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禾望
(張家界市永定區植物保護檢疫站,湖南 張家界 427000)
柑橘是張家界市永定區的重要產業支柱之一,同時也是當地務農人員的主要經濟來源。自張家界永定區首次發生大實蠅、砂皮病以來,對當地農民的切身利益以及地區經濟發展,都帶來了不小的影響。隨著10a多的擴展蔓延,以及地區的積極防控,大實蠅、砂皮病災害依然時有發生。嚴重的柑橘蟲害問題,不僅大大降低了橘農的經濟收益,同時還制約了永定區柑橘產業的長足發展。除此之外,柑橘發生大實蠅蟲害后,會導致果實嚴重腐爛,直接影響了柑橘的食用價值。再加上張家界整體氣溫較高,降水量充足,這也為砂皮病的發生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砂皮病菌可隨著昆蟲或風雨等途徑擴散,并直接入侵柑橘枝干的傷口,一旦柑橘樹木受到砂皮病菌的侵害,如圖為大實蠅所示,則會降低柑橘的品質與產量。這對于永定區的橘農而言,面臨的將是巨大的經濟損失。
根據張家界永定區多年的觀察與記載發現,每年5月中旬是大實蠅成蟲開始羽化的重要時期。當進入到5月下旬時,大實蠅成蟲便進入到羽化繁盛時期。大實蠅成蟲附著于橙類果品時,產卵期在6月上旬,并在6月中旬左右徹底完成羽化,6月下旬產卵達到高峰期,直至7月下旬逐漸結束;大實蠅附著于椪柑果品時,產卵期在7月上旬,高峰期為7月中旬,直至8月產卵逐漸進入消退期,卵孵期為9月中旬。進入到果盛期與采收前,大實蠅幼蟲逐漸出果,鉆進泥土進入化蛹期完成越冬。
大實蠅成蟲最初進入到羽化期時,通常會選擇“就近取食”,以便于吸收柑橘果實營養。當可以翅展飛行時,一般會選擇柑橘周邊的灌木叢作為遷棲地。當成蟲進入到性成熟期交配完成后,30d左右將蟲卵產到柑橘類果實上。這一過程會嚴重危害靠近灌木叢的柑橘類果實,雖然對果園中間的果實危害不大,但一旦大實蠅化蛹越冬,便會埋下不小的隱患。因此,應有針對性地開展相應處理措施,以避免對永定區果農造成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
柑橘砂皮病菌可通過風雨、昆蟲等,進行大量的傳播。如果此時柑橘類植株出現傷口,砂皮病菌便可通過傷口侵入。以湖南省為例,根據記載,當地在發生冰災后,大量柑橘植株發生了凍傷的情況,這為砂皮病菌創造了條件,導致砂皮病大爆發。根據張家界永定區多年的記載發現,砂皮病的流行通常發生在雨季,因為砂皮病菌需要較高的濕度,才能使分生孢子萌芽和促進菌絲生長,所以旱季一般不會出現砂皮病流行現象。因此,要時刻觀察柑橘類果樹的生長情況,最大限度規避植株傷口的發生,以此阻斷侵染病原菌。
成立由區農業農村局局長龔伯勇為組長、分管植保工作的副局長龔兵為副組長的項目建設工作小組。落實工作責任,永定區農業農村局為項目管理責任單位,植保局為項目組織實施單位,具體負責項目方案的制定、技術指導、物資采購等具體工作的開展,項目技術負責人為秦禾望。
區農業農村工作局在3月下發了柑橘大實蠅和砂皮病綠色防控實施方案,5月上旬組織召開了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分管農業的主任、鄉鎮長,農業推廣站站長以及栽植柑橘大戶培訓會85人。在5月、6月、8月組織召開現場觀摩會3次,共計參加人次達157人次,同時全年印發柑橘大實蠅和砂皮病綠色防控技術資料15000份。
