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寧
(邢臺市財政局,河北 邢臺 054000)
在我國,教育、醫療、文化等社會公共服務主要由各類事業單位提供,基層事業單位占絕對比例,這些單位普遍規模較小,人員較少,內部管理水平較低,各項經濟業務管理不夠規范。財政部出臺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以下簡稱:《內控規范》)和《關于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水平起到了極大的指導作用。但是,眾多基層小規模事業單位受自身條件限制,內部控制建設還存在較多問題。本文針對小規模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建議。
小規模事業單位加強內部控制建設能夠有效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公共服務供給效率和質量;在一定程度上防范舞弊,防止滋生腐敗;保證單位資產安全和財務信息真實完整準確。
一是內部控制制度還不完善。照搬上級政策,程序過于復雜,不符合單位實際;制度漏洞較多,不能有效實現內控目標。二是對履行職責和內部控制建設的關系認識不清。事業單位所有工作都圍繞職責目標開展,很多工作人員認為嚴格執行內部控制制度,會降低工作效率,增加自身工作量,對內控建設持消極態度。三是自身局限影響內控機制發揮作用。小規模事業單位人員少,管理不夠規范,領導班子集體議事決策機制執行不嚴格,崗位兼職較多,無法實現不相容職位嚴格分離,容易發生差錯甚至舞弊。四是會計基礎工作不扎實。未按照規定設置會計機構、配備財務人員,財務人員不具備相應職業資格和專業能力,各項財務制度不健全,未按照財務制度進行核算、記錄,財務信息不真實、不完整。五是監督存在問題。內部監督機構未設立或者獨立性較差,難以有效發揮作用。外部監督中,審計和財政監督主要針對經濟業務的合法性進行審查,對內部控制是否有效沒有深入檢查;上級部門主要對業務開展情況進行指導,對內控建設關注較少。
一是預算編制不精細。財務和其他部門溝通不暢,未能根據下一年度工作計劃編制預算,造成預算缺項;對各預算項目準備不足,造成預算無法執行;預算項目編制粗糙,約束力不夠。二是預算執行不規范。支出范圍、標準不符合預算批復及相關規定,如一家事業單位使用批復的辦公經費、水電費等發放人員獎勵、支出房屋維修費,違反專款專用原則,導致預算失控;未按規定程序、權限審核審批各項支出,重大支出未經領導班子集體研究;虛構經濟事項,使用虛假或不合規定的票據,套取資金。
一是沒有建立健全政府采購管理制度,政府采購崗位職責權限界定不清晰,沒有做到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相互監督。二是政府采購管理不規范,采購方式選擇不當,采購事項辦理不符合規定,以化整為零等方式規避公開招標。三是招標代理制度存在缺陷。招標代理機構在非公開招標采購中起主導作用,代理費用由供應商支付,導致代理機構傾向于讓供應商以較高價位獲得供應資格,造成在程序合法的情形下,采購價格經常高出市場價格,如一家單位購買100臺美的電壓力鍋,單價1975元,據查該產品市場售價在1300元左右;內部監督不到位,采購人與代理機構、供應商之間存在舞弊行為,出現價高質次,或者干擾供應商確定,導致不公平競爭。
一是未經過合理論證,盲目上馬建設項目,存在重復建設或不必要建設。二是項目招投標中存在暗箱操作、商業賄賂、投標人串通,導致招標工作違法違規、中標人能力不足、中標價虛高。三是項目預算管理不嚴,隨意變更預算,導致預算超支,投資失控;虛列建設支出,套取資金。
一是正確認識履行職責和內控建設的關系,提高對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視。做好內部控制工作,發揮內部控制作用,可以有效規范各項履職行為,防范差錯、舞弊,有助于更好地完成各項職責。將內部控制貫穿經濟活動決策、執行和監督全過程,實現內部控制對單位經濟活動的全面監督。開展內部控制工作需要全員參與,領導層要發揮牽頭作用,加強頂層設計,內控部門要積極推動內控工作開展、協調解決內控問題,業務部門要按照內控制度規定,將內部控制融入本職工作,以內部控制規范日常工作。
二是制定內部控制制度,發揮內部控制作用。根據《內控規范》和《指導意見》,以本系統上級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為藍本,結合實際,制定本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簡化內部控制程序,降低運行成本,使內控制度體現單位特點,切實發揮控制作用,并不斷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修改完善。
