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蓁,陸 鋮
(1.陜西師范大學食品工程與營養科學學院,陜西西安 710119;2.陜西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陜西西安 710119)
“高級食品化學”是學校食品工程與營養科學學院面向食品化學、食品科學、糧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專業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的核心學位專業必修課,課程總學時為40學時,每周4學時。有關“高級食品化學”學科的新知識與新技術等信息的更新與該學科領域的研究前沿更是多以英語為載體。因此,為了使學生鞏固和拓寬專業技術的國際化視野,同時為響應教育部2001年4號文件的號召,學校積極推動并實施了該課程的全英語授課模式?!案呒壥称坊瘜W”的全英語教學目標除了旨在深化大學本科的食品化學基礎知識外,更側重使學生把握學科前沿、科研素質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全英語教學是雙語教學的高級階段[1],我國高等院校實行全英語教學是培養適應國際化需求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2],也是培養高素質、高能力,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能力新一代創新人才的途徑之一。該課程通過全英語教學,將學生素質與能力的提高作為培養目標,同時注重加強理論教學與外語思維能力的強化培養,旨在形成一門教學理念先進、教學方法合理、教學內容優化、注重教學改革與實踐的全英語教學課程。
全英語教學是指所有教學環節(包括授課語言、教學課件、板書報告、作業、答疑及討論考試)全部采用英語。在教學過程中出現難點及重點內容時可輔助漢語解釋[3]。相比于雙語教學,全英語教學授課模式對于學生和教師的英語綜合能力(包括口語、聽力、專業英文閱讀與寫作等能力) 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更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并優化教學內容,同時為了深入了解研究生對“高級食品化學”全英語課程設置的認識,掌握學生對該課程的整體評價及對教學目標的期望,獲取學生對整體教學方法與效果的評價及相關學習情況,筆者自行設計了“研究生全英文課程‘高級食品化學’學習現狀調查問卷”,問卷的內容包括被調查學生的背景資料、學生對全英語教學的態度與評價、學生對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評價、學生對全英語教學影響因素的分析及對教學方式和考核方式改進的建議等。根據對調查問卷的反饋信息統計,對調查結果進行詳細討論與分析。
問卷的發放對象是陜西師范大學食品工程與營養科學學院2020級學術型碩士研究生一年級的所有學生,調查時間為研一第1學期“高級食品化學”課程結束后。調查共發放問卷48份,回收48份(均為有效卷)。調查對象中女生共39人,占81.3%,男生9人,占18.7%。被調查的學生中,通過英語四級考試的共有11人,占總人數的22.9%,通過英語六級考試的共有37人,占總人數的77.1%。其中,有41.7%的學生此前接受過包括“食品營養學”“食品化學”“專業英語”“生物化學”“科技論文寫作”“食品添加劑”等課程的雙語或全英文授課經歷。問卷結果表明,接近50%的授課對象具有一定的專業英語基礎,對開展“高級食品化學”全英語教學授課比較有利。
在調查問卷中,對“你認為全英文授課有利于你的發展嗎”這個問題,有41.7%的學生認為作用有限,58.3%的研究生認為可以學習到更全面的知識。此調查結果表明,參加該課程的學生從心理上對全英語教學的學習態度是樂觀的。在針對“希望全英文授課課堂給你帶來什么的問題(多選)”這一問題,有45.8%的學生選擇了拓寬國際視野,為日后出國學習做準備,89.6%的學生選擇了提高英語運用能力有60.4%的學生選擇了提升專業知識、培養創新思維。此外,也有部分學生補充回答希望可以通過全英文授課學習更多的專業英文詞匯,對日后的閱讀文獻有所幫助,同時能夠體驗不同的課堂,靈活運用知識??梢姶蟛糠謱W生認識到全英語教學的主要教學目的及其重要性,大部分學生也認同在研究生階段有必要開展全英文教學的授課,并且研究生階段的全英文教學模式將有利于研究生階段的發展,具體對于學生日后在學習和科研領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專業前沿知識與動態、科技英語寫作能力的儲備、自身綜合能力與思維能力水平的提升及國際視野的開拓都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調查問卷中對于“很多全英文授課會有意降低課程難度,解決課程由全英文教學方式帶來的難度增大,你是如何看待的”一題中,有45.8%的學生選擇了“這樣是有必要的,若難度與中文授課一致將較難聽懂導致授課效果差”;有37.5%的學生選擇“取決于課程難度”;另外,16.7%的學生認為沒有必要,選擇全英文授課就是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對“你認為全英文教學授課的課堂PPT的呈現方式”這一問題,有68.8%的學生選擇了“以英文為主,較復雜的專業詞匯可以用中文注釋”,此外有25%的學生選擇了“中英文形式”,只有6.3%的學生選擇了“全英文形式”。從調查結果可見,仍然有部分學生把專業課程的全英文教學作為一門英文課來學習,這點認知上的誤區也揭示了目前專業課程全英語教學方法和內容方面的局限性。在“英文授課中你認為哪些方式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吸收知識?”一題(多選)中,64.6%的學生選擇了“課堂預習”,52.1%的學生選擇了“課堂互動”,41.7的學生選擇了“學生presentation”。學生很顯然已經體會到了全英語教學的難度,但能做到課前預習的學生卻寥寥無幾。