省級下達項目資金15萬元,區政府投入一部分配套資金用于購置防控配套物資,果瑞特、誘蠅球、藥劑,運輸、培訓、技術資料等項專款專用,全力保障示范項目的順利推進。
2020年張家界市永定區承擔了柑橘大實蠅、砂皮病綠色防控示范推廣項目的實施工作,在省市兩級植保部門的大力指導下,永定區認真組織、精心實施,在崇文街道辦事處子午村、西溪坪街道辦事處莊家峪村椪柑、臍橙基地創辦柑橘大實蠅和砂皮病為一體的綠色防控核心示范觀摩區36.47hm2。據項目實施前期調查,示范基地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上年度基地柑橘大實蠅被害果率達15.8%,砂皮病被害率達21.5%。通過該項目的實施,截至目前大實蠅被害蟲果率控制在1.5%以下,砂皮病被害損失率控制在2%以下,大幅度減少此病蟲害基數,為示范基地挽回了一定損失,給示范基地經濟效益的增加打下了一定基礎。同時通過以點帶面,推動了全區柑橘大實蠅和砂皮病綠色防控面積達3333.33hm2以上,有效阻止了柑橘大實蠅和砂皮病發生基數的回升。
3.1.1 誘餌誘殺成蟲
采用果瑞特(0.1%阿維菌素餌劑)或糖醋液劑誘殺柑橘大實蠅成蟲。誘殺方法:點噴誘殺,在5月下旬柑橘大實蠅羽化盛末期,在橘園周邊5m范圍的灌木雜草和橘園內進行點噴果瑞特和糖醋液4~5次;掛瓶誘殺,在柑橘大實蠅發生橘園用配置好的果瑞特或糖醋液盛裝在瓶內,將瓶掛在橘樹中背陰面,離地1.5m左右,每間距10m掛1個,一般7d更換1次。
3.1.2 誘蠅球誘殺成蟲
對于柑橘大實蠅發生的橘園,在5月下旬開始掛誘蠅球,橘園每2株橘樹掛1個誘蠅球,當誘蠅球不粘大實蠅害蟲時,及時更換。
3.1.3 翻耕橘園
在2—3月結合施肥,組織橘農戶對橘園普遍翻耕1次,消滅土壤中的越冬害蟲,將橘園殘枝、落葉、爛果進行清除處理。
3.1.4 蟲果處理
秋冬季發動果農搞好蟲果處置工作,在柑橘蟲果落果期內定期撿拾蟲果,一般3d撿拾1次。將蟲果倒入處理池淹沒殺死大實蠅幼蟲;用專用塑料蟲果袋熏蒸類藥劑,放藥后立即扎緊口袋密封,處理約7d后蟲果內幼蟲即可死亡,爛果作肥料使用,蟲果處理袋可重復使用;將蟲果集中挖坑深埋,一層石灰、一層蟲果;將蟲果集中堆放,撒施48%樂斯本藥液劑,全覆蓋薄膜,四周圍蓋土壓緊悶死幼蟲,以達到消滅幼蟲降低次年蟲源的目的。在柑橘收購加工時要進行蟲果篩選,選出的蟲果放入臨時存放池,定期集中處理,防止蟲果上市流通,切實維護柑橘市場的健康穩定和良性發展。
3.2.1 清園
冬季或春季剪除病枝和病葉,撿除樹上、地面病果集中燒毀或漚制處理。萌芽前20d左右(2月底前)剪除蔭蔽枝、病蟲枝,讓橘園通風透光,減輕病源基數,同時用45%松脂酸鈉1500倍液噴霧。
3.2.2 生態防控
禁止施用草甘膦,大力推廣生草栽培技術,核心示范區和示范點大力推廣種植大豆、白三葉等生草、矮稈、根淺的作物及雜草,為柑橘害蟲天敵及微生物活動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達到保護土壤和利用天敵自然控防;砂皮病重發橘園采取高枝換接或推倒重建更新品種;示范推廣機械除草,配套機械除草設備,進行機械除草示范,逐步帶動機械全程除草代替化學除草。
