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擴張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支氣管樹的病理性永久性擴張,引起呼吸道的慢性炎癥,導致反復的化膿性感染,主要病因為支氣管感染、梗阻、牽引,部分為先天性[1]。繼發性支氣管擴張癥病人常因感染而急性加重[2-3]。在治療過程中,適當的護理措施能夠滿足病人的護理需求,保障治療效果,促進病人身心康復。知信行模式是改變人類健康相關行為的模式之一,其將人類行為的改變分為獲取知識、產生信念及形成行為三個連續的過程,即:知識-信念-行為,目前國外更多的將該護理模式用于疾病預防中。既往研究表明:知信行模式的實施有助于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提升病人治療配合度、依從性,不僅能鞏固治療效果,亦可提高病人自我管理水平。本文以重癥支氣管擴張合并肺部感染病人為研究對象,探討知信行模式在重癥支氣管擴張合并肺部感染病人霧化吸入治療中的應用及對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7~2019年重癥支氣管擴張合并肺部感染的94例老年病人作為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47例,男26例,女21例,年齡60~80歲,平均(69.52±2.82)歲;支氣管擴張病程3~14年,平均(9.63±3.04)年。基礎疾病:高血壓5例,糖尿病7例,高脂血癥8例 ;對照組47例,男24例,女23例,年齡60~81歲,平均(70.12±3.82)歲;支氣管擴張病程3~15年,平均(9.93±3.12)年。基礎疾病:高血壓7例,糖尿病6例,高脂血癥7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得到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病人及家屬簽署同意書。
1.2 納入、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支氣管擴張、肺部感染診斷標準[4],體溫≥38℃,肺部有濕啰音;痰病原菌培養(+);(2)意識清楚,能與醫生進行溝通、交流;(3)具有完整的基線資料及隨訪資料。
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免疫性疾病或病歷資料不全者;(2)合并支氣管哮喘、彌漫性泛支氣管炎、肺間質纖維化和肺癌的病人;(3)合并凝血功能異常,呼吸衰竭、肺大皰、氣胸、嚴重心律失常、消化道及頜面創傷者。
1.3 方法 2組入院后均由醫生評估病情的嚴重程度,并根據醫囑均給予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生產廠家:意大利贊幫集團,進口準字:H20110405)吸入治療,霧化吸入時間為15~20 min,2次/d,2組均完成7 d治療。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向病人及其家屬講解重癥支氣管擴張合并肺部感染的相關知識,告知病人疾病的危險性;告知病人即將采取的治療方法和預防措施,并盡可能得到病人的支持和配合。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知信行模式護理干預:(1)成立一個知識執行模型干預小組。團隊由1名護士長、1名副主任醫師和5名四級以上護士組成,要求醫院高年資或業內資深專家定期開展主題講座,對組員進行知識、實踐、重癥支氣管擴張、肺部感染等內容的培訓,每周培訓1次,連續完成4次培訓,培訓完畢后對組員進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2)對病人病情進行評估。入院后1~2 d,檢查病人的病歷,包括性別、年齡、病程、疾病嚴重程度,分析重癥支氣管擴張合并肺部感染病人的知識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建立知識、信念和行動的個性化干預模式。(3)疾病知識教育。根據評估結果以及病人的個體特點,采取健康手冊、一對一講解、團體教育等形式進行知識宣教。小組負責人負責小組的宣傳和教育,每月1次,每次60 min,包括嚴重支氣管擴張和肺部感染有關的知識,預防措施和自我管理技能;小組成員進行一對一的講解,對于意識低下,自我保健能力差的小組成員,每周2次,每次20~30 min,對于意識度一般者為每周1次,每次20~30 min。(4)病人信念訓練。根據病人病情、文化背景及家庭教育等對病人進行3次訪談,盡可能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分析病人的治療信念和態度并采取積極的指導,說明自我管理能力的發展對治療的積極價值,每次訪談時間為1 h,訪談內容包括入院宣教、病房環境和疾病治療過程,以緩解病人的焦慮情緒,提高病人在治療過程中的安全感。(5)行為指導。護理人員根據病人的身體狀況、BMI和日常活動制定個性化的飲食和運動康復計劃,根據能量消耗和膳食攝入的變化,制定階段性膳食干預計劃。飲食的一般原則是少吃多餐,病人出院后,出具自我監測表,建立QQ群,通過短信、電話向病人發送重癥支氣管擴張合并肺部感染知識及相關護理方法,每周3次,連續完成4周護理。
