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靜良
3月18日,郯城縣歸昌鄉陳莊村南側一處占地10多畝、成東西走向的7座塑料大棚內,一個個蘑菇袋的兩頭,生長出一朵朵葉片肥厚的蘑菇,長勢喜人。“這7座利用鋼管做骨架,保溫被、塑料薄膜、遮陽網搭頂的大棚,就是俺們家小康生活的源泉……”正在采摘蘑菇的陳大偉介紹說。“天氣變暖蘑菇長得快,你看這新鮮的蘑菇肉厚、品質好、營養高,因此備受市民歡迎。現在蘑菇比春節前便宜不少,但每公斤還能賣4元左右,采摘時間可以持續到'五一'前后。”
2011年1月,從外地打工返鄉過春節的陳大偉,在趕集購置年貨時發現,當地集市上銷售的蘑菇不僅價格高,購買者也比較多。他當時就萌生建大棚種植蘑菇的想法,回家和家人商量征得同意后,春節剛過,陳大偉就先后到江蘇省新沂市、東海縣及本縣高峰頭鎮、廟山鎮等地考察學習,耐心向蘑菇種植大戶請教。就這樣,陳大偉投資5萬多元,在自家的地里建了3座塑料大棚,買了裝袋機、鍋爐、拌料機等設備,當年就種植蘑菇2萬袋。功夫不負有心人。由于陳大偉管理到位、技術得當,經過多少個日夜的辛勤操勞,一朵朵如花瓣一樣的蘑菇終于上市了。他每天趕集擺攤出售新鮮蘑菇,不到一年時間,就收回了全部投資。種蘑菇挖到第一桶金,讓陳大偉一發不可收拾,由原來的3個大棚發展到7個大棚,占地面積達10畝,年收入10萬元以上。陳大偉一家也成了十里八村有名的蘑菇種植專業戶。
“經過技術改進,每年種蘑菇可消化各種秸稈1.5萬~2萬公斤。”陳大偉說,他種植的食用菌全部是綠色食品,銷售到本地各大超市、飯店,也可以現場采摘銷售。為了更好地發展,陳大偉去年秋天以每畝1000元的價格,已經流轉土地10畝,新建起蘑菇大棚4棟,大致估算今年的純利潤可以達到20多萬元。同時,他還安置本村7名農民在蘑菇種植基地長期打工掙錢,每人每天可收入80~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