3.2.3 化學防治
第1次噴藥,在謝花2/3時;第2次噴藥,在果實蠶豆大小時;第3次噴藥,在果實雞蛋大小時;第4次噴藥,在6月上中旬、9月底、10月上旬雨水多時,各噴藥1次。
3.2.4 合理施肥
增施有機肥和生物有機肥,腐熟有機肥2000~3000kg,適量增施磷、鉀、鈣肥,控制氮肥。土壤黏重的果園,雨季天氣及時排水防澇,同時在土面濕潤時撒施石灰,150~300kg·667m-2,以達到土壤殺菌消毒、改良土壤的效果。合理修剪,合理負載,協調生長和結果的關系,保持穩定的樹勢;防治枝干病蟲,減少病蟲傷口和機械傷口。
3月上旬選擇好柑橘大實蠅和砂皮病綠色防控示范樣板點,落實農藝防控技術措施;3月中下旬抓好柑橘萌芽及花期,噴施藥劑預防砂皮病的技術指導。4月份全面開展柑橘砂皮防控工作。5月上旬進行第2次藥劑防治砂皮病的技術指導;5月中旬組織召開全區柑橘大實蠅防控培訓會;5月下旬開展柑橘大實蠅防控技術指導工作,同時發放柑橘大實蠅及砂皮病防控配套物資。6月份督促檢查柑橘大實蠅、砂皮病防控落實情況;6月中旬左右進行第3次藥劑防治砂皮病技術指導。7月上旬前檢查誘殺柑橘大實蠅成蟲效果;進行第4次藥劑防治柑橘砂皮病技術指導。8月份全面檢查柑橘砂皮病防治情況。9月份檢查驗收柑橘大實蠅、砂皮病防控效果。
2020年3—8月永定區密集降雨,大部分橘農按照技術要求搶晴天用藥,防治效果好;極少數橘農未按照技術方案實施防治,大實蠅和砂皮病防治效果較差,病蟲害在2019年基數上略有反彈回升。
部分橘農防控積極性不高,部分橘農“等、靠、要”的思想嚴重,防控積極性不高,延誤了防控適期。
橘園管理粗放,由于受2020年新冠肺炎的影響,橘子銷售市場滯后,售價下跌,極少部分橘農放棄或管理橘園粗放,致使柑橘大實蠅、砂皮病發生基數大,危害較重。
防控工作需進一步做細,做徹底,不留死角,確保柑橘支柱產業健康安全發展。加大政府投入,受2020年天氣的影響,2021年永定區柑橘大實蠅和砂皮病防控形勢嚴峻,政府部門要加大投入。加強宣傳,抓住大實蠅和砂皮病防控節點,層層把關,做好綠色防控技術的宣傳和推廣工作。
2020年柑橘大實蠅和砂皮病綠色防控技術探研項目的實施集成了柑橘大實蠅、砂皮病綠色防控技術,進一步充實完善了柑橘大實蠅、砂皮病綠色防控技術資料,對指導大面積柑橘大實蠅和砂皮病防控起到了直觀重要的作用;實施綠色防控集成技術效果明顯,2020年永定區柑橘大實蠅和砂皮病面積得到了有效控制,沒有呈現再次擴散、蔓延發生現象。同比2019年柑橘大實蠅蟲果率6.5%,2020年已控制在3.5%以下;砂皮病2019年平均被害葉率在20.8%,2020年平均被害葉率已控制在4.37%以下;實施綠色防控,果農的經濟效益明顯增加,生產的果品質量好、產量高、價格好、銷售快,果農獲得的直接收入明顯增加,同時也減少了果農的生產成本,通過綠色防控技術的實施,大幅度節省了果農投入的用藥用工等生產成本,果農的節余勞動力可另外進行創收;產品質量安全有保障,有效糾正了果農對防治柑橘大實蠅常期使用化學農藥的誤導和砂皮病多次使用農藥、重復使用農藥、濫用農藥的生產管理方式,產品的質量安全得到進一步保障。因此,柑橘大實蠅和砂皮病綠色防控綜合集成技術值得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