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圖 張奇志
近年來,陽江市陽東區人大常委會以鞏固提升鎮人大基礎工作為目標,重點做好“突出四項建設”“確保四個做到”的工作,不斷加強鎮人大工作規范化建設,有力增強了全區鎮人大工作的整體實效,樹立了新時代鎮人大的嶄新形象。
按照省、市的有關文件精神,會同區組織、編辦、財政、人社等部門,指導各鎮人大不斷加強組織建設,統籌解決了一些長期以來困擾鎮人大發展的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和經費保障等難題。在省補助經費支持30萬元/年的基礎上,區財政預算每年安排每個鎮人大5萬元工作經費,確保了人大工作、聯絡站日常辦公等順利開展。把區鎮人大代表履職及活動經費每人每年分別按2 000元和1 000元列入區財政預算,對無固定工資收入的代表執行代表職務由本級財政給予適當補貼。同時,在陽江市率先成立人大制度宣講團,深入到11個鎮對鎮人大代表和鎮人大干部巡回宣講,進一步提高了鎮人大代表和鎮人大干部的履職能力。
指導各鎮人大建立健全組織制度和工作制度,圍繞黨委中心工作,開好人大會議,依法行使監督權、決定權、任免權,更好發揮人大代表主體作用,不斷提升工作規范化水平。其中,新洲鎮人大在全市鎮級人大率先安裝使用電子表決系統,進一步提高了人大會議質量和工作效率,為全市全面推進“智慧人大”建設提供了范本。制定了人事選舉工作規則,規范人事選舉工作程序,組織被選舉人在會議投票表決前同代表見面,落實憲法宣誓、頒發任命書等制度,加強對選舉產生的國家工作人員的監督。建立完善了主席團成員聯系代表、代表集中學習等一系列工作制度。
按照“五個規范”的要求和“六有”的標準,指導各鎮人大認真做好人大代表聯絡站的站點布局、總結交流、業務培訓等工作。目前,全區共建好了11個鎮級中心聯絡站和88個村級聯絡站,形成了代表聯系群眾陣地建設網格化體系。依托代表聯絡站作為人大代表在閉會期間開展活動的“主陣地”,通過健全代表聯絡站工作制度和活動計劃,廣泛開展接待選民、走訪群眾、向選民述職等活動,促使代表在“家+站”中與群眾面對面交流,真心實意梳問題、化矛盾、求良方,督促解決了一批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2019年以來,全區代表聯絡站共接待選民2 879人,收集群眾意見564條,向有關單位交辦564條,推動落實537條,有效發揮了密切代表與群眾聯系的載體作用。
指導各鎮人大精準把握憲法法律賦予人大的職責使命,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地做好各項工作,用扎實有效的作風建設推動鎮人大工作水平的不斷提高。比如,指導各鎮人大全面實施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首次由代表差額投票選出年度民生實事項目,實現了“領導拍板”到“代表票決”的轉變,推動了村場整治、路燈建設、危橋改造等一批民生實事項目動工建設或建成使用。在此基礎上認真探索創新監督工作方式,不斷做實人大監督權。比如,東城、大溝、新洲、東平鎮人大分別圍繞群眾關注的交通擁堵、電信服務質量、電纜凌亂影響鎮容、違法用地治理、生豬肉食品安全等問題約見鎮相關部門負責人,有效推動民生難點熱點問題的解決,贏得了轄區群眾的點贊。新洲、大八、紅豐鎮人大組織人大代表評議政府職能部門工作,促進了政府職能部門政風行風進一步轉變。那龍鎮人大在全市首創先河,組織該鎮4名副鎮長在鎮人代會上向代表述職并接受評議,進一步增強了述職人員履職的責任意識和接受監督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