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東方嵐谷豪庭幼兒園 陳雨婷
繪畫類材料是幼兒園大班美工區的主要材料。幼兒大班孩子年齡通常在5~6歲左右,已經具備了比較強烈的表達和宣泄情感的欲望,繪畫是孩子將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及想象中的情境進行再現的過程,繪畫類材料的投放是對幼兒園大班孩子繪畫活動的有力支持。繪畫類材料通常包括繪畫工具、畫面材料以及顏料等。
幼兒園大班美工區活動中,教師通常需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進行手工活動材料的投放,通過組織幼兒參與手工活動培養幼兒園大班孩子的創造力和審美能力。手工材料主要包括泥工類材料、折紙和剪紙類手工材料以及拼貼類手工材料等,從目前筆者所在幼兒園大班美工區手工類材料投放比例來看,剪紙類材料占比為78%,而染紙類材料投放相對較少,占比僅為28%。
幼兒園大班孩子正處于豐富事物認知的關鍵時期,欣賞材料的投放能夠讓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獲得愉悅的身心體驗,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向幼兒傳達審美文化;此外,通過欣賞類材料的投放,能夠讓幼兒的視野變得更加開闊,有助于喚醒幼兒的生活經驗,引導幼兒發現美和感受美,從而在美工區活動中主動表達和積極創作。幼兒園大班美工區欣賞類材料主要包括藝術作品、自然景物等。
幼兒園大班孩子生活背景不同,對事物的認知能力以及興趣愛好均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對美術材料的理解和運用水平也不盡相同。幼兒園大班美工區材料投放過程中,許多教師將材料投放的安全性作為首要考慮因素,而忽視了投放的材料是否符合幼兒園大班孩子的興趣和愛好,材料投放數量是否能夠滿足大班孩子的需求,進而導致美工區材料投放缺乏層次性。
幼兒對事物的認知以及新知識的建構離不開環境因素的影響,創設良好的美工區環境,能夠讓幼兒體驗美和發現美,從而激發幼兒表達美和創造美的欲望,從而滿足大班幼兒的興趣和對參與美術活動的需求。但是,許多幼兒教師在美工區材料投放中,對材料的豐富性關注不夠,材料的類型相對單一。繪畫類材料和手工類材料數量較多,其中繪畫類材料以作畫工具為主,而顏料材料相對較少。此外,欣賞類材料相對較少,有些幼兒園除了提供一些小盆景外,投放的藝術作品數量和種類少之又少。幼兒園大班美工區材料種類單一將會減少幼兒接觸藝術作品的機會,讓幼兒想象空間變得狹窄,在進行美術作品創作中,難以體現出自身思維的創造性和創新性;此外,材料種類的不足將會限制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
在筆者所在幼兒園大班美工區所投放的材料中,大約57%的材料由幼兒園配備,教師自制的材料大約占39%,由幼兒家長提供的美工區材料不足4%,幼兒獨立制作完成的材料占比不足1%。這些數據表明,幼兒園大班美工區投放的材料主要來自幼兒園,由幼兒園進行統一配發,材料的來源比較單一,這也反映出家長對美工區材料投放缺乏支持和參與,幼兒園教育脫離了家長的理解與合作,很難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1.年齡層次。幼兒園大班幼兒雖然處于同一年齡段,但是幼兒個體之間發展水平和速度存在較大差異,思維方式呈現出個性化發展態勢。教師在進行大班美工區材料投放時,需要充分考慮孩子的需求,針對不同層次的幼兒進行材料的選擇和投放。例如:對于年齡較小的幼兒,教師要盡量選擇他們熟悉的材料,令投放的材料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對于學前階段幼兒,教師需要適當增加半成品化材料投放數量和種類,這樣更加貼近幼兒的最近發展區,有助于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促進幼兒動手實踐,從而提高大班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2.