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松
摘要:隨著會計電算化的大規模普及和發展,傳統的審計技術方法和審計作業手段已受到極大的沖擊和影響。為適應信息技術發展的需要,加快改進審計技術方法和審計作業手段,運用現代化的工具—計算機來輔助審計已勢在必行。計算機輔助審計的推廣不僅能夠提高審計質量,還能加快審計效率,促進審計技術的改革和發展,基于此,本文將對信息化背景下計算機輔助審計的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信息化;審計;計算機;應用
1 計算機輔助審計的含義和分類
計算機輔助審計,是指審計機關、審計人員將計算機作為輔助審計工具,對被審計單位財政、財務收支及其計算機應用系統實施的審計。由于審計的特殊性,即審計對象的非結構性特征,決定了計算機審計不可能像電算化會計一樣整個核算過程基本上由軟件控制計算機按部就班完成。審計人員的主觀判斷、工作經驗等是完成審計任務的主要因素,計算機技術只能是輔助性的工具。
2 信息化背景下計算機輔助審計現狀
2.1 從事計算機輔助審計的人才較缺乏
計算機輔助審計需要一批既掌握財會知識,又熟悉計算機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從目前審計人員的知識結構來看,大多屬于會計或工程專業,對計算機的應用不能滿足計算機輔助審計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一方面加強對在崗審計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訓,不斷擴展和更新他們現有的計算機知識,以適應會計電算化審計的需要。
2.2 計算機輔助審計受信息化及自動化水平制約
計算機輔助審計的基礎是數據的電子化,從目前信息化建設來看,發展很不平衡,財務上基本上實現了電算化,但物流管理、工程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生產管理等自動化、信息化水平還不高,一些電子數據難以取得,影響了計算機輔助審計工作的開展。應重視信息化的建設和發展,改變審計手段落后的局面。
3 信息化背景下計算機輔助審計的應用
3.1 促使審計軟件的不斷更新與開發
由于會計數據結構已經明確,就已經明確的接口開發審計軟件能夠滿足企業發展需要,同時能夠借助于企業信息網的優越性,研制出最為適宜的網絡化系統審計軟件。通常情況下,審計軟件可以分為以下兩種:一種是應用審計軟件;另一種是專業設計軟件。針對第一種軟件類型來說,其簡單的說是實時追蹤相關網絡,并在此基礎上對數據庫內文件加以審計的一種軟件。倘若想要促使其發揮出最大的價值,那么就要借助于網絡技術,在網絡上面構建與之相匹配的信息庫,以便可以得到最新的審計檔案信息。就第二種軟件類型而言,其還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部分:一是單體審計軟件部分;;二是合并審計軟件。無論針對哪個部分來說,其均處于互相連接的狀態,數據傳遞以及修改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審計整理功能:在輸入科目明細表、未審會計報表等一系列環節中,軟件能夠以最快的速度生成科目導引表,試算平衡表、審定的會計報表以及會計報表附注。與此同時,還可以結合使用人員的實際需求,做好歸類排序工作,繼而令審計人員清晰可見;審計分析功能:不管是針對科目明細表的輸入還是企業未審計表的輸入來說,借助于該軟件均可以演變成總體財務指標以及變動趨勢,以便可以從根本上為相關責任人管控被審計單位財務情況以及審計關鍵點指引方向。
3.2 保證會計電算化環境的安全性
計算機輔助審計的應用對審計單位的信息化水平具有一定的要求,審計人員應了解審計單位的會計信息現狀,衡量企業所掌握的計算機水平是否滿足審計方案的要求,如:衡量工作人員對計算機的操作是否熟練,對軟件的應用是否熟悉等,只有在企業滿足使用要求的條件下才能進行計算機輔助審計工作的開展。另外,通過建立完善的內部審計制度,利用計算機查找審計工作存在的問題,建立能夠適應電算化環境的系統,從而保證審計結果的準確性,提高審計質量。
3.3 加快審計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的腳步
計算機技術的日益完善和知識更新培訓力度不夠令相關審計工作者的計算機應用水平無法順應時代的腳步,計算機功能也無法得到全面發揮,通常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中:一是計算機應用意識薄弱;二是操作技術還比較生硬。所以審計系統計算機人才緊缺問題,同樣是阻礙審計信息化建設腳步的主要因素之一。
基于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之下,相關審計工作者單純具備相應的知識水平以及計算機知識水平早已無法緊跟時代的腳步,所以要強化他們的綜合能力。因為計算機在每一個行業中均得到了普遍的認可與推崇,特別是財務軟件的運用方面,在實際進行計算機審計期間早已不能單純約束于簡單的計算中,還要演變成與之相匹配的設計規范且將其滲透到指定的的程序中,以此來迎合審計工作的需求。
3.4 驗證會計資料總體完整性
驗證的具體方法是:首先,根據企業年初或月初的會計科目余額,確定會計憑證總體的初始年、月初余額,并輸入計算機中。其次,將企業當年或當月的會計憑證庫轉化為審計人員熟悉并能操作的格式,目前商品化軟件一般都能達到這一目的。轉化后的會計憑證庫需要作進一步的調整,僅保留需要的數據以加快運算速度。例如對會計憑證庫中只保留一級科目名稱、借方金額、貸方金額等,而剔除摘要、二級科目名稱等,審計人員再進行匯總計算以得出當年或當月會計科目的發生額,最后,將年、月初余額與發生額相累計并以報表的形式輸出,審計人員將其與企業的年報或月報相核對,以驗證總體的完整性。
4 結束語
隨著審計業務工作的快速發展,計算機在每一個領域中均得到了廣泛的使用,計算機管理工作逐漸演變成一項綜合管理工作,其內部分工也會趨于繁瑣化,各專業領域以及各行業對應部門關系也會變得密切起來,基于這種背景之下會對計算機審計提出新的要求,所以該工作一定要迎合這種發展需求,繼而推動該領域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付壯.淺談信息化背景下計算機輔助審計的應用[J].納稅,2018,12(32):179-180+183.
[2]周嘉宇,程瑚佳.淺談信息化背景下計算機輔助審計的應用[J].現代經濟信息,2017(11):228.
[3]朱艷飛.計算機輔助審計應用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