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坤
(衡水學院 河北 衡水 053000)
如今,圖書館在高校的建設發展中占據的位置越來越重要,這也促使著圖書館的不斷擴大、人員素養的不斷提高。但同時,高校圖書館的許多問題也顯現出來,尤其是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職業素養不高,無法滿足圖書館建設的基本要求。因此,提高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就顯得尤為重要。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圖書館工作人員也要重視自身職業素養的提升。圖書館工作人員職業素養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圖書情報的專業性。圖書館工作人員要對圖書進行相應的管理,就需要對圖書分類、編目等知識有一定的了解、認識,并且還要能操作信息檢索,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對圖書館資料進行收集、分類和整理。二是信息技術的專業性。如今各行各業都進入到信息化發展階段,圖書館也不例外,這就需要圖書館工作人員熟悉信息化設備,并能熟練使用這些設備進行工作,以此來提高工作的質量及效率。三是學科知識的專業性。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圖書館工作人員不僅要掌握圖書學專業知識,還需要儲備不同專業、學科的知識,以便更好的服務讀者。
2.1 沒有足夠的服務意識。圖書館員要對自己的工作性質有正確的認識,圖書館工作屬于服務類型的工作,需要做的就是為全校師生用戶服好務,確保他們能夠快速的找到自己想要的書籍、資料。但是由于長期受傳統圖書館管理理念的影響,當前部分圖書館工作人員消極怠工,服務意識不夠,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工作態度,不愿意認真去工作,還有的工作人員認為圖書館工作就是圖書分類、整理書架、館內的日常清潔等內容,對圖書館工作認知度不高,甚至有的工作人員工作較為被動,缺乏主動服務的意識,只有在用戶需要幫助的時候才會給予其相應的幫助,這些都使得讀者的體驗感極差,大大影響了圖書館的發展。
2.2 工作能力較差。圖書館工作人員需要通過學校的評定才能來到圖書館工作,與學校的其他任課老師是一樣的,都享受著相同的工資待遇。許多高校為了鍛煉剛來的任職老師,都會讓他們去圖書館工作一段時間。但是這些老師認為自己具有很高的學歷,也很有能力去教好學生,但卻被安排到圖書館去工作,心理有些不平衡,從而對圖書館工作產生抵觸。實際上,圖書館工作對工作人員的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除了要有專業的圖書學知識,也要對其他一些專業知識有所了解,還要善于對服務對象進行觀察和了解,這樣才能為讀者提供更好的服務。目前來看,真正掌握這些能力的人員并不多,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還需加強。
2.3 缺乏創新意識和能力。高素質的圖書館工作者是圖書館良好發展的重要保證,而最能體現工作素質的就是其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當前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創新能力很難與飛速發展的現代化社會保持一致。主要表現在:①思想上不夠解放,觀念相對陳舊,看不到時代的發展對自身的要求;②工作上因循守舊,墨守成規,缺乏進取心;③知識上不注意及時學習,沒有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缺乏圖書館工作所需的知識體系。
3.1 樹立正確的工作態度。幫助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樹立正確的責任意識、端正工作態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日常的工作中,圖書館工作人員需要把讀者放在第一位,以讀者為中心,提高自身的服務意識。當用戶尋找資料遇到困難時,要積極主動的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從根本上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只有做到這樣,才能吸引越來越多的人來到圖書館去學習。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網上尋找資料,但是網絡資源非常龐雜,所以圖書館工作人員還需要對師生開展培訓工作,教會師生如何使用網絡快速尋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資料。
3.2 提高工作能力。一般來說,高校圖書館的工作人員需要具備以下幾種能力:①熟練掌握和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圖書館工作人員需要做到熟練的操作計算機,能夠運用計算機技術對圖書進行信息處理以及網絡檢索。②及時學習相關圖書館工作的知識。為了更好的為學校師生服務,圖書館工作人員要不斷提升自己,加強學習培訓,掌握圖書館工作中所需要的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能、新方法,拓寬知識面。③具有了解多種語言的能力。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學生都選擇去國外留學,也有一些國外的學生來中國留學,為了滿足學生對他國以及國外學生對中國的了解以及語言的學習,圖書館工作人員也需要掌握了解多種語言,以更好的幫助學生學習多個國家的語言、了解當地的習俗文化等。④具有無私的奉獻精神。圖書館的工作看起來很平凡、很普通,但其實是極其需要耐心與奉獻精神的,只有擁有奉獻精神,才能做到敬業,才能為教師或者學生查找書籍、或資料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創造了舒適的學習和工作環境。
3.3 培養創新的意識和能力。為了提高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要先關注工作人員的創新意識和能力。第一,增強工作人員的自主意識,這是培養創新能力的重要基礎和前提,圖書館工作人員在工作中,要做到自信、自立、自主。為適應圖書館的發展需求,摒棄傳統的服務模式,勇于大膽創新,從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在讀者遇到困難時主動的去提供幫助,以最好的服務態度,達到最好的服務效果。第二,改變圖書館的管理方式。現如今,許多大學生都具有創新意識,因此,圖書館可以嘗試引進大學生來管理,為圖書館隊伍注入新鮮血液。第三,加強對現有工作人員的培訓,夯實專業基礎,增強計算機操作技術、人際溝通能力等基本素養。第四,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比如建立有利于培養工作人員創新意識的工作機制,營造“敢于創新,勇于創新,尊重創新,推崇創新”的文化氛圍。
3.4 多途徑提升工作人員的職業素質。為了進一步提升圖書館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滿足工作人員呈現的多元化的教育需求,需要在保障基礎培訓的基礎上,拓展教育渠道,但是,無論采用哪種教育方式,都需要將圖書館工作人員的職業素質培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工作人員的職業素質是對圖書館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
3.5 對工作制度進行優化。建立健全績效考核制度,獎罰分明,對表現突出的工作人員進行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獎勵,對表現不佳的工作人員要實施相應的懲罰,同時還要查明原因,對其給予針對性指導,增強自信心。還要完善崗位管理制度,優化崗位,增強崗位的競爭性,通過競爭上崗的方式激發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明確崗位責任劃分,確保崗位職責具體到人。
高校圖書館工作與圖書館工作人員的職業素質是有很大關系的。只有從本質上提高圖書館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才能高質量的完成圖書館的工作,才能使圖書館更好的成為高校文化傳播的重要場地,才能發揮圖書館的優勢,提高高校教師的科研能力、學生的學習能力。總之,圖書館作為高校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職業素養對于高校取得良好的實踐效果是非常有意義的,要重視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職業素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