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峰,葉艷蓉,張 虹
[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1.骨關節病一科;2.平樂正骨學術思想研究室;3.學科建設辦公室,河南 洛陽 471002]
新時代背景下,學科水平成為體現醫院醫療能力和服務水平的根本,是醫院核心競爭力的靈魂[1]。如何通過加強學科建設獲取醫院持續發展的核心驅動,加快醫院專業化、特色化醫療建設步伐,許多專家學者及一線醫院管理人員結合醫院發展實際,提出了許多促進醫院學科發展的路徑與方案。
中醫學術流派隨著中醫藥學的發展而產生。歷代各家中醫學術流派的學說思想與臨床治療經驗代代相傳,促進了中醫理論體系的完善和中醫藥學理論的發展創新,提高了中醫藥臨床療效,推動了中醫藥事業的繁榮發展,為人民的身體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2]。查閱相關資料發現,現有文獻多圍繞中醫學術流派的中醫文化、中醫學術及臨證經驗進行總結分析,而對于中醫學術流派的科學管理、中醫學術流派的現代應用價值研究少之又少。此外,通過文獻匯總分析發現,現有研究對醫院學科建設及中醫學術流派傳承二者之間的聯系及影響方面的探索尚屬空白。
作者就職于我國三級甲等中醫骨傷專科醫院——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長期從事第一批全國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平樂郭氏正骨流派傳承工作室的建設工作,在自身工作實踐及與其他中醫學術流派的交流合作中發現:流派與醫院發展相輔相成,互相輝映,協同發展。新時代背景下,探索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對醫院學科建設的作用,并以流派建設為抓手促進醫院的學科建設成為新的有益之舉。
平樂郭氏正骨起源于洛陽市孟津縣平樂村郭氏家族,形成于清朝乾隆嘉慶年間(公元1793年),歷經227年,盛傳八世,享譽中外。其是一個理論體系完整、學術內涵和診療經驗豐富詳實的中醫骨傷科學術流派[3],現以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為主要傳承基地。2008年“平樂郭氏正骨法”被國務院收錄入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4];2012年平樂郭氏正骨流派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立為我國首批全國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建設項目[5]。2016年底,平樂郭氏正骨流派傳承工作室通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驗收。
建設期內,平樂郭氏正骨流派傳承工作室建設項目在流派挖掘整理、總結提煉、人才培養、科研孵化、推廣應用等多方面工作的豐碩成果推動了流派的長足發展,而同時流派特色診療技術的提煉與應用、流派特色制劑及中藥新藥的開發,流派學術思想的充分挖掘、流派傳承人才的培養等建設任務又帶動了醫院醫療能力、服務水平、品牌知名度美譽度方面的提升,實現了流派發展與醫院學科建設的雙豐收。
2017年醫院成為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重點中醫醫院建設項目單位,2018年醫院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確定為中醫骨傷科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單位;2019年5月,平樂郭氏正骨流派傳承工作室再次被確立為全國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第二輪建設項目;2019年6月,“平樂郭氏正骨法”入選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保護實踐優秀案例。
鑒于流派建設成果對醫院學科建設的促進作用,2017年起,醫院管理層開始將流派建設工作與醫院學科建設工作協同考慮,統籌人、財、物的配備,以期以更加科學合理的資源配置實現流派建設與學科建設的雙促進、共發展。
