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榆盤初級中學 管忠孝
在傳統數學教育模式中,教師主導課堂內容和進度,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位置。其對數學概念、數學知識、數學原理的認知相對膚淺,在學習方法、學習經驗方面缺乏深度,學科基礎比較差,這不利于學生未來在數學等理科領域的長遠發展。翻轉課堂是當前在數學等學科教育中比較受到認可的一種創新教育形式。它以課堂翻轉的形式實現學生主體地位的回歸,借以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實現對數學知識的深度理解、深度掌握,具有良好的教育實踐價值。
深度學習的提出,要求學生具備對教材內容、數學知識進行深度探究學習的熱情,并且掌握深度學習的有效方法。但是在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單方面主導課程內容,對課程進度節奏的把握帶有一定的主觀成分,缺乏對學生學習能力、學習過程、學習成果等的有效跟進,學習深度不夠,核心素養未能有效建立。開展翻轉課堂下的深度學習,是利用課堂翻轉的形式實現學生主體地位的回歸,這將為我們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實現數學知識的深度展現、深度探究創造有利條件。
所謂翻轉課堂,是指教師和學生的角色位置翻轉。教師不再單方面主導課堂內容和進度,而是把主導權交給學生。因為,學生才是學習數學的主體,是深度探究學習的執行者。學生的求知欲不強,不想學、不會學,教師灌輸的內容再多也沒有用。
翻轉課堂下,學生會有一個自學探究的過程。那么,朝著什么方向學,要學到哪些東西,這是需要教師加以明確的。我們不能讓學生像沒頭的蒼蠅一樣亂學,而是要基于明確的教育目標來引導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的深度學習有的放矢。根據目前數學教育強調立德樹人和核心素養教育的具體要求,我認為深度學習的目標可以設置為三個層次:其一是靈活的領悟理解數學知識和數學原理,消除認知上的失誤和不足;其二是擁有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具備核心素養所要求的邏輯推理、數學分析、數學運算等一系列學科素養;其三是從道德教育層面,讓學生具備遠大理想、堅毅品格、創新精神、學習熱情,擁有新時代新青年的良好品德情操。根據這三個層面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具體構建翻轉課堂的學習任務,提供教學引導,讓學生在自學中有所成,有所得。
翻轉課堂的教學中,教師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如何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熱情。采用微課的方式進行課堂翻轉,讓學生從觀看微課視頻開始進入自主學習的狀態,這是深度學習的有效途徑。教師可以把課堂知識點以微課視頻課件的形式來展現,讓學生對照視頻發散自己的思維。比如在學習平行線與相交線這方面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制作了一份題為“線條趣談,兩根線里的大秘密”的微課課件。在這個課件中,我們從視覺誤差的角度著眼,引領學生的思路去發現一些看似平行其實相交、看似相交但其實平行的線段,并從這個角度解析人類看待問題的主觀判斷存在偏差,而數學科學的理性需要嚴謹且準確無誤。進而我們引出了關于平行線判定法則、平行線的性質等內容。在這個微課引導的翻轉課堂中,學生不由自主地就從被動變成了主動。跟隨著微課的內容發展,學生的思維被調動起來,從平行線判定法則的嚴謹性、科學性來仔細推敲審視,并嘗試以這個判定法則來對任意的兩條線進行判定;嘗試從反向思維進行推理印證。
在翻轉課堂引導下,學生的思路將會跟著微課的內容進行發散。但是,教師需要考慮學生各自的學習能力有所不同,有的學生并不擅長在自學探究中獲得新的認知。所以,為了提供啟發,引導思路發展,教師可以在微課中設置一些思考題,并鼓勵大家圍繞課題進行小組討論,在小組討論中實現真正的深度學習。比如在學習軸對稱圖形的時候,教師通過微課課件的方式給學生布置了這樣幾個思考題:利用計算機軟件可以輕松實現對圖形的對稱設計。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什么簡便的方法可以把一個圖案的軸對稱圖案畫出來呢?如果在地上隨便畫一個圖形,你有辦法繪制出它的準確的軸對稱圖形嗎?這個課題的提出,其實就是數學知識從理論轉化為實踐的過程,考驗的是學生靈活運用軸對稱圖形的特征來進行實際操作的能力。為了讓學生獲得有質量的探究成果,教師特意讓大家分組合作,小組內任選幾個圖案畫在地上,然后想辦法在地面上圍繞這個圖案做出它的軸對稱圖形。可以看到,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把很多學生都難住了。因為地面是不可移動的,圖案是不可移動的,大家可以任選一條對稱軸,但卻不知道怎么才能沿著這條對稱軸把它的對稱圖案畫出來。不過在大家的合作討論中還是有的學生找到了辦法。有的學生用很薄的紙張按照圖案A進行描摹,并把描摹出來的圖形用剪刀裁剪下來形成模板B,然后沿著對稱軸做等距線,按照對等的距離把模板B鋪貼在地上,再用鉛筆沿著它的輪廓畫圖案B。這個時候,圖案B和圖案A就形成了輪廓樣式基本一致的軸對稱圖形。這個過程中,對圖案A的臨摹就是軸對稱圖形相關知識的活學活用,沿著對稱軸畫等距線也是符合軸對稱的數學原理的操作。它有效體現了數學學習的深度發展,是數學核心素養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有效應用。
在整個翻轉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自主探究占較大的部分,但教師的指導與點評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是點評學生課堂表現的過程,是解答學生課堂學習疑問的過程,也是對大家課本內容進行重申強調的過程。比如在學習全等三角形的時候,教師可以對大家論證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學習過程進行評價,分析其思路是否嚴謹、論證是否科學;可以給出自己的建議和意見。要在教學評價中體現對學生的鼓舞和認可,激勵大家的熱情,讓深度學習能夠有效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