發展層次。幼兒園班級是幼兒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場所,教師與幼兒朝夕相處,因此,教師需要密切關注幼兒身心發展的實際水平,根據幼兒經驗發展水平進行美工區材料投放。例如:在幼兒園大班美工區材料投放過程中,教師需要兼顧幼兒個體差異,將美工區投放的材料分為多個層次,明確材料投放的步驟,定期進行更新。材料投放中要注意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地投放,這樣才能滿足幼兒不同層次的發展需求,吸引孩子對美工區域活動的主動參與。
在幼兒園大班美工區材料投放中,教師需要注重材料的豐富性。美工區是幼兒園大班幼兒感受美和創造美的重要場所,材料的合理投放能夠拓寬幼兒審美空間。從目前幼兒園美工區材料投放種類來看,欣賞類材料投放數量相對單一,投放的數量也相對較少,因此,教師需要對欣賞類材料投放給予更高的關注。
1.幼兒作品的投放。幼兒作品是指幼兒在繪畫和手工活動中完成的創作,這些作品能夠充分體現幼兒的思想和情感,教師將幼兒作品作為欣賞材料加以投放,不僅能夠讓幼兒獲得成功體驗感,還有助于激發幼兒參與美工區活動的興趣,提高幼兒發現美和體驗美的積極性。
2.大自然中的動植物投放。幼兒對大自然中的動植物具有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在幼兒園大班美工區欣賞類材料投放中,教師可以結合大班幼兒的興趣和認知特點,收集一些小型的植物盆栽或動物模型。教師也可以帶領大班幼兒走出教室,到戶外環境中采集花菜樹木的樣本。例如:秋天時,教師可以帶領幼兒收集金黃的銀杏葉、火紅的楓葉等,讓他們利用這些材料制作成樹葉貼畫投放到美工區,這樣不僅能夠豐富欣賞材料的種類,還能喚醒幼兒對大自然的探索興趣,豐富幼兒審美體驗。
3.本土民間工藝品的投放。幼兒園大班美工區欣賞類材料投放中,教師需要充分挖掘本土資源,將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工藝品作為欣賞材料投放到美工區。比如:民間剪紙、拉花以及中國結等,通過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工藝品的投放,不但讓材料投放更加貼近幼兒的日常生活,喚醒幼兒的生活經驗,還能培養幼兒對民間藝術的探索興趣,促進民間傳統工藝的繼承和發揚。
4.經典名畫和雕塑作品的投放。在美工區欣賞類材料投放中,經典名畫和雕塑作品投放是必不可少的。幼兒園大班孩子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他們對優秀的藝術作品具有初步的欣賞能力,能夠從中感受到藝術美,通過經典名畫和雕塑作品的投放,能夠讓幼兒獲得藝術熏陶,促進大班幼兒觀察力和想象力的提升。
幼兒教育包括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兩者之間互相影響,相互合作才能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幼兒園大班美工區材料投放中,教師需要利用家長的資源,開展家園合作,贏得家長對幼兒園美工區建設的理解和支持。首先,教師需要增進與幼兒家長的溝通和交流,共同從幼兒的角度對材料進行選擇,引導家長參與到美工區材料制作和收集活動中,這樣不僅能夠減小教師在材料準備中的壓力,還能讓材料投放更加符合幼兒發展需求,在幼兒區域活動中發揮出更好的輔助效果。其次,要擴大材料的收集途徑。大自然中蘊含了豐富的自然材料,幼兒園內以及幼兒家庭中的許多材料都可以作為美工區材料進行投放,比如:瓜果的種子、貝殼、五顏六色的石子等,教師只要能夠打破固化思維,對社區、家長資源進行充分挖掘就能夠讓幼兒園大班美工區材料投放更加豐富多彩。
幼兒園大班美工區是幼兒區域活動的重要場所,美工區材料的投放有助于拓寬幼兒的想象空間,提高幼兒對美工區活動的參與興趣。在材料投放中,教師需要注重材料的層次性和豐富性,充分挖掘和利用家長資源,從而讓美工區活動更加具有活力,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