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越
(河北科技大學 河北 石家莊 050000)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把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放在重要的地位。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我國城鎮化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基層農村的改革也如火如荼。在農村深化改革過程中,村級集體經濟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發展農村經濟要根據農村的自然條件和實際需求,多措并舉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為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穩定發展提供保障。
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把發展壯大農村村級集體經濟放在了重要的地位,這是因為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不僅能夠解決農村發展的資金問題,也可以進一步增強農業的發展后勁,提高農村生產力,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為農業現代化、機械化、信息化發展提供了可能,同時,也使人們更加認識到黨的領導的重要性,能進一步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號召力,從而更好地發揮村集體的戰斗堡壘作用,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創造條件。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使得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較大發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也再上新臺階,村民的幸福指數大大提升,為形成良好的村風村貌奠定了基礎。
2.1 農民思想觀念落后。自從農村土地聯產承包到農戶后,在農業生產上農戶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了,但是,相應的村級集體經濟的凝聚力卻降低了,村集體經濟處于可有可無的尷尬境地,在這種情況下發展村集體經濟最大的阻礙就是農戶的思想觀念問題。大部分農民只想種好自己的幾畝地,對于其他的項目發展沒有足夠的認識,也缺乏內在動力,尤其是一些項目在初期看不到良好的收益,也影響了農民參與發展村集體經濟的積極性。甚至一些基層干部也對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持懷疑態度,雖然一些農村有很好的經濟發展資源,但卻沒有合理的利用和開發,甚至是處于被動的開發態勢,大部分時間是在等上級的扶持,基層干部自己的主動性不高,責任心不強,導致他們對村集體經濟的發展不上心。因此,在發展村集體經濟的過程中,不僅要提高農民的思想觀念,也要轉變基層干部的思想觀念,使他們能夠擔負起應有的責任,積極尋找市場,發展農村經濟。
2.2 村級集體經濟管理機制不完善。發展村集體經濟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機制,這不僅是穩固和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基石,也是做好鄉村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雖然說當前有財務公開公示制度,有財務監督小組,但是總體來說還是不夠完善,尤其是涉及到集體經濟保值增值方面,管理方式上還存在一些欠缺,甚至存在基層干部自己隨意做主的現象,這些都對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有嚴重的影響。
2.3 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資金不足。目前來看,我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極不均衡,雖然,國家加大了對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財政支持力度,但由于地方財政的實力有限,給農村的資金支持都是專款專用,加之村集體沒有其他資金來源,所以仍然存在資金不足的現象,使得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進程緩慢。作為我國社會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滯后,也嚴重影響了我國經濟的整體發展。
3.1 尋找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新途徑。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農村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能為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提供先天優勢。因此,在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規劃,積極探索經濟發展新思路,大力培養新的經濟增長點,為富民強村和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過程中,應該走產業化、多元化的發展道路,通過政府主導,引進企業或是民間組織進行村集體經濟的開發和建設,將村級資源作為一種經營性的資產來利用,全面發揮村集體資產的潛力,壯大集體經濟。一是通過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創新農業生產項目,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從而增加經濟收益;二是加強農業產業園的建設,以產業園來帶動農村經濟發展;三是整合現有的土地林木等集體資源,加快流轉,激活農村資源要素;四是采取家庭農場、股份合作等經營形式,參與村級產業的開發和利用。通過多樣化的形式來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3.2 政府要加大對村級集體經濟的扶持力度。在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農民和基層干部一定要齊心協力,共同參與農村的經濟發展。要以國家的政策為指導,結合新農村發展規劃,實施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將生態農業、美麗鄉村建設、生態旅游等產業結合起來,幫助村戶創建集體農業項目。同時,國家財政部門也要加大對農村經濟的資金支持,以鄉村振興為依托,統籌整合資產、資源、資金,引導支農、扶貧、產業等各類項目的開發和發展,政府要在政策允許范圍內,加大對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扶持力度,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
3.3 建立完善監督和管理制度。村級集體經濟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必要的監督和管理。一是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經營管理隊伍建設,發揮村務監督委員會的職能。從事前、事中、事后三個方面進行全方位的管理,同時,要充分發揮群眾的監督作用,將財務情況進行公開公示,嚴格規范村集體“三資”的管理和使用。二是穩定農村財會隊伍,定期對財務人員進行培訓,以提高其專業素質,推動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制度化、規范化、信息化。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重大事項要由村民進行集體表決,使村級集體經濟向良性方向發展。
3.4 加強村級領導班子建設。在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還是要發揮人的能動作用,尤其要充分發揮領導干部的積極作用,重視村集體領導班子的建設,積極培養后備力量,為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可以通過培養大學生村官,利用政策的優勢吸引有文化、有知識、懂技術的大學畢業生,充實到村級集體干部管理隊伍中來,為村集體組織注入新的活力,同時也可以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和智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