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曉磊 閻 瑾
(1 石家莊市植物園 河北 石家莊 050000; 2 石家莊市動物園 河北 石家莊 050000)
河北省平山縣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在正定視察時的講話精神,基于李家莊在抗戰時期作為中央統戰部的紅色背景底蘊,建設以李家莊—西柏坡紅色旅游為主線的美麗鄉村,著力推進生態環境保護,以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提升農民生活品質為核心,圍繞科學規劃布局美、村容整潔環境美、創業增收生活美、鄉風文明身心美的目標要求,以深化提升“美麗鄉村”工程建設為載體,著力推進農村生態人居體系、農村生態環境體系、農村生態經濟體系和農村生態文化體系建設,形成有利于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農村產業結構、農民生產方式和農村消費模式,努力建設成為全國一流的宜居、宜業、宜游美麗鄉村。
根據《美麗鄉村建設指南》,結合李家莊實地情況,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實際需求及突出亮點為原則,進行了李家莊園林建設,建設內容包括古文化院落保護、農村污水處理、生態濕地綜合治理、入口標示性游村、景觀提升、引水工程、村內道路、休閑廣場等方面的工程建設。
1.1 了解鄉村文化以及歷史事件,在最大范圍內保留鄉村的真實性和歷史風貌。
1.2 開展生態環境整治、水土保持、農村土地綜合治理、大氣環境保護、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化等項目的建設,提升整村居民的居住環境條件,構建舒適潔凈的農村生態環境體系,確保生活垃圾存放清運率達到100%,無害化處理率達到70%以上,衛生戶廁普及率達到100%以上,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0%以上。
1.3 在原有的基礎上種植觀賞、采摘、水生等適宜生長的苗木,滿足景觀需求的同時,還能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
1.4 以生態自然為主題,以美麗鄉村現代生態建設為需求,充分體現當地的人文環境、自然生態景觀的特色風貌。
1.5 晾曬場周圍布置一些景觀、休閑設施,一方面滿足農忙需求,另一方面農閑時可以作為居民的活動廣場,豐富業余生活。
在李家莊美麗鄉村建設中,對庭院前、道路兩側和房屋周圍空地實施綠化美化工程,改善村民生活居住環境,將其打造成了生態花園式村莊。空地綠化采用景觀綠化標準,綠化樹種包括喬木、景觀灌木、草皮等,相互搭配。根據項目區所在區域綠化經驗,以保留鄉土樹種、保持原有的植被為原則,兼顧一定的經濟效益,充分采用果樹在這方面的優勢,如種植比較普遍的樹種有冬青、山楂、柿子樹、杏樹、蘋果樹等,共計木3.1 萬余株,三葉草、格桑花等地被草花組合1 萬多平方米,豐富了村莊的植物配置。
3.1 水資源保護效益。通過對項目區內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進行收集和處理,有效控制流域內的生活污水進入水源區水體,同時對村莊內人畜糞便等污水源頭進行了控制,并在村莊內設置了垃圾收集房,這些措施的實施改變了農村污水橫流、蠅蟲亂飛的景象。
3.2 生態效益。植被的增加有利于改善項目區的小氣候,提高儲水保土功能,保護了珍貴的水資源和土地資源,水質得到提升,空氣清新,在改善村民自身生存環境的同時,也為野生動物的棲息繁衍提供了有利條件,對維持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項目的實施可以有效地保持水土資源,控制項目內泥沙流入水庫和溝道,是保障平山縣乃至石家莊市水資源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3.3 經濟效益。通過項目的實施,拉動了當地的紅色旅游經濟發展,通過休閑采摘等活動,拓寬了果品的銷售渠道,提高了居民的收入;通過生態農業建設與推廣,整體規劃與園林景觀建設,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環境,提高了生活質量。
3.4 社會效益
3.4.1 項目實施后,使項目區內達到了“青山凈水、村容整潔”的目的,改善和提高了項目區內的人居環境,同時減少了疾病的傳播。
3.4.2 通過對山、水、林、田、路的綜合治理,改善了項目區內農業基礎設施,提高了土地的產出率和勞動生產率。同時引導居民進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使農村產業結構向多元化發展,增加了農民的經濟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