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莒南縣筵賓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杜全成
甘藍,又稱大頭菜、蓮花白、卷心菜、高麗菜、椰菜、包包菜、圓菜等,是十字花科蕓薹屬的一年生或兩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國重要蔬菜之一。
大棚栽培甘藍,每年7~8月育苗,8~9月定植,春節前上市。此時正值蔬菜市場淡季,可有效地填補市場空白,增加蔬菜供應。同時,與露地甘藍相比,大棚栽培減少環境逆境因素對生長的影響以及病蟲害對甘藍的危害,這樣也提高產量,節省一定的人力物力,使品質有一定的提升。價格比露地甘藍提高1~2倍,每公斤價格4~6元,每畝產量為4000~5000公斤,個別地塊能達到6000公斤以上,經濟效益很高。
莒南縣筵賓鎮是我國重要的冬?大棚甘藍種植基地之一,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廣大農民和科技工作者總結出一整套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現介紹如下。
多年以前,當地主要種植中甘十一等國產品種,特點是生食味道好,比較容易炒制,開鍋就熟,但不耐貯藏和運輸,產量低,抗病性差,霜霉病等病害嚴重。近幾年,當地的主栽甘藍品種已經變為世農2008等韓國品種,主要特點是耐貯藏和運輸,產量高,抗病性強,除了黑腐病以外,很少得病,得到廣大種植戶的喜愛。
選用土層深厚,土質疏松,保肥保水能力好,排水良好,沒種植過甘藍的生茬地進行甘藍育苗。育苗前,在苗床上撒上20厘米厚的熟土和枯草芽孢桿菌等有益菌,按規定用量混合在一起,然后用普力克按2000倍的濃度澆灌1次透水,進行播種,播種深度0.5~1厘米。7~8月育苗,5~7天則可出苗,發芽率可達85%以上。出苗后白天溫度保持在20℃左右,夜間為10~13℃,出苗后注意用很稀的遮陽網遮擋,防止高溫燒苗。要及時進行人工除草、間苗。苗出齊后及時用氯蟲苯甲酰胺等藥劑噴霧防治菜青蟲、甜菜夜蛾等咀嚼式害蟲。用3%中生霉素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加吡唑醚菌酯1500倍液防治甘藍軟腐病、莖基腐病等病害;每隔7~10天用藥1次。
把溫室整理干凈,大棚甘藍種植一般畝施豬、牛、羊等腐熟農家肥5000公斤,同時按2∶1∶1的比例施入磷酸二銨、尿素、鉀肥共20公斤,為改善品質,提高抗逆性,可結合施用優質鈣肥,可以起到預防干燒心的效果。將肥料均勻撒施在田間,同時,按每畝500克的用量,把40%菌核凈農藥混合5公斤熟土,均勻撒在地面,預防甘藍的死棵爛苗,深翻土壤15~20厘米,翻耕耙平后做成寬85~90厘米、高10~15厘米的高畦,畦間距30~50厘米。
當苗齡50天左右時,于定植前7~10天逐漸降溫煉苗。壯苗標準:6~7片真葉,根系發達,莖粗,葉厚,顏色深,苗齡50~60天。根據幼苗長勢可在9月至10月下旬定植。定植時,在畦上按株距35厘米、行距45厘米挖穴,深10~15厘米,每畝定植4000~5000株。定植后及時澆透水,澆水量以浸沒菜壟為宜。
1.溫度管理。定植后大棚溫度保持在白天20~25℃,夜間12℃左右,促進新根發育,促進緩苗;緩苗后大棚溫度控制在白天18~22℃,夜間10℃左右,白天25℃以上開始通風,白天最高不超過28℃,傍晚降到15℃左右時關閉通風口,10℃左右時蓋草簾。
2.肥水管理。定植后20~25天澆緩苗水,緩苗水不宜過大,土壤濕度為田間持水量的70%~80%較好,大棚內空氣相對濕度為80%~90%。結球期是甘藍生長量最大的時期,此期的生長量占總生長量的70%~80%,甘藍結球期對氮、磷、鉀、鈣、鎂、硫的需求比例為9∶3∶13∶8∶3∶1。結球期充足的肥水條件,有利于葉球生長,還有利于減少先期抽薹,實際生產中,一般結合澆水等進行兩次追肥,以提高產量和品質。
第一次追肥、澆水后,蓮座葉開始旺盛生長,葉面積迅速擴大。這時可適當控制澆水,進行中耕,促使植株長得壯而不過旺。同時,結合耕作措施,按每畝追施尿素15公斤,或追進口氮磷鉀19-9-12復合肥40~50公斤,可使外葉與球心比例拉大為3∶7。
當蓮座葉基本封壟,球葉開始抱合時,甘藍進入生長中期,這時可以結合澆水等,用沖施方式進行第二次追肥,促進葉球生長,同時按每畝5公斤左右追施中微紅、神六54等中微量元素肥,對提高甘藍產量、品質和抗病性、耐貯性等方面很有好處。
3.病蟲害防治。大棚栽培甘藍整個生育期較露地栽培受外界環境因素影響小,加上現在多數種植抗病品種,因此整個生育期,甘藍病蟲害較少。現在的主栽品種中常見病害主要有黑腐病、根腐病、黑斑病等。可用3%中生霉素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加吡唑醚菌酯復配代森聯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進行噴霧和灌根,7~10天1次,連用3次,可起到很好地預防和治療效果。交替用藥,可以用2%春雷霉素可濕性粉劑500倍液代替中生菌毒,用霜霉威鹽酸鹽和氰菌唑代替吡唑醚菌酯復配代森聯水分散粒劑。對甘藍棉鈴蟲、菜青蟲、甜菜夜蛾等夜蛾類咀嚼式害蟲可用50%氯蟲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劑2000倍液、10.5%甲維鹽·蟲螨腈1500倍液、21%茚蟲威·虱螨脲等殺蟲劑輪換使用,避免害蟲產生抗藥性。
當甘藍的葉球大小定形、頂部變平,葉球緊實度達到八成時即可根據甘藍市場需求情況,陸續進行采摘和收獲上市。采收時要在葉球下部保留兩到三片老葉,以保護葉球,減少病菌侵入并減輕運輸過程中遭遇的擠壓和機械損傷,提高葉球商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