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冬梅
(灤州市衛生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河北 灤州 063700)
隨著醫療水平和群眾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缺鐵性貧血的重視也在提高。缺鐵性貧血的發病率雖然呈上升趨勢,但是,對該病的治療關鍵之一就是良好的護理,護理到位,可以讓患者減少病痛,增強抗擊疾病的信心。那么,如何對缺鐵性貧血患者進行較好的家庭護理?
它的特征一般是頭暈、眩暈、耳鳴等。病情發生時,患者一般會出現面色蒼白、心悸、腹脹、厭食、注意力分散、活動障礙等癥狀,尤其活動后極易出現胸悶現象。以上情況出現,患者或家屬可以考慮缺鐵性貧血的可能性,一定要及時去正規醫院進行檢查,一旦確診缺鐵性貧血,務必配合治療,并通過科學合理的家庭護理,減輕患者的身體病痛和心理壓力,提高生活質量。
患者自己或者家屬一定要具備必要的常識,鐵缺乏是引起貧血的一個重要原因。有的人為了保持身材,長期不吃肉類等葷食,由于食物過于單調,素食為主,動物性脂肪蛋白質攝入較少,引起缺鐵性貧血。所以,要保證正常飲食,葷素搭配,多素少葷。蛋白質充足,維生素豐富,尤其B 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 的攝入,有利于鐵的吸收。有人喜歡飯后喝濃茶,但茶葉中的鞣酸與鐵結合生成不易吸收的物質,影響鐵元素的吸收而造成貧血,因此患者要戒掉濃茶。
缺鐵性貧血患者,日常飲食要營養豐富,蛋白質充足,含鐵量高。尤其含鐵豐富的食物,一般補血作用比較好。黑色和紅色的食物,補血效果也較好。常見的瘦肉、豬肝、紅棗、黑木耳、黑芝麻、桂圓、豆制品、雞蛋黃、菠菜等,還有魚蝦、紫菜、海帶、西紅柿等,都是補鐵補血的好食材。為了保證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的供應,患者要及時補充堅果和各種水果,如蘋果、桔子等一般人群都可以吃。為了促進吸收,蘋果蒸熟后食用效果更好。患者要保持正常的飲食習慣,不偏食,不挑食,不吃多油、多糖、多添加劑、營養不均衡的“垃圾食品”,才能保證攝入的營養充足,這是避免缺鐵性貧血出現的一個關鍵方面。
缺鐵性貧血患者,身體代謝差,抵抗力差,免疫力低就更容染上疾病。周圍生活環境稍有改變,正常人可能不會出現不良反應,但是患者本人就可能表現出明顯的疾病癥狀。比如:室內空氣不好時,患者很容易出現呼吸困難,往往有肺炎的癥狀;不良菌群感染,胃腸道消化不良時,患者常常感覺肚子痛,可能出現腹痛、腹瀉。因此,家庭的居住環境,要保證正常的安全、衛生,每天要通風換氣,室內物品永遠保持整潔干凈。并且,來家里的客人數量要有所限制,家里到訪的客人人數盡可能減少。患者在相對清靜的環境生活,心情很輕松,心態好,身體抵抗力會增強,對患者的恢復與調理更有益。
還要注意不要讓患者與他人或其他的患者接觸較多。必須切斷交叉感染的渠道,否則感染后會出現貧血現象,如果病情加重,患者會感覺更加痛苦。
有些缺鐵性貧血的患者,雖然身體的貧血情況并不是特別嚴重,但是,患者自己思慮過多,造成心理壓力過大。天天擔心如果出現并發癥怎么辦?結果就出現精神萎靡、無精打采等情況,無法進行日常的生活,簡單的活動也幾乎不做,寧愿躺在床上,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
但是,貧血程度比較厲害時,必須遵從醫生囑托,得到允許后,根據患者身體狀況采取合理的休息方式、活動的強度以及時間長短等。重度缺鐵性貧血患者,有必要臥床休息,有時輕微的活動就可能造成頭暈更嚴重,或因腦缺氧而導致碰傷、摔傷或其他更嚴重的后果。
很多人只要能夠堅持有規律的生活,有好的作息習慣及飲食習慣,一般就能遠離缺鐵性貧血。一旦有缺鐵性貧血的癥狀之一,要及時檢查。早檢查,早治療,早調理,以最短的時間讓輕度患者的身體恢復正常,讓嚴重者減輕病痛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