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美君,石 惠,魏 延
(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江蘇南京 211800)
2020年初,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學生無法正常返校學習,全國各大高校無法正常開展教學。為了不影響教學進度,保證教學計劃順利實施,教育部要求實現“停課不停學、學習不延期”。全國各地高校充分利用線上教學資源和教學平臺,以學習管理系統為載體,積極開展線上教學活動,探索互聯網教學模式。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教務處提供了以利用中國慕課等線上資源、學習通授課平臺和線上直播3種為主的線上教學方案。學院醫學營養教研室立即響應學校號召,討論并確定“美容營養學”課程的線上授課方式。
“美容營養學”的任務是使學生熟悉基本的營養學知識,了解營養對人的容貌和體形的影響,以及由于營養缺乏或過剩引起人體容貌和體形的變化,由于營養缺乏或過剩引起人體容貌和體形的常見疾病,并通過營養干預、合理烹飪、合理膳食,達到改善膚質、維持健康體重和體形的目的。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較系統地掌握營養學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用科學的營養學知識指導膳食結構,以期達到人體容貌和體形的健美狀態[1]。
教師在網上授課時不能直接面對學生,無法觀測到學生的上課表情,了解學生的聽課情況。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線上教學互動環節減少,教師的授課類似于“單口相聲”,可能導致教師在授課時加快了上課節奏,學生聽課比較吃力。疫情期間,學生由于在家的作息不規律,上課自由,容易意志松散;部分學生學習自制力差,上網課時容易走神,甚至把網課視頻擱置一旁。由于在家與父母長時間相處產生矛盾,學生在線上教學期間可能出現焦慮與煩躁情緒[2]。另外,部分學生的學習設備以手機為主,屏幕較小,學生記筆記時容易遺漏知識點;學生學習環境的網絡信號不穩定,網課期間頻繁掉線,會漏聽很多課程的重要內容。
“美容營養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求學生能夠整合營養學理論知識,分析成人每日的能量、各類營養素的攝入量;采用專業儀器分析不同人群的容貌和體形,設計不同的營養方案并加工成營養膳食,指導治療機體的有那些不足或過剩。實訓教學的內容連貫性強,前后內容銜接緊密,計算量大,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高。學生如果對實訓中部分內容或某個環節沒有充分理解,可能導致整個實訓結果出現差錯。網絡課程無法提供課程所需的實訓場地、設施與操作環境,對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提出挑戰。教師在線上上課也不能隨堂檢查學生實訓情況、發現并糾正學生計算過程中的問題,只能被動等待學生提問。部分學生在課堂安排的上課態度不積極。另外,營養學的能力目標之一是培養學生具備營養宣教的能力,要求學生能夠以團隊協作的形式準備營養科普的材料、設計宣教文案及PPT、由小組代表完成科普宣教。線上教學無法實現傳統的小組面對面直接討論,部分學生只能用手機制作簡略版PPT,學生不具備講臺展示場景和觀眾聆聽氛圍,因而達不到脫稿演講的最佳效果。
線上教學具體過程包括課前預習通知、上課、布置作業、檢查作業等[3]。為確保線上課程的順利開展,教師首先要確定課前發布通知和課后發布作業的軟件,微信是我國各年齡段人群普遍使用的社交軟件,利用微信群有效地提醒學生上課與發布作業,共享課程的線上資源,方便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美容營養學”的部分教學內容的重點零碎,加之實訓課程需要教師隨堂指導,隨時解答學生的疑問,采用直播教學,增強師生之間的直接互動。在諸多直播平臺中,釘釘服務器穩定、操作簡單、功能完善,能夠滿足直播需求。
“美容營養學”的教學內容較多,其中營養學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是該課程的重中之重,涉及很多生理、生化知識,知識點零碎,比較枯燥。教師可借鑒翻轉課堂[4-5]的教學模式,課前一天,教師把相關教學資料上傳到網絡平臺,學生可以大致了解下節課的內容,從而更快地適應上課節奏。課堂上,教師首先提出與本節課相關的思考題或案例,通過視頻提問調動學生積極性,接著展示本節課的重點與難點,在正式講課時,提醒學生課件的知識點在教材所對應的位置,研讀教材,對重難點進行認真學習,對知識點進行細化。課后,對于教學內容較少、知識點比較細碎的章節,教師布置在線測試題如選擇題和填空題,設置測試時間段,有利于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督促學生在學習時學精、學透[6];對于教學內容比較多,應用性強的章節,教師可布置思考題型作業。例如,維持身材和健康瘦身,飲食方面注意什么?有利于學生充分查閱資料,尋找思考題答案,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做到學以致用。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與學生通過微信群,及時提醒、強調學生的知識薄弱點,糾正學生的各種問題;還可以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的討論版塊,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各抒己見,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和點評。
“美容營養學”的實訓課程內容,要求學生在營養理論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能夠分析成人的膳食所含營養素總量、根據美膚或美體的人群制定特定的營養食譜。對于這部分內容,教師首先分享營養干預在美膚美體的成功案例,激發學生課堂興趣,有目的地開展實訓。實訓內容講授完畢后,留出充足的互動時間,通過現場直播和電腦操作演示來回答學生提出的疑問。對于儀器操作教學,傳統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人數較多,很多學生只能遠距離觀看教師的演示過程,學校效果并不理想。現階段,教師可以錄制和播放專業儀器操作的講解視頻,近距離錄制操作過程,對操作過程可重復播放,以期模擬現場實訓的場景。另外,當下年輕人流行用網絡小視頻表達個性,設計的小視頻的創意不斷,將課堂學習和小視頻結合起來,會大幅度增加學生的創作熱情。對于學生宣教及表達能力的培養實訓,教師可要求學生建立視頻小組來討論宣教內容,演講的學生自行錄制宣教小視頻,作為課堂參賽作品。
長期的線上學習會造成學生的學習倦怠,出現不聽課、不完成作業等消極學習行為。因此,教師應加強對學生課堂和作業的評估,建立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7]。教師通過網絡教學平臺的簽到、統計學生觀看視頻時長等功能實現統計學生聽課學習的監督,并通過微信提醒,提高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對自覺性較差的學生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8]。另外,傳統教學的考核中,期末考試成績占比達3/4,平時成績不足1/4。“美容營養學”把平時成績和實訓成績占比提高到總成績的50%,調動學生線上學習的積極性[9]。課程結束后,教師可以申請增加2~4課時進行考前集中答疑,采用手寫板板書+PPT展示功能,復習課程知識框架,回顧教學重點與難點[10-12],幫助學生整理思路,讓學生更全面、更系統地掌握學習內容[13]。
線上教育能充分利用優質教學資源,讓學生接觸更多高校名師,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新冠疫情推動了我國由傳統教育向線上教育的過渡,對教師和學生都是新的挑戰。教師要根據課程的特點進行教學設計和不同授課方式,保證線上線下課堂教學質量效果無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