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薛麗華 國慶
大豆蚜蟲俗稱膩蟲、蜜蟲,是大豆的主要害蟲之一。當蚜蟲大發生年份,如不及時防治,輕則減產20%~30%,重則減產50%以上。近幾年來,大豆蚜蟲越冬卵的成活率提高,蟲量驟增,蚜蟲危害逐年加重。因此,對大豆蚜蟲防控應重視,不能疏于防治。
大豆蚜蟲具有趨嫩的習性,主要危害大豆苗期,以成蟲和若蟲集中在大豆植株的生長點(頂葉)、嫩葉背面、嫩莖、嫩莢等器官刺吸其汁液。被害處葉綠素消失,會形成鮮黃色的不規則的黃斑,繼后黃斑逐漸擴大,并變為褐色。受害嚴重時蚜蟲布滿莖葉,葉片卷縮、脫落,生長減緩,植株矮小,分枝、結莢數減少,苗期發生嚴重可致整株死亡。同時,大豆蚜分泌的蜜露還能招致煤污病,影響光合作用,從而導致光合產物積累,造成減產。
另外,蚜蟲還是病毒的傳毒媒介,可傳播病毒,使大豆感染病毒病。例如,大豆花葉病毒病就是靠蚜蟲傳播的。
大豆蚜蟲具有早期點片發生和后期蔓延速度快的特點。大豆蚜蟲分有翅胎生雌蚜和無翅胎生雌蚜,有翅蚜能遷飛,使危害范圍大。大豆蚜蟲危害盛期在6月底、7月初,一般持續干旱、高溫少雨容易使蚜蟲大量發生,越干旱危害越重。蚜蟲多集在大豆的生長點及幼嫩葉背面,刺吸植株汁液,造成株植矮化,降低產量,還可傳播病毒病,造成減產和品質下降降。
1.農業防治。鏟除田間、地邊、塘邊雜草,減少蟲源。
2.銀灰色膜避蚜和黃板誘殺。利用蚜蟲對色的趨性進行誘殺,如用黃板可誘殺蚜蟲,每畝支掛30片左右。又如利用銀灰色薄膜剪成10厘米寬掛條,縱拉成v形,可驅避蚜蟲。
3.種子處理。大豆播種前可用27%噻蟲咯霜靈懸浮種衣劑進行種子包衣。這樣可有效防治苗期蚜蟲,同時可兼治地下害蟲。
4.藥劑防治。當蚜蟲發生量大時,農業防治和天敵不能控制時,要在大豆苗期和蚜蟲盛發前防治。當大豆每株10頭蚜蟲以上或卷葉率5%以上時,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0克、25%噻蟲嗪可濕性粉劑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克,對水30公斤噴霧。注意噴藥部位,即生長點(頂葉)、葉背面。
另外,防治大豆蚜蟲要輪換交替用藥,大豆蚜蟲的繁殖能力很強,發生世代又多,極易產生抗藥性,長期單用某一種農藥防治大豆蚜蟲,很快這種農藥對它就沒有作用了,因此,防治大豆蚜蟲不能長期連續使用一種農藥,在同一地方最多連續使用同一種農藥不超過兩次,這樣可有效地克服大豆蚜蟲的耐藥性,達到用藥少,效益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