1.4 觀察指標
1.4.1 肺功能:2組病人干預前、干預后4周采用肺功能測定儀測定病人肺活量、呼氣容積以及呼氣流速。
1.4.2 動脈血氣:記錄2組病人干預前、干預后24 h動態血氣指標,包括pH值、PaO2、PaCO2以及血氧飽和度(SaO2)。
1.4.3 自我管理能力:記錄2組病人干預后飲食管理、藥物管理、情緒管理、健康知識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評分情況。每項均采用1~5分評估,能完成自我管理為5分;能自理生活,但是需要家屬協助為4分;能臥床休息,完成簡單管理,但是需要家屬協助為3分;需要臥床休息,難以進行簡單管理為2分;難以自我管理為1分;分值越高,生活質量越高。

2.1 2組病人干預前后肺功能比較 干預前,2組病人肺功能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2組肺功能均有所改善,且觀察組病人的肺活量、呼氣流速、呼氣容積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病人干預前后肺功能比較
2.2 2組動脈血氣指標比較 干預前,2組pH值、PaO2、PaCO2以及SaO2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pH值、PaO2以及SaO2均高于對照組,PaCO2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動脈血氣指標比較
2.3 2組自我管理能力比較 干預前2組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4周,觀察組病人的自我飲食管理、藥物管理、情緒管理、健康知識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自我管理能力比較分,n=47)
支氣管擴張癥合并肺部感染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反復咳嗽、化膿性痰、咯血,其中早、晚、睡前咳痰多見。支氣管壁結構的變化是支氣管擴張的關鍵機制,支氣管的肌肉層、軟骨和彈性組織被纖維組織破壞和取代,支氣管失去了排出分泌物的能力[5-6]。同時,分泌物中的病原體反復感染支氣管和肺組織,導致氣道壁的不斷破壞和變形,進一步加劇了氣道的炎癥和阻塞,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近年來,知信行模式在重癥支氣管擴張合并肺部感染病人霧化吸入治療中得到應用,且效果較好。本研究中,2組病人干預前肺功能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均有所改善,且觀察組病人的肺活量、呼氣流速、呼氣容積均優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知信行模式可以進一步改善病人肺功能指標。知信行模式是一種新型的護理干預方法,能彌補常規健康教育存在的弊端與不足,提高病人教育效果,有助于提高病人呼吸功能、鍛煉及治療行為,提高病人對疾病的管理能力,加強治療效果,有助于促進病人恢復[7-8]。本研究中,觀察組護理干預后pH值、PaO2以及SaO2均高于對照組(P<0.05),PaCO2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知信行模式護理干預能改善重癥支氣管擴張合并肺部感染病人的動脈血氣指標,促進病人康復。知信行模式是一種成熟的健康促進行為改變模式。它是一種以知識為基礎,以信任為保證,以行為為主導的方法,用于重建病人對疾病認知的態度和信念,并培養自覺遵守的行為,從而積極地參與疾病的管理和治療[9]。本研究中,觀察組干預后病人的自我飲食管理、藥物管理、情緒管理、健康知識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知信行模式干預可以有效提高病人對疾病的認知水平,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水平。
綜上所述,將知信行模式用于重癥支氣管擴張合并肺部感染病人霧化吸入治療中效果較好,可以有效提高病人的肺功能、改善動脈血氣指標以及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