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金昌市第三中學 張瑞瑩
想要高效在初中音樂課堂上實施美育,教師需要了解其美育的具體實施意義。
從學生的成長層面而言,初中音樂課堂上的美育滲透能夠增強音樂課堂的教學范圍,促使學生在完成音樂知識掌握的同時實現審美眼界的拓展和審美能力的提升;課堂上的美育滲透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到音樂藝術的美感,促使學生建立從生活中、學習中尋找美的意識和能力;課堂上的美育滲透將幫助學生完善藝術素養。
將美育滲透教育融入音樂課堂,對于音樂教學而言能夠起到增強課堂教學趣味化的作用。傳統音樂課堂主要以歌曲講述、歌曲學習、歌曲演唱為內容引領學生參與音樂學習。如果教師著力增加審美教育活動,則能夠在原有的音樂課堂上拓展教學范圍、增強音樂課堂的教學趣味性。久而久之,學生將在寓教于樂的音樂藝術欣賞和體驗中完成藝術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的強化。
在當前的社會人才需求中,單純的技能型人才往往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的社會發展——只有當一個人全面發展,既能夠嚴肅工作,也能夠愉悅生活,才能夠更好地適應高速發展的社會生活。因此,美育滲透的有效實施將增強學生未來的社會競爭力,幫助學生在提升知識掌握的同時建立良好的審美水平和藝術素養。
在初中音樂課堂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在不同教育環節的設置中滲透藝術美育,引領學生在音樂藝術的欣賞和學習中達成藝術美的感知、理解、掌握和創造。
在音樂課堂上,教師可以借助藝術欣賞活動的組織和實施引領學生參與,鼓勵學生在藝術欣賞中感受音樂藝術的魅力。
例如,教師為了拓展學生的藝術眼界、建立學生的審美意識,就在課堂上借助多樣化的音樂藝術作品請學生進行欣賞。在課堂上,教師展示了中國傳統的古典器樂藝術:古箏演奏。經過《高山流水》選段的藝術欣賞,學生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學生表示古箏彈奏藝術中的表演場景太好看了,整個藝術表演過程都很美;有的學生表示古箏的音色很美;還有的學生表示古箏彈奏中表演者的音樂藝術表現力很高,整個彈奏過程行云流水。教師借助西方進行曲藝術的展示,請學生欣賞《第四交響曲》,且要求學生在欣賞完畢后發表自己的藝術見解。有的學生表示交響曲很具有藝術感染力,自己聽后感覺心潮澎湃;有的學生表示自己聽完交響曲感受到了震撼,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氣勢美;還有的學生表示進行曲不僅具有情感美,還具有聲色美和形式美等等。教師肯定了學生在不同音樂藝術欣賞中的看法和見解,且借助多元化音樂藝術作品的展示請學生欣賞、鼓勵學生在自主鑒賞中建立強烈的美的感受。
教師可以通過音樂知識學習活動的實施,培養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經過課堂上的知識學習,學生將逐步具備豐富的樂理知識,也將在后續的音樂藝術欣賞和學習中從音樂藝術的專業角度進行藝術審美。
例如,在音樂課堂的藝術學習中,教師可以借助樂理知識的傳授幫助學生具備良好的審美基礎。在課堂上,教師憑借音樂節奏、音高、五線譜符號及其識認方法等基礎知識對學生進行講述,幫助學生在欣賞音樂作品時嘗試從專業角度進行藝術欣賞。一開始,學生在面對一首音樂作品的時候,總是會以“好聽”“不好聽”這種感性的審美技巧參與藝術評價。隨著樂理知識的逐漸豐富,學生逐漸能夠從“節奏把握有問題”“音高不準”“音色不夠明亮”等方面對音樂藝術作品進行審美評價。當學生在聽到一首音樂藝術作品時,首先能夠借助感性判斷表達自己對于音樂作品的情感體驗;其次,學生則可以借助課堂上學習和掌握的音樂知識進行理性化的音樂藝術評價,從客觀的角度、專業的視角完成音樂藝術作品的評價。
在音樂課堂上,教師可以借助音樂合作活動的實施引領學生參與。在合作中,學生一起參與音樂藝術的學習,一起進行音樂藝術的訓練;在合作中,學生不僅能夠憑借集體中的藝術體驗和學習完成音樂美的感受,也將在持續的合作訓練中達成音樂美的掌握和準確把握。
例如,在練習《歌唱祖國》這首樂曲時,教師請學生以合作練習的形式了解樂曲的創作背景,參與歌曲的學習。一開始,學生就被合作的形式激發了課堂參與興趣,主動對《歌唱祖國》這首樂曲的背景資料進行詳細查找和了解。經過調查,學生在小組中交流了自己所找到的資料,感受到音樂創作者是基于對祖國的熱愛才完成歌曲創作的。接著,學生又合作完成音樂藝術的欣賞和學習,憑借節奏型的認知,每個樂句音高的判斷逐漸完成了整首樂曲的掌握;然后,小組中學生又通過合作演唱,針對不同的樂段進行合作練習。經過小組合作的參與,學生在愉快的音樂課堂體驗中完成了音樂藝術美的深入感受,也在藝術學習中完成了音樂藝術美的準確掌握。
當教師引領學生在多樣化的音樂課堂上完成了藝術美的感知和掌握后,教師就需要通過藝術展示活動的實施引領學生參與,促使學生在藝術展示中以個人或集體的形式創造藝術美。
例如,為了提升學生的藝術美創造力,教師借助藝術表演活動的組織請學生參與。整個表演活動以“五月的花?!睘橹黝}請學生參與——歌頌自然、歌頌生活。學生可以以獨唱、合唱、樂器演奏等不同的藝術展示形式完成藝術演繹。學生積極報名,希望以良好的藝術展示成果完成音樂藝術美的創造。在課下,學生認真練習,合唱訓練每日進行、獨唱也不甘落后、樂器演奏報名者也積極在家中練習。在表演活動舉辦當天,學生以完美的藝術演繹效果讓教師大吃一驚。樂器演奏者不僅演奏出了音樂藝術的美感,還以獨特的古風服裝營造出特色的音樂藝術氣韻美;獨唱的學生以悠揚婉轉的歌唱表現出自己空靈的聲色,且加入了多個轉音來強化音樂作品的藝術美感;合唱的學生則以合唱加體態律動的演繹形式創造出特色的藝術美感。最終每一位學生都在藝術表演中自信參與、完美創造出獨一無二的藝術美。
經過音樂課堂的審美體驗和學生的積極參與,學生將在藝術欣賞中感受音樂藝術美;在藝術學習中理解音樂藝術美;在藝術合作中掌握音樂藝術美;在藝術展示中創造藝術美。最終,學生將憑借音樂課堂上不同的教學活動實現成長,也將在不同的美學體驗中完成音樂知識的掌握、藝術表現力的提升、音樂藝術素養的完善和審美品格的切實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