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銀山初級中學 閻文麗
我們都看得見,社會發展的腳步是突飛猛進的,在新時代各方面不斷更迭的背景下,不僅我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不知不覺地發生著變化。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受到了大家的廣泛關注。目前,在教學方法上,大多教師未能擺脫傳統教學的觀念,僅僅向學生傳授書本上的知識,缺乏對學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培養。而初中八年級正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的思想教育工作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起著重要作用,教師要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建立正確、良好的思想觀念。
在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初中八年級的思想品德教學還是習慣于按照應試教育的模式走,教師著重給學生傳授課本上的知識,對其要求也都是為了應試教育,只傾向理論和規則。這樣的授課方式通常忽略了對學生思想意識的培養,正是由于這一點,導致學生在思想道德上的學習和認識較差。同時,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占據著整個教學的主要位置,一般就是教師講什么,學生就聽什么,學生不能很好地融入課堂學習氛圍中,因此這種狀態是難以提升教學有效性的??梢哉f,初中八年級的思想品德教學如果繼續采用這樣的教學模式,將很難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更阻礙了教學效率的提升。
情境教學法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方法,即在課堂上為了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教師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特點,通過情境創造的方式使學生參與到教學中,獲取一定的情感體驗。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促使學生更積極地參與進來,使學生領會到教學內容所傳達的知識,同時還促進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提高了整個教學的有效性。
初中八年級思想品德的課程多是理論性的知識,甚至含有一些潛在的思想理念,而這些內容都是抽象的,加之初中學生的身心發育還未成熟,對思想理念的感悟能力也有所不足,因此教師單依靠口語表達,是很難讓學生們深刻理解的。而利用情境教學法,通過情境創設的方式帶動書本內容,利用情境創設或者是影像展示,使抽象的思想品德知識變得生動形象,能讓學生更直觀地看到課本中所傳達的意思,進而能更好地領悟到思想品德課中的知識。
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通常的思想品德課就是教師口頭講述知識,課堂學習氛圍嚴肅、枯燥,學生未能真正融入教學中,這也使課堂效率的提升受阻。情境教學有利于改善這一現象,營造多樣化的情境,使其刻板、單調的學習氛圍變得活躍。該方法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同時也改變了學生參與度低的情況,教學環境更加輕松,學生也更愛學習思想品德知識,有利于打開學生的思維,進而提升課堂效率。
想要找到有效的教學手段,就離不開創新,其也成了考驗教師能力的一種方式。而情境教學最大的特點就是各項創設都由教師親自設置,在設計過程中,教師無疑在無形中也提升了自身的教學能力和素質。可以說,情境教學法不僅改善了課堂教學效率,對于教師而言,也是對自身創新能力的鍛煉,因此成為提升教師素質和教學能力的有力途徑。
在現今的教育要求下,作為教師,在課堂授課過程中要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增加與學生的互動與交流,這樣才可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利用情境的營造來獲取這一目標。比如,在思想品德課程的《遵守社會規則》教學中,教師可以創建一個任務情境:讓同學A扮演一個正在執勤的交警人員,其他一些同學扮演路人,路人可以假設各種情境下過馬路,同學A根據社會規則的知識,結合到不同路人身上進行指揮交通和講述交通規則。這樣的課堂設置,將品德知識與生活相連接,讓學生參與其中,能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為深刻。對于比較難掌握的思想理論,通過切身實踐,學生也更容易理解和運用,并且培養了自身的思想意識。因此,教師通過真實情景的模擬,不僅更好地培養了學生的思維意識,也給予了其社會能力的鍛煉機會,對于課堂教學效率來說,也是得到提升的有效方法。
在學習中,學生探究能力的提升,可以進一步提升思想品德課堂的整體教學效果。利用問題情境的創設,也就是在思想品德課程上,教師通過一些問題情境的設置,讓學生在其中通過實際參與找出解決問題的措施。詳細來說,在思想品德課堂上,教師可以將準備好的授課內容中逐步穿插一些問題情節,并在此過程中不斷探索實際問題和解決的方法,以此方式帶動整個課堂的進行。比如,在“網絡生活新空間”這一課中,教師在講解“合理利用網絡”時,可以向學生提問出一些思考性的問題,如“同學們認為網絡對于大家的生活產生了哪些影響?”“怎么利用網絡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讓學生根據問題探究問題的答案,這樣既開拓了學生思維,又能幫助學生提升活學活用的能力,進而也培養了學生對思想品德問題的探究能力。
傳統的思想品德課,通常都是對大道理的敘述,給學生們最大的感受就是枯燥。而情境教學法是具有豐富性和多樣性特點的,教師不僅可以利用前面兩種方式來進行初中思想品德的授課,還可以通過故事情境法來創設一些可以引起學生們注意力的趣事來展開。故事情境的創設,首先要根據教學內容而創設;其次在課堂中要合理地加入一些相符的趣味故事;最后通過繪聲繪色的講述,指引學生在聽課過程中不僅可以了解到品德知識,還可以通過故事深入了解到故事背后的道理。比如,在初中八年級思想品德“積極奉獻社會”這一課中,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偉人的故事來開啟這一篇章的內容,如鄧稼先先生的偉大事跡。這樣不僅可以提起學生聽課的興趣,也能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故事情境中,感受故事的深刻意義,深刻理解奉獻社會的意義及其精神。對于教學而言,也促進了教學效率的提升。
在我國教育的新要求下,教師應當不斷完善教學方法,以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在八年級思想品德課上運用情境教學法,改善了傳統教育中刻板的授課模式,將學生放到了重要位置。該方法的使用,使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容易理解,課堂氣氛也發生了變化,并提升了學生的參與性,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感悟能力和探究能力,實現了課堂效率的有效提升,這才是思想品德教學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