2.1外部壞境促進醫院以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創新為抓手推學科發展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下達了《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意見中就健全中醫藥服務體系、發揮中醫藥在維護和促進人民健康中的獨特作用、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促進中醫藥傳承與開放創新發展等6個方面[6]為中醫藥工作發展指明了方向,習近平總書記也對中醫藥工作作出了“傳承精華守正創新 為建設健康中國貢獻力量”的重要指示。“平樂郭氏正骨”是我國中醫骨傷科重要的學術流派之一,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作為其主要傳承基地,緊抓我國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歷史機遇期,以流派發展促學科發展是醫院的必然選擇。
2.2內部剛需促進醫院以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創新為契機破學科發展難題 隨著醫院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導致中醫人才需求急劇增加,但由于編制的限定、人員招聘程序規范,且醫生為高學歷、高強度、高壓力群體,中醫人才成長慢,培養時間長,醫院面臨中醫人才缺乏、中醫專業人員梯隊不足、名中醫后繼乏人的困境[7]。此外,醫院學科建設還面臨醫務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科研孵化動力不足、醫院服務能力與服務水平與患者需求不相符合等問題,而流派建設中以流派精神、流派文化、流派學術思想為切入點,對醫院職工的集中培訓、教育等,能夠提升職工促進流派傳承與創新發展、積極參與醫院學科建設的使命感,流派各項建設任務的完成同樣能夠對醫院學科建設中醫療水平提升、人才培養、社會形象樹立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基于流派傳承對醫院學科品牌建設、人才培養、科研教學、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促進作用,醫院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
3.1流派知名度、美譽度促進醫院學科品牌建設 平樂郭氏正骨已歷經227年的發展歷程,醫院作為其主要傳承基地,維護好平樂郭氏正骨就是維護了醫院的品牌。近3年來,醫院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途徑共宣傳5 000余次,組織開展義診活動1 000余場次,舉行公益科普講座1 000余場次,不僅宣傳了中醫藥文化、科普了中醫藥健康管理方法,宣傳工作作為醫院對內和對外的窗口,還起到教育職工、塑造形象、吸引患者、贏得社會知名度、美譽度的作用,醫院學科品牌建設效果明顯。
3.2流派特色診療技術提升醫院學科建設特色化 醫院作為中醫骨傷專科醫院,專科化、特色化、品牌化是醫院學科建設的主要方向,因此充分挖掘平樂郭氏正骨特色診療技術,使病患在診療過程中切實體會平樂正骨療法的“簡、便、效、廉”,不僅能夠充分展示傳統中醫藥的優勢與特色,受惠于患者,還為醫院學科建設的特色化發展指明了方向。目前,醫院已在全院推廣使用平樂正骨特色診療技術15種,優勢病種診療方案20項,內部制劑35種及多項中藥協定方劑,不僅符合國家大力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的時代要求,醫院中醫診療質量和服務水平的提升還進一步帶動了醫院學科建設的發展。
3.3流派科研教學工作帶動醫院學科建設科教水平 近年來,醫院以平樂郭氏正骨流派建設為契機,以流派傳承、創新為切入點,科研創新能力持續提高。此外,自2011年以來,醫院已開辦10屆河南中醫藥大學平樂正骨傳承實驗班,該班以流派主要傳承人為教學主體,實行導師制帶教,通過臨床跟師帶教、流派典籍研讀、臨證思辨探討、流派文化學習等方式,提升流派后備傳承人學術傳承能力。近年來醫院相繼成為河南中醫藥大學、福建中醫藥大學、湖南中醫藥大學等高等院校非直屬附屬醫院,由此可見,流派科研教學工作的開展為醫院學科的科教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4流派傳承人員助力醫院學科建設人才培養 目前,平樂郭氏正骨流派已初步建立了一支人員相對穩定、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團隊,且流派主要傳承人員多為醫院中醫基礎扎實、臨床診療經驗豐富的醫療專家。為充分發揮名中醫“傳、幫、帶”作用,醫院專門舉行拜師儀式,引導青年醫生學習經驗,提高專業技術和業務素質,促進青年醫生的全面發展。此外,醫院還定期舉行“正骨大講堂”“仲景學堂”;舉辦“平樂正骨學術思想研討會”“平樂正骨特色診療技術交流會”等多形式為醫院學科建設培養人才。
