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紅
(國有濟源市南山林場 河南 濟源 459000)
大苗培育是苗木生產中一項不可缺少的工作,大苗培育可以顯著提高苗木質量和成活率;也有利于培養通直良好的主干、分布均勻的枝條以及勻稱、圓滿的樹冠,提升造林成效。
培育大苗必須進行移植,通過移植增加了苗木的營養面積,改善了苗木的養分、水分、光照和通風狀況。還可以節約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因為培育大苗不經移植,就需要在播種或扦插時加大株行距,這樣不僅浪費土地,而且撫育管理費用增多,提高了育苗成本。此外,采用苗木移植對節約用種量還具有現實意義,尤其是對種子稀少的珍貴樹木,為了爭取粒粒種子成苗,開始可適當密播,待出苗后生長到一定高度時再行移植,這樣不僅在幼苗期可集中管理,以利提高場圃發芽率和保苗率,而且節約了種子。
1.1 移植地選擇。大苗培育一般應選擇土壤肥沃、排灌方便、pH 值適當、交通方便的地方作為大苗培育苗圃,圃地選好后要施足基肥,深耕細耙,打畦作床,以備苗木移植。
1.2 移植時間。應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和樹種的生物學特性而定。一般在早春土壤解凍后,苗木開始生長前進行,因為此時苗木地上部分開始萌發,苗木的根系已恢復了吸收水分的功能,使苗木體內水分能保持平衡。在春季移植時,應根據各樹種發芽的先后安排移植的順序。如:在我國北方地區,可按落葉松、油松、榆樹、楊樹、柳樹、刺槐、櫟屬、紫穗槐等的順序進行。在春旱嚴重,秋季溫暖、濕潤的地區可在秋季移植。秋季移植應在苗木地上部分停止生長后及早進行,因為這時苗木地上部分雖已停止生長而地下根系仍在生長,移植后根系可以得到恢復,有利苗木成活。除此之外,北方常綠針葉樹種的苗木還可以在雨季進行移植;移植的具體時間,最好在陰天或晴天的早晨及傍晚進行;不宜在雨天或土壤過濕的情況下移植,以免土壤過于泥濘而影響苗根的舒展,使苗木不易成活或成活后生長不良。另外,在培育大苗時,有時需要進行多次移植,這就需要根據具體樹種的生長度速和造林要求來確定每次移植后需要培育的時間。
1.3 移植株行距。主要決定于苗木生長速度、苗冠、根系的發育狀況以及苗木的培育年限。生長快、苗冠開展、側根、須根發達、培育年限長的苗木株行距應大些,反之應小些;一般來說,針葉樹株行距比闊葉樹小。
1.4 移植前苗木的處理。移植前對苗木的根系要進行適當的修剪,目的是促進須根的生長。根系過長在移植時易形成窩根,過短又會影響苗木的成活和生長,一般修剪后的根系保留15 cm 即可。常綠闊葉樹種的苗木在移植時,為了減少蒸騰作用保持苗木體內水分平衡,還要剪去部分枝葉。另外,對萌發性較強的泡桐、刺槐、楊樹等樹種在進行移植前可以截干。
1.5 移植方法。苗木移植可采用穴植、溝植及孔(縫)植等方法。對于根系發達的樹種應采用穴植或溝植。穴植就是按預定的株行距定出栽植點,然后用移植鏟或其它工具挖穴栽植的方法。溝植法是按預定的行距開溝植苗的方法。采用以上兩種方法移植時,必須做到苗正、根系舒展,苗木栽植的深度比原根際深2~3 cm。主根長而側根不發達的樹種可采用孔(縫)植法。即用移植鏟或移植錐按株行距錐一個孔,然后把苗木栽入的方法。為了保證移植苗的成活,在移植前都要將苗根用水或泥漿浸濕,移植后要立即灌水。
2.1 干形培育。在自然生長的情況下,有些樹木往往形成主干低矮尖削、側枝粗大的不良干形。因此可在育苗時期,通過人為的截干、修枝、抹芽等措施對苗干整形。截干就是在春季苗木發芽前,把干形細弱、彎曲、頂芽瘦小或梢頭受害的移植苗主干齊地面截去,使其重新長出端直而強壯的主干。截干又稱平茬,是徹底改變干形的一種方法,適用于萌芽力強的闊葉樹,如泡桐、苦楝、白榆及刺槐等。截干后對留下的部分要覆蓋3 ~5 cm 厚的細土,防止水分蒸發和傷口干燥。待發出萌芽條后,只保留一株做主干,其余除掉。修枝也可以達到截干的目的。在苗干通直有飽滿芽處剪去上部彎曲、細弱的梢部,可培育成具有單一主干的苗木。在修枝時還應結合抹掉剪口芽以下的5 ~6 個芽苞,以促進剪口芽的生長。在苗木生長過程中,要及時調整競爭枝,修去過密枝條,保證主梢正常生長。修枝整形時間多數樹種在秋季落葉后,春季發芽前進行。
2.2 樹冠整形。在自然生長的情況下,樹冠的形狀常常不能滿足造林及園林綠化的要求,必須通過人為的修枝和改變枝條形狀把樹冠培育成不同形狀,以滿足要求。把樹冠培育成什么形狀,主要根據用途不同而定,一般有傘形、塔形、圓錐形、球形、扇形等。常用的樹木整形修剪辦法有拉枝、抹芽、短截、疏枝、摘心等。拉枝時要按照預設方案,改動骨干枝條或大枝的生長方向和方位,使其持續生長,形成理想樹形。抹芽主要抹去側梢萌發的芽,以節約養分和整形上的需求,使剩下的枝芽能正常生長。短截要剪去枝條的一部分,通常是在疏枝前選用短截的辦法去掉強枝的1/3 ~1/2,以促進主干的高生長。疏枝主要是疏除穿插枝、堆疊枝、直立枝、下垂枝、病蟲枝以及間隔過近、過密,而造成擁堵的枝條或枝組;另外,要注意疏除阻礙骨干枝生長的競爭枝。摘心主要是摘除枝條的成長點頂芽,摘心后可促生分枝,以達到平衡樹勢、控制枝條成長的目的,從而得到理想的樹形。
2.3 起苗包裝。起苗時,為了使苗木具有完整的根系,要根據苗木的大小、樹種特性、根系再生能力的強弱等因素確定苗木根系的長度和根幅的大小。大苗出圃可帶土球或不帶土球,一般落葉闊葉樹起苗時多不帶土球;常綠針葉、闊葉樹種應帶土球,土球直徑的大小一般為苗木地際直徑的6 ~12 倍。不帶土球的大苗(祼根苗)要盡量做到隨起隨栽,避免苗木失水而影響成活率;不能立即栽植的苗木必須假植,以防苗木失水干枯;假植時,要選擇背陰、排水良好的地方挖假植溝,溝的規格因苗木的大小而異,長度依苗木的多少而定;假植時,將苗木成捆的排列在溝內,用濕土覆蓋根系和苗莖下部,并踩實,以防透風失水;假植溝內的土壤濕度以其最大持水量的60%為宜(即手握成團,松開即散),過干時可適量澆水,但切忌過多,以防苗根腐爛。帶土球的苗木起苗時要做好包裝工作。包裝時先用姆指粗的草繩打好土團的腰箍,以防土球碎裂;然后再采用“井字包”、“五角包”方法包扎,土壤疏松時可用“桔子包”包扎。苗木包裝妥善后,應立即運往栽植地點栽植。若遇天氣干旱時,還要適當淋水保持土球濕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