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荔堡鎮問城初級中學 高永飛
合作學習是基于小組學習模式開展的教學活動,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學習中,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小組中會發揮自身作用。在分層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的模式開展教學,不但可以提升教學的效率,而且能夠更好地塑造班級學習氛圍,這兩者結合應用的探索,對初中數學教學有著重要意義。
分層教學就是指教師根據學生的個體發展素質和身心特點,即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學習效率、原有基礎知識、學習期望等進行綜合評價,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層級,并根據不同層級的不同特點展開不同模式的相同知識點教學的方式。
分層教學有利于教師對學生學習進度的良好把控,并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完成對教學進度的調整,以獲得最大化的教學效率;有利于教師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目標,更容易進行針對性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一定水平的提高。同時,分層教學還能夠將大的學習目標分解為學生通過努力可以完成的小學習目標,激勵學生的進步,樹立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在數學分層教學活動中,學生之間水平相仿,地位相同,大家的思維和思考能力都是差不多的,在共同交流討論的過程中消除挫敗感和自卑感,增強學生的自我認可和自信心,從而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熱情,化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構建輕松的學習氛圍。
例如,教學《三角形的全等》時,教師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六個小組,上課之前,教師向學生展示兩個全等的三角形,提問:“這兩個三角形有什么相似或相等之處呢?小組討論并回答老師的問題。”之后給予學生自由討論的時間,讓學生能夠與組內成員進行溝通:“我覺得這兩個三角形可以重疊在一起。”“我覺得這兩個三角形的邊是一樣長的。”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對他人見解的理解,由淺入深地完成交流過程,教師順勢引出三角形全等的定義,讓學生對其具有大概認知之后,通過組內合作探究,互幫互助,廣開思路,完成相應習題。
雖然分層教學直接對學生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劃分,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但是實際上深化了同學之間的差異,可能會有抱團現象的出現。為了能夠減輕這種情況出現的幾率,構建和諧的教學課堂,同時讓學生通過交流解決學習中出現的問題,讓不同小組的學生進行互動交流,也是一種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教學手段。
例如,在學習《勾股定理》時,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始前將學生分為不同的組,講授勾股定理的概念之后,布置習題,讓學生進行概念的運用。習題完成后,讓成績差的小組向成績好的小組提問學習,優等生講解知識,做錯題的其他組學生對問題及錯誤點進行總結。在小組內讓班級學生活躍起來,用班級小組的學習形式削弱環境對學生的不利影響,讓環境為學生的學習服務,逐步削弱班級學習中的梯度化、階層化,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問題。
在教學活動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用小組實踐教學,可以充分落實到每個學生對知識點的綜合學習把握上,促進后進生的學習,改變班級內學生學習差異較大的現象,從根本上優化學生的學習,讓學生更加高效地發展。
例如,在教學《數據的集中趨勢》時,這節課的教學活動中,需要有大量數據的整合,需要學生用實踐活動探索數據的集中趨勢。這個過程中,學生在尚未掌握具體邏輯之前需要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全員參與的情況下,每個人都可以建立起自己的數學邏輯理解,進而加強對數學知識的把握。小組合作當中,用實踐活動解決數學問題,能夠讓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發展更加高效,有利于消除班級內學生的學習成績差異過大的現象。
總的來說,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開展分層小組教學,既能建立良好的同學友誼,又能夠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思維探索能力。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解決學生之間學習差距過大的現象,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