三是開展內控制度宣傳學習,提高內部控制履職能力。組織全體工作人員學習內部控制制度,使每一名工作人員明白本職工作與內控的關系,將工作納入內部控制之下。對內部控制關鍵崗位,選擇具有較高職業道德修養和專業勝任能力的人員擔任,加強業務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不斷提高勝任能力。
四是嚴格執行決策制度,規范單位履職行為。重大經濟事項由單位領導班子集體決策,形成會議紀要,反映議事過程、議事成員意見,如產生重大決策失誤,根據會議紀要追責,提出正確意見的議事成員免于追責,實現科學決策、謹慎決策;對業務復雜、專業性強的經濟活動,應當聽取相關領域專家的意見,必要時組織技術咨詢。根據本單位人員和經濟業務實際,梳理經濟業務辦理流程,進行組織架構和崗位設置,不相容職位相互分離,對于不能分離的,做好經濟業務辦理記錄,定期檢查辦理情況。明確業務辦理程序,實現經濟業務辦理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建立定期輪崗制度,不具備輪崗條件的應當采取專項審計、定期檢查等控制措施。
五是加強內外部監督。加強內部監督,對內部控制執行情況進行監督,防止內控制度流于形式、不能發揮實際作用。定期編制內部控制報告,向上級主管部門和同級財政部門報送。審計、財政監督要將單位內部控制納入監督范圍,定期對單位內控機制進行測試,確保內部控制有效運轉。上級主管部門要指導小規模事業單位開展內部控制建設,小規模事業單位要定期向上級部門報告工作,重大經濟事項報上級主管單位批準或備案。
一是做好預算編制。健全預算管理制度,明確各部門在預算編制中的職責。財務和業務部門加強溝通,統一部署預算編制工作。對當年預算執行情況進行評價,根據下一年度工作計劃,業務部門對資金收支的規模和結構進行預測,財務部門審核預算建議數的測算是否符合規定標準,支出方向是否符合預算政策。對基建項目、大型修繕、信息化建設和大宗物資采購等重大事項,進行立項評審,對項目的目標、效果和預算金額等進行論證,完善預算執行前期程序。
二是加強預算執行和資金支出管理。嚴格按照預算批復及相關制度規定的范圍、標準支出資金,如需調整,經財政或相關部門批準后才可執行。明確資金支出審批權限、責任、程序和控制措施,業務部門對資金支出憑證的真實性、準確性和業務合規性負責,財務部門對憑證票據是否真實完整和審批手續是否齊全、資金支出是否符合預算批復及財務制度進行審核。重大支出要經單位領導班子集體研究決定。
一是建立健全政府采購管理制度。合理設置政府采購管理崗位,對相關崗位職責權限進行界定,確保采購需求制定與內部審批、招標文件準備與審核、合同簽訂與驗收、驗收與保管等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相互監督。
二是加強對政府采購活動的管理。建立政府采購、資產管理、財務、內部審計、紀檢監察等部門或崗位相互協調、相互制約的機制,共同完成政府采購工作。嚴格按照政府采購制度選擇政府采購方式、履行政府采購程序、完成采購標的驗收。做好政府采購業務的記錄,妥善保管招投標文件、合同文本、驗收記錄等資料,定期進行檢查審計。
三是規范招標代理行為。使用抽簽等隨機方式確定招標代理機構,按照標的成交價格確定代理費用,價格越低,代理費用越高,由采購人進行支付。招標代理機構對采購標的的質量負連帶責任。加強對招標代理機構的監督,建立采購人、供應商、評審專家對代理機構的評價投訴機制。推廣網上商場模式,減少政府采購成本。
一是加強立項審核,對項目預計投入產出進行評價,重大項目要經上級主管部門批準或備案。
二是項目招投標采取簽訂保密協議、限制接觸等方式,縮小知情范圍,降低泄密風險,標底編制、評標要在嚴格保密狀態下完成,招標過程全程接受監督監控,確保招標程序公開、公平、公正。
三是項目預算增加10%以上應按程序重新審批,以投資概算為依據控制項目預算,以項目預算為依據控制資金投入。按照規定時限和要求辦理竣工決算,組織決算審計,杜絕虛列建設支出。
內部控制建設涉及小規模事業單位各個層面、全部人員和經濟業務的全流程,需要單位針對自身實際,從內部控制環境、預算管理等多個方面查找問題,改進不足,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嚴格執行內部控制制度,不斷提高單位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