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睿宸 牛夢璠 李麗 魏亞茹
(哈爾濱體育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8)
為改善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我國近年來始終在鼓勵和引導中小學進行健康教育改革,《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實施已成為學校體育常態化工作[1-3]。該文通過分析2020年吉林省中小學生《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以下簡稱《標準》)的測試數據,總結吉林省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和特點,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為今后學校體育工作提供科學依據[4-6]。
調研和抽查對象為吉林省白城市、松原市、通化市及長春市各中小學在校學生。采用分層抽樣法,共測得有效樣本5760人,其中,男生2881人,女生2879人。
1.2.1 測試法
由專業技術人員嚴格按照《標準》規定的測試內容與測試方法,使用《標準》要求的規范化儀器進行測試。
1.2.2 數理統計法
使用Excel建立學生測試數據庫,使用SPSS 21.0進行數理統計分析,通過動態分析說明各教育階段學生《標準》測試總成績的變化情況,通過帕累托分析找出《標準》測試總成績不及格學生其測試成績的主要影響項目。
小學教育階段各年級組男、女《標準》測試總成績等級分布與不及格學生主要不及格測試項目如表1、表2所示。

表1 小學教育階段各年級總成績的等級分布(單位:人(%))

表2 小學教育階段不及格學生測試項目分析表(%)
如表1所示,吉林省小學生《標準》測試總成績主要分布在及格等級,占比約為65%,分布在良好與不及格等級占比分別約為20%和12%,分布在優秀等級占比僅約為3%。從1~2年級至5~6年級,男生不及格率由12%上升至17%,女生由8%上升至12%,雙方不及格率都隨年級增加而上升,且女生不及格率低于男生;男生及格率由68%下降至66%,女生及格率由54%上升至72%;在良好等級上,男生占比由17%下降至14%,女生由32%下降至14%;整體上,女生良好率高于男生,但雙方良好率都隨年級增加而下降。
如表2所示,影響1~2年級男、女生測試成績主要因素均為50m跑、坐位體前屈和1min跳繩;影響3~4年級女生測試成績主要因素為1min仰臥起坐、50m跑和1min跳繩;影響3~4年級男生測試成績主要因素除以上項目外,又新增一項坐位體前屈;影響5~6年級男、女生測試成績主要因素均為1min仰臥起坐、50m×8往返跑、50m跑和1min跳繩。
初中教育階段各年級組男、女《標準》測試總成績等級分布以及與不及格學生主要不及格測試項目如表3、表4所示。

表3 初中教育階段各年級總成績的等級分布(單位:人(%))

表4 初中教育階段不及格學生測試項目分析表(%)
如表3所示,吉林省初中生《標準》測試總成績主要分布在及格等級,占比約為59%,分布在良好與不及格等級占比約為30%和11%,分布在優秀等級占比不到1%。從1~3年級,男生不及格率由37%下降至26%,女生不及格率保持在29%左右;男生及格率由55%上升至63%,女生及格率保持在58%左右;在良好等級上,男生占比由7%上升至10%,女生占比保持在12%左右;在優秀等級上,雙方占比都極低,甚至2、3年級女生優秀率連續為0。
如表4所示,影響1、2年級男生測試成績主要因素均為引體向上、1000m跑和立定跳遠;影響3年級男生測試成績主要因素除以上項目外,又新增一項坐位體前屈;影響全年級女生測試成績主要因素均為800m跑、立定跳遠、1min仰臥起坐和50m跑。
高中教育階段各年級組男、女《標準》測試總成績等級分布與不及格學生主要不及格測試項目如表5、表6所示

表5 高中教育階段各年級總成績的等級分布(單位:人(%))

表6 高中教育階段不及格學生測試項目分析表(%)
如表5所示,吉林省高中生《標準》測試總成績主要分布在及格等級,占比約為71%,分布在不及格與良好等級占比約為29%和10%,分布在優秀等級的占比不到1%。從1~3年級,男生不及格率由20%上升至40%,女生不及格率由28%上升至32%;在及格等級上,男女生的及格率均為61%左右;在良好等級上,男生占比由17%下降至8%,女生由11%下降至2%;在優秀等級上,再次出現了2、3年級女生優秀率連續為0的狀況。
如表6所示,影響2、3年級男生測試成績主要因素均為引體向上、1000m跑和立定跳遠;影響1年級男生測試成績主要因素除以上項目外,又新增一項50m跑;影響全年級女生測試成績的主要因素均為800m跑、立定跳遠、1min仰臥起坐和50m跑。
小學教育階段相對于初、高中階段,學生整體不及格率最低,但不及格率逐年級上升。這可能由于學生年齡小,且學校并未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而合理地規劃體育課程。隨著年級的增加,女生及格率與良好率的占比均大于男生,這是由于此階段女孩青春期較早,生長發育較快。從測試項目來看,不及格學生的各項身體素質均較差,這可能由于發育較晚、性格問題或家長的過度保護等導致學生活動時間不足。
初中教育階段學生整體不及格率相對于小學階段增加了一倍,男生不及格率的降幅與及格率的升幅都十分明顯,女生及格率與不及格率保持穩定。這是由于此階段男生生長發育開始加速,身體機能迅速提高。從測試項目上來看,不及格學生中男生的力量素質、耐力素質不佳,女生除此之外速度素質也較差。這可能由于《標準》評分指標中力量、耐力項目權重增加,但學生理論課程驟增而體育課程不變甚至減少所致。
高中教育階段學生整體不及格率和及格率與初中階段基本持平,且不及格率逐年級上升。同初中階段,學校對體育并不重視。盡管國家針對學生體質問題出臺了一系列的文件政策,但收效甚微,學校仍將分數作為衡量學生的主要標準,而許多家長也由此忽視了孩子的身體健康。
2020年,由于特殊情況學校進行線上授課,學生普遍就寢時間延后,閑暇活動時間減少,久坐時間增加,且體育的網絡形式授課效果不佳。線上體育教學面臨著教學單一、教學內容少、質量差、專業化程度低等問題。如今,通過改進并完善體育課程的線上教學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也是目前學校體育相關研究需要深思的。
加強行政監督,加大獎懲力度,提高學校對體育的重視程度。我國針對青少年體質健康問題推出了許多政策,然而地方學校仍將升學率放在首位,體質健康測試失真現象仍然存在。相關單位應加速“體育入考”,將學生體質水平與升學率、學校評優、年終考核“掛鉤”,獎懲分明才能讓更多的學校不再空喊口號。
樹立健康意識,提高社會家庭對體育的重視程度。學生體質健康與學習成績息息相關,教育部門要加大力度向大眾普及體育教育的重要性。此外,學校不能只重視學生體質測試的過程,而忽視測試結果的反饋。
提升體育教師專業素質。當代許多學生由于體育安全知識匱乏及運動興趣缺失而排斥體育。體育教師既要做學生運動技能的傳授者,又要做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思想的引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