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勛
開展執法檢查是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的一項經常性工作,是人大監督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淮安市洪澤區人大常委會靈活運用執法檢查、專題調研、現場視察等多種監督方式,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進步法》《江蘇省科技進步條例》實施情況進行總體評價,為縣域科技創新貢獻人大智慧。
“鐵腳板”畫出“分布圖”。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科技發展“一法一條例”在洪澤轄區內貫徹實施情況如何?創新企業都分布在什么行業?有多少科技創新人才?洪澤區人大常委會開展了一次覆蓋全區的科技創新大排查行動。
只見檢查組南下農業科技龍頭企業紫山食用菌硅谷產業園實地調研,北到國內三大氣缸套生產基地之一的江蘇愛吉斯海珠公司走訪科技人才,走遍了科技創新發展有關的政府部門、鄉鎮街道、村居駐點初步描畫出洪澤區科技創新的分布圖:轄區內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44 家,實施產學研項目近60 項,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5526人,農業先進實用技術入戶率達98%。專利申請呈現上升趨勢,僅2019年,全區專利申請867件,授予專利權831件,申請成功率達95.8%,為實現全方位高精準的執法檢查做足準備。
“爛筆頭”記下“薄弱點”。檢查組每到一處,都用筆記錄下這一類企業或者這一行業科技創新中最大的制約因素,遇到科技創新牽頭部門大篇累牘地介紹成績,檢查組組長直接打斷匯報,要求被檢查單位直面問題,匯報自身在科技創新過程中的困難和短板。區人大代表、檢查組成員賈明清隨身攜帶的小本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筆記。
“執法檢查是監督法賦予人大常委會的一項重要權力,既然我們要檢查科技創新‘一法一條例’的貫徹實施情況,就要有一股認真勁,我們把問題都記下來,就是為了下一步能夠找準癥狀,進一步督促政府更好地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信念,推動科技創新驅動戰略在洪澤落實落細。”檢查組組長、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建東說。
通過執法檢查發現,洪澤區科技創新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法律宣傳還不夠到位,科技工作“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不同程度地存在,部分企業科技意識淡薄,缺乏自主創新的主動性。科研人才嚴重缺乏,科技人才年齡、學歷等結構不合理,人才領域分布不平衡,都制約著科技創新工作發展。科技創新能力不強,部分企業雖然建立了市級以上研發平臺,但不愿意增加研發投入,不開展實質性研發活動。科技型企業孵化培育力度不夠,未充分發揮孵化功能,導致科技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后勁不足。
“智囊團”貢獻“錦囊包”。洪澤區人大在科技進步法和江蘇省科技進步條例執法檢查中,嘗試引入第三方專家參與檢查,借用“外腦”推動人大監督提質增效,增強科學性、提高權威性。在洪澤,專家、企業家、人大代表濟濟一堂,紛紛為科技創新建言獻策。有的專家建議應該加快改革,搭建平臺,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強化企業在自主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加快建立“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形成科技創新規模效益。有的企業家強烈要求政府制定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妥善解決科技人才在工作、學習、生活方面的實際困難,以便企業能夠更好地引進人才、留住人才,為科技進步提供智力支撐。有的代表還建議加強宣傳,營造氛圍,提高對科技進步的認識,讓全社會關注創新、支持創新、參與創新,努力營造一個更好的科技創新氛圍。
科技創新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下一步,洪澤區人大將印發專項執法檢查報告,交由區人民政府研究辦理,在區人大常委會的有力監督和推動下,科技之樹必將結出更多豐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