3.5流派對外交流增強醫院學科建設發展活力 自2017年以來,醫院在繼續做好對外流派內、流派間交流的同時,柔性引進國醫大師、國內知名專家,成立了國醫大師韋貴康名醫工作室、陳立典名醫工作室、勵建安院士工作室等,借力專家學者指導醫院學科發展建設。此外,醫院與法國骨科協會簽約共建中法骨科合作中心,與天津大學天津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骨傷科研究所簽訂合作協議,在人才培養、醫療新技術、新業務學習交流、聯合開展課題研究等方面進行合作,醫院對外交流邁上新臺階,對開拓學科視野、提升國內外知名度產生重要作用。
4.1提高認識,樹立中醫學術流派傳承與醫院學科協同發展思路 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創新為醫院發展提供不竭動力,學科建設則是醫院持續發展的基石,流派傳承與學科建設應互相結合,流派傳承為學科建設開拓深度,學科建設為流派傳承提升高度[8]。醫院的學科建設必須建立在繼承流派固有知識體系要素基礎之上,創新、豐富其學術內涵,擴展流派外延和競爭優勢,將研究成果轉化為物質和精神產品,奉獻社會,服務患者[9],實現中醫學術流派與醫院的協同發展。
4.2文化傳承,中醫學術流派傳承為醫院學科建設指引方向 長期以來,中醫學術流派文化、流派精神對于流派的持續性發展起著統一思想、凝心聚力的作用,此外,弘揚中醫藥傳統文化也是對“文化自信”的彰顯與踐行。因此,醫院在學科定位、目標建設、人才培養路徑等方面制定時不僅要與流派核心思想、發展方向相一致,還要響應“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的時代要求[10],充分挖掘傳統中醫藥的特色,彰顯中醫藥優勢,提高中醫藥的服務能力與水平。
4.3彰顯特色,中醫學術流派傳承為醫院學科建設添磚加瓦 數千年來,中醫學術流派促進了中醫藥學的發展,豐富了中醫學理論,提高了醫家診療疾病的能力,推動了傳統醫學從學術理論到臨床實踐技能的不斷創新發展,為人民的身體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現代醫院管理制度下的醫院學科建設,其目的同樣是不斷提升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這與中醫學術流派的發展目標完全一致。因此,醫院應將流派特色診療技術的提煉、流派特色制劑、中藥新藥的開發應用及相關科學研究項目納入醫院學科建設體系,使之為醫院學科建設目標服務,助推醫院學科建設實現特色化、差異化。
4.4人才培養,中醫學術流派傳承為醫院學科建設積蓄力量 人才培養與合理的梯隊建設是學科建設中的重中之重,也是醫院發展的原動力[11]。結合醫院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的需要,醫院要匹配合理的人、財、物,建立相應制度支持中醫學術流派傳承人員的培養,造就一支相對穩定、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流派傳承隊伍。鼓勵流派傳承人成為醫院學科帶頭人,通過發揮名中醫“傳、幫、帶”的作用培養中青年技術骨干,并以流派后備傳承人的培養帶動醫院學科建設后備人才的培養,助力醫院形成以學科帶頭人為領軍人物,以青年學科骨干為主力軍,建成合理的學科人才梯隊,保證學科人才梯隊的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
4.5對外交流,中醫學術流派傳承為醫院學科建設廣結善緣 將中醫藥納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重要內容[12-13],實施中醫藥國際合作專項是時代所趨。未來,中醫學術流派將成為醫院開啟國內外交流合作的一扇大門。醫院學科建設一方面可充分利用中醫學術流派的歷史地位、學術價值,與流派有淵源的專家學者等資源加強醫院與國內知名院所的交流合作,另一方面可以中醫藥文化對外交流合作為契機,引進國際上先進的管理理念和醫療技術,實現雙方間的信息互動,采取人才培養、專家指導、學術交流等形式,在溝通交流中彌補醫院科研、人才培養水平的不足,盡可能擴大醫院的學科優勢,提高醫院競爭實力[14]。
總之,以中醫學術流派傳承促進醫院學科建設是提升醫院整體水平的有效之舉,也符合當代醫藥衛生管理的需要。不可否認的是,目前部分中醫學術流派建設單位管理者仍局限于眼前利益,對流派建設成果與本單位醫療、教學、科研、產業及文化發展的相互作用缺乏前瞻性及協同發展考慮,對中醫學術流派的傳承工作重視度不夠,人財物匹配有限,限制了流派發展,也掣肘了醫院的可持續發展。值得鼓舞與期待的是:在當前國家著力推進中醫藥繼承創新、切實提高中醫醫療服務能力、大力發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的利好形勢下,中醫學術流派的傳承與發展越來越受到重視及支持,中醫學術流派的傳承建設不僅能夠更多地滿足百姓的中醫藥健康服務需求,也會對醫院的品牌樹立、科研創新、人才隊伍培養等多方面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有助于推動醫院學科整體實力的跨越性發展,為實現醫院的長遠目標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