費的方式是不是適合。有了這個想法之后,學生統計了自己家連續幾個月的用電量以及用電的時段,通過計算分析出采用分時計費的方式會節省一些電費。這樣有理有據的數學小論文體現了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也展示了學生敏銳的數學直覺,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總之,問題是數學學習的依托,在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時,要在不同的環節選擇合適的問題來推動他們的自主學習,讓學生圍繞重點問題展開深入的研究,這樣不僅可以為學生累積成功的經驗,還可以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的深入,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