在“你認為在全英文教學過程中以下哪種方法較好”一題(多選)中,有50%的學生單選了“以教師為主講授+課堂互動”,16.7%的學生單選了“圍繞某一專業主題開展課堂研討”,26%的學生雙選了“以教師為主講授+課堂互動”及“圍繞某一專業主題開展課堂研討”,5.2%的學生雙選了“圍繞某一專業主題開展課堂研討”及“學生全英文報告+課堂討論”,另外有2.1%的學生選擇了“以教師為主講授+課堂互動”,“圍繞某一專業主題開展課堂討論”及“學生全英文報告+課堂討論”3個選項。由調查問卷結果可見,在未來的“高級食品化學”全英文教學過程中,授課模式應考慮采取對分課堂,改變被動式獲取知識的模式,適當增加師生互動與討論及學生預習時間的比例,這樣可以起到督促學生積極準備和討論內容相關的匯報素材,加強師生間交流,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從而增加學生對全英語課程的學習熱情。在“你認為全英文課程以什么方式考核最合適”一題中,68.8%的學生選擇了全英文開卷考試方式,4.17%的學生選擇了全英文閉卷考試,14.6%的學生選擇了全英文課程論文,8.3%的學生選擇了全英文報告的考核形式,另外有4.2%的學生選擇了其他。
有37.5%的學生認為全英文教學課程的授課教師應由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承擔,62.5%的學生認為應有在海外進行過專業學習背景英語表達能力強的教師承擔。此結果反映大部分學生傾向于由具有海外留學的專業背景且英語表達能力強的教師來講授此課。原因是一般具有海外留學背景的教師在講授過程中其開闊的視野更加吸引學生,但該類教師對專業英語的掌握要求更高,也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凌素萍等人[4]的調查研究表明,目前進行全英語授課的教師有61.4%具有留學背景(其中211和985高校的比例分別占76.6%和50.0%),且其調查結果發現主講教師留學經歷的長短與教學效果顯著相關。對“認為自己在課堂的表現”一題中,有45.8%的學生表示基本可以跟上教學進度,43.8%的學生表示受英語水平限制難以聽懂專業知識、容易分心,8.3%的學生認為自己可以跟上教師的思路,且可以積極與教師互動,另外有2.1%的學生表示很少聽教師講解、更傾向于自主學習?!案呒壥称坊瘜W”的全英語教學要求學生能夠應用專業英語來理解復雜抽象的概念與專業知識,英語水平比較差的學生則需要將更多的精力應對于專業英語的學習,從而無法避免地影響其對專業知識的理解。由于目前“高級食品化學”全英語課程是學院學碩研究生的專業必修課,課前并未對學生進行英語水平分級,這種“一鍋燴”的授課方式確實會由于學生英語水平的不一致而直接影響全英文授課的教學效果。因此,在開課前應該適當對學生設定相應的考核體系,選拔適合全英語教學模式的授課群體,以避免由于英文水平的殘次不平而影響學生對專業認知上的劣勢,成為積極順利推進“高級食品化學”全英語教學的基礎[5]。
2.4“高級食品化學”全英文授課的問題與對策分析
在“你認為全英文授課有一定難度的原因”一題(多選)中,有58.3%的學生選擇了“由于之前未接受過全英文授課,對這種授課方式還需要適應”,14.6%的學生選擇了“感覺課程知識點比較難理解”,66.7%的學生選擇了“教師能將知識點講清楚,但由于是全英文授課,需要在腦海中轉化為中文理解而導致聽課效果一般”。此外,有45.8%的學生選擇了“剛開始能跟上授課節奏,一會就累了跟不上了”。目前,全英文授課已經成為教育方式進步的一種體現,如何降低教學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適應性,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是當前全英語教學急需解決的當務之急,授課教師應通過教學改革不斷探索更高效的全英語教學模式,滿足學生對學習的需求,即教師需要重塑教學理念,回歸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6]。第一,專業英語課程的設置是降低全英語教學難度的有效方式之一,需要在本科階段設置能夠有助于提高學生專業英語詞匯量,培養科研英語思維方式,從而使其能夠更進一步地提高學生對全英文課程的興趣和適應性;第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通過教學改革探索滿足學生需求、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授課教師可以針對課程中的教學重點與難點內容進行互動式課堂教學(包括分組討論和全班討論等互動)與學生演講相結合的方式,達到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目的;第三,授課教師的教學方法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與知識拓展的需要,進行適當的網絡互動討論與在線測試,如教師可在Blackboard平臺發起某一課程內容主題引導學生進行反復交流討論,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在線測試對課程內容查漏補缺,這種模式可以使授課教師及時掌握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隨時發現問題并對教學方案與進度進行相應的調整[7]。
專業課程的全英語教學模式是當前為了順應能夠培養出熟練應用英語進行科學研究與學術交流的高端人才培養的需求而進行的教學改革之一。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可見,學生對于“高級食品化學”課程的全英語教學模式的評價是肯定的,但學生也在問卷中提出了在教學效果與教學目標等方面需要完善與增強的方面。由問卷調查結果可見,授課教師應在深入分析學生需求的基礎上,修改并完善課程規劃與教學方式,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同時發現問題并及時總結,將需求分析伴隨整個教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