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毓梅 胡先春
摘要:在以往的傳統教學課堂中,一個任課老師面對幾十個學生,想掌握每個人的學習情況,認知情況來實行對癥下藥,因材施教,是比較困難的,也是教育領域長期思考并有待解決的難題。如今,在教育信息化2.0時代,將信息技術中的數據采集與分析的手段應用到課堂中來,則可以嘗試有效的解決這一難題。因此,本文闡述了信息技術環境下智慧互動課堂的優勢,著重提出了分階段教學目標設計、問題場景設計、多元化教學設計、多維教學活動這幾個設計要點組成的教學模式,希望可以提供給相關人員一些參考。
關鍵詞:智慧互動課堂;教學設計
1.引言:
在教學改革實踐中,傳統課堂的教師很難做到當堂掌握所有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情況,比較難做出改進決策,因此,在教育信息化2.0時代,智慧互動課堂的出現就是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智慧互動課堂,即利用信息化手段資源,構建了課堂學習中的 “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反饋問題——教師獲取反饋——課堂改進決策”的教學模式,能夠精準的采集數據迅速反饋給老師,輔助教師進行教學的決策部署。
2.智慧互動課堂教學形式
智慧互動課堂的教學形式當前有兩種,第一種是基于傳統師生課堂形式,通過多媒體信息化手段傳授知識和接收反饋。第二種是異地課堂,通過互聯網直播實現授課與教學。[1]
3.智慧互動課堂教學模式設計要點
因此,基于以上兩點,教師在設計教學模式時,則需要高屋建瓴,從幾個階段進行全面考慮,有效的調動學生,收集數據,把控課堂。
3.1制定分階段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對教學實施方向的指導。在以往教學中,過于注重教學最終目標,并且目標大多指向具體活動實施結果。而在智慧互動課堂教學模式設計中,應當將總體目標進行適當的分解,使每個分目標具有一定的活動,并且具有針對性,即能夠充分鍛煉學生的能力,又能夠充分診斷學生的學習狀態。因此,在智慧互動課堂設計時,需要結合知識點的特點,再根據學生認知、能力訓練,設置分階段教學目標,用來指導各個階段的教學設計,有針對的培養學生核心素養[2]。例如,在歷史教學課堂——《戊戌變法》一課的課程目標設計中,就可以將課程目標分解成幾個部分,諸如:歷史背景、變法起因、東西方發展現狀、變法事件過程、變法事件結果、事件意義及反思六大分目標,每項目標分別設計,從而讓學生在多維度的目標中感知、體驗和學習了解整個歷史事件,另外每個目標也對應一個知識點,六大目標也足以體現出學生對歷史知識掌握的深淺與問題思考的方式及角度情況。
3.2設計合適的多維教學活動
新課改的要求是以提升學生高階素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問題解決能力為基石的。因此,智慧互動課堂,更強調的是互動即多維變化的教學活動。基于教學主體層面,能夠針對教師和學生不同類型主體,組織設計教學互動活動,如教師促進活動和引導活動,學生個體思考任務、交互活動、協作活動等[3]。基于教學空間,需要把階段目標作為核心,巧妙運動信息技術手段,科學合理對線上、線下教學活動進行安排,例如線上仿真訓練、線上資源瀏覽、線下小組討論、線下小組探究等,從多個層面入手,對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進行提升。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設計中,需要對線上線下活動之間的呼應和聯結、生生或師生之間的交互連通進行關注,通過連貫教學,對學生能力進行培養和發展。
3.3設計合適的問題與練習
智慧互動課堂,不僅僅強調在虛擬網絡、真實課堂等情境中進行互動教學活動,更強調活動結果的精準性。因此,在連貫虛實教學空間,設計高效的教學問題和課堂練習是非常重要的。在傳統課堂中,我們就知道,課堂布置的問題與練習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積極思考的主觀能動性,還有一個最大的作用是可以當堂檢驗出學生對知識理解的偏差,對概念掌握的深淺,進而可以作為教師下一步教學決策參考,充分發揮出教師的指引作用。智慧課堂的特征更在于此,布置一個問題或者一個課堂作業下去,學生通過答題器,平板電腦等智能終端當場完成答題,教師端則迅速的接收數據形成報表,則教師可以快速的掌握大多數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甚至數據可以精確到每一位學生。因此,在智慧課堂教學設計中,問題與練習的設計顯得尤為重要,必須具備一定的針對性,在此,總結出三個原則:
(1)問題作業設計不能是太簡單的常識問題,也不能是超出一般學生認知范疇的難題或者與所學知識點關聯度不大的練習。
(2)課堂練習的設計必須緊扣知識點,并且在緊扣知識點之上擁有一定的思維訓練即有問題需要具備一定的靈活性。
(3)課堂練習的設計可以與其他所學知識橫向關聯的或者與本課程所學知識縱向關聯,這樣可以充分檢驗學生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
基于以上三個原則,就可以充分了解學生思考問題的角度,方式,以及他們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以便于教師對癥下藥,進而有效發展學生智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4課程設計可以發揮多元化教學主體
在智慧互動課堂中,由于線上和線下空間的拓展,使得教師、學生的主體類別發生了一些改變。在智慧互動課堂中,教師擔任著促學者的角色,是課堂主講教師,也是AI助手,結合不同學習空間,提供給學生學習指導和幫助;學生根據空域劃分,是學習者,也是異步學習者。智慧互動課堂不收到時間、空間的影響,外部學習者可以加入,利用網絡技術、智能平臺等你屬,提供給學生更加靈活、便捷的學習服務與資源支持。多元主體,給智慧互動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提供了諸多途徑,利用促進不同主體之間的交互聯動,對智慧教學目標進行實現。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背景下,在教育教學中做好智慧互動課堂教學設計是非常重要的,即可以有效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為學生未來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又可以對癥下藥,掌握教學改進的決策方向,不斷迭代更新。目前,由于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智慧互動課堂教學模式還沒有充分發揮出自身的作用和價值,導致教學質量難以得到有效提升。基于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多思考,多學習,結合信息化的特點,結合學生學習情況和教學內容,做好智慧互動課堂教學模式的設計工作,進而充分發揮智慧互動課堂教學優勢,保證教育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朱振洪,趙偉春,周麗萍.基于“云+端”技術的“生命科學概論”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探索[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21(15):101-103.
[2]竇文娜.智慧課堂背景下提升線上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海外英語,2020(24):7-9.
[3]廖彥澤,王小根.基于具身認知的智慧教室課堂互動教學模式設計[J].軟件導刊,2020,19(04):268-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