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圖 吳 洋
怎樣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獨特優勢,讓人民群眾更有獲得感幸福感?怎樣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人大工作的每一個環節?怎樣讓人大工作更接“地氣”、更貼“民心”?2019年以來,東莞市人大常委會在28個鎮全面推開“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對這些問題給出了令人滿意的回答。
作為民心工程的民生實事項目,以往大多由政府“為民作主”。2019年5月,省委人大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探索實施重大民生實事項目代表票決制,省人大常委會和市委人大工作會議陸續作出了部署。
東莞市人大常委會及時部署落實,成立了由常委會副主任潘新潮任組長的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工作專班,緊鑼密鼓開展調研策劃。7月,一份關于全國各省市實施票決制工作的詳細參閱資料便送到了領導手中,市委高度重視,要求抓好落實。
2019年8月,常委會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迅速出臺了《關于在鎮人大推行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的工作指引(試行)》的通知,將票決制實施工作分為“三個階段、六個環節”,明確各鎮人大自2020年開始全面鋪開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工作。同年底,省人大常委會下發《關于推進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工作的指導意見》,為進一步做深做實票決制提供了工作指南。
綱舉目張,有了清晰的“路線圖”,東莞基層人大民生實事項目票決制工作由此展開。各鎮人大積極爭取鎮黨委對票決制工作的支持,紛紛出臺本鎮實施票決制的工作方案和票決辦法等配套文件,落實分工責任,明確施工時限,形成了市鎮兩級聯動推進票決制工作的制度體系,跑出了東莞人大推進票決制工作落實的“加速度”。
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始終是人大推進民生實事項目票決制的風向標。
潘新潮介紹,票決制工作蘊含著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施政理念,票決出來的項目如何實施,是否真正惠及群眾,是做好工作的關鍵所在。“為此,市人大常委會制訂了‘五個不納入’的篩選標準,指導各鎮切實把好民意征集源頭關。”
所謂“五個不納入”,即:重大產業發展類項目不納入,上級明確實施的項目不納入,土地、規劃等要素保障不落實的項目不納入,投資規模或預算資金不明確的項目不納入,建設周期跨年度的項目原則不納入。按照這一標準,一年來,各鎮通過開展票決制工作,使公共服務范圍最大限度地覆蓋轄區群眾,各鎮廣大群眾以人大代表為紐帶,成為民生實事項目的建議者、決策者、監督者和最終的受益者。
票決制工作充分體現了民生性和共享性特點,“票決制的議題來自民間、主題聚焦民生、過程匯聚民智、結果順應民心,能夠取得良好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效益。”常委會副秘書長閔斌介紹說。
票決制回答了為誰發展、為何發展、怎樣發展的問題,不僅點燃了人民群眾參與政府決策的熱情,點燃了人大代表的履職熱情,也點燃了政府“好事辦好,實事辦實”的干勁。
“在黨委領導下,各方力量擰成了一股繩,快速立項、迅速分解、上下聯動、精準推進,讓民心所向的實事項目快速實施,鎮里的群眾紛紛點贊!”回顧這一年的開展情況,一位鎮人大主席由衷感慨道。
東莞鎮級人大票決制實施以來,實現了“四個轉變”,重大事項由“難以界定”向“落地細化”轉變;政府決策由“為民做主”向“由民作主”轉變;代表履職由“要我參與”向“我要參與”轉變;人大角色由“事后監督”向“全程參與”轉變。人大代表票決政府民生實事項目,已經成為東莞各鎮人代會的“標配”。
作為東莞人大工作的一項重要實踐,票決制不僅讓鎮人代會的會議形式更豐富、審議內容更充實,更是做實決定工作、做深監督工作、做活代表工作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載體。
在常委會的指導下,各鎮通過完善組織領導、制度體系、征集渠道、議題篩選、民主審議、現場票決、組合監督、結果運用、創新實踐“九個一”的工作機制,徹底打通了制度鏈條,把“黨委決策、人大決定、政府執行、公眾參與”的理念貫穿工作全過程,邁出了東莞市鎮級重大事項決定實體化建設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