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傳承:將過去送給未來
——記“第二屆非遺傳統舞蹈保護研討會”

2021-12-06 12:46:36廖燕飛
當代舞蹈藝術研究 2021年1期
關鍵詞:文化教學

廖燕飛

2020年12月26—27日,由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與浙江師范大學共同主辦,浙江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承辦的“第二屆非遺傳統舞蹈保護研討會”于浙江金華順利召開。此次研討會由主旨論壇、主題發言、圓桌會議、大會總結以及舞蹈教學展示與展演等多個部分組成。為了充分發揮研討的效能,會議不僅設置了互動問答的圓桌會議,還在每個主題發言板塊后都安排了研討環節。來自全國20多所舞蹈院校(系)的專家和從事相關研究的學者,圍繞傳統舞蹈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傳統舞蹈)的“傳承”這一主題,在多個板塊的多樣形式中交流,分享舞蹈學人的理性思考與實踐經驗,并在提問、回答、質疑與碰撞中商討傳統舞蹈的未來。

一、聚焦傳承:維持舞蹈類非遺的動態傳遞過程

在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原副所長、博士生導師、研究員江東和浙江師范大學校黨委副書記邵國平致辭后,江東通過精心剪輯的視頻帶領大家重新回顧了“首屆非遺傳統舞蹈保護研討會”的主題和研討內容:首屆研討會以傳統舞蹈的生存現狀為題,來自全國各地的70多名專家、學者從各自的地域和視域出發,共同勾勒出我國傳統舞蹈保護的基本樣貌。第二屆研討會在初步掌握傳統舞蹈存續和保護現狀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將會議的主題聚焦于傳統舞蹈的“傳承”,并圍繞“傳統舞蹈的傳承途徑與方法”“傳統舞蹈進校園的實踐與反思”以及“傳統舞蹈如何進行活態傳承”等議題展開研討。

簡短的開幕式結束后,筆者代表主辦方向與會者介紹了此次研討會在主題設置上的思考。

首先,以“傳承”為題,闡述“傳承”之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意義。促進可持續發展是聯合國全球治理的重要議題和領域,而非遺是驅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正如《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下簡稱《公約》)所言,“(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文化多樣性的熔爐,又是可持續發展的保證”。[1]20正所謂“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在文化的差異性中蘊含了更多的創造力和發展的可能性。要將蘊含創造力的非遺傳遞給未來,實現過去、現在、未來世代成員的平等共享,唯一的方法便是“傳承”。“傳承”是維持這一動態傳遞過程的重要一環,停止傳承則意味著傳統舞蹈的“死亡”。

以“傳承”為題,還源于對傳統舞蹈保護實踐的現實需求?;仡櫸覈鴤鹘y舞蹈保護的歷程可知,其保護與其他類別的非遺一樣,均起步于資料的記錄與保存。從2005年至2009年開展的普查工作,到2015年啟動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作”,雖然留存下了大量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舞蹈資料,于舞蹈研究無疑具有重要意義。但記錄下的舞蹈已然割斷了與社會生活的有機聯系,它更像是一份“僵死”的標本。對于傳統舞蹈保護而言,傳承與保存猶如一塊硬幣的兩面,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在傳統舞蹈的各項保存工作得以全面展開的今天,舞蹈學人應進一步深入研究傳承這一契合傳統舞蹈活態特性的保護方式,為保護實踐提供具有前瞻性的學術支持。

二、聚力共行:舞蹈教育與非遺保護的跨部門融合

研討會召開前,多位舞蹈院校的領導和老師對高校在傳統舞蹈傳承中所承擔的責任有所疑慮,主要因為目前傳統舞蹈的保護工作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導,而舞蹈院校卻隸屬于教育部。此外,舞蹈院校以培養高、精、尖的專業舞蹈人才為目的,傳承的是精英藝術;傳統舞蹈則以地方的、大眾的、處于弱勢地位的舞蹈文化為主。因此,舞蹈院校是否應該承擔傳統舞蹈傳承的責任呢?

非遺項目中不乏“陽春白雪”,如古琴、昆曲,但非遺保護給予了民間文化、弱勢文化以極大的尊重。這些曾經被忽視的“下里巴人”文化,同樣是構成全球文化多樣性的重要內容。包括傳統舞蹈在內的非遺是具有共享性的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想象力、創造力和生命力的體現,也是全人類文明的瑰寶,其保護、傳承的責任不應限于某一部門。因此我國在非遺保護工作開展之時便制定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明確職責,形成合力”[2]的工作原則。對于非遺的學校傳承,《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第三十四條亦列出了明確的條款:“學校應當按照國務院教育主管部門的規定,開展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保?]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也指出“實施中華文化傳承工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教育教學”[4],而傳統舞蹈顯然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

近幾年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導的非遺保護工作顯示出一種新的趨勢—非遺保護與教育的跨部門融合。譬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職業技術教育培訓中心于2018年10月29日至11月7日召開《通過職業技術教育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探討職業技術教育和諸如表演藝術、傳統手工藝等非遺的關系,以及兩者結合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5]。位于韓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信息和網絡中心于2018年7月建立了由11個國家的19所高校代表組成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亞太地區高等教育網絡”[6]42;位于中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培訓中心于2019年7月在上海參與主辦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與高校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融合培訓班”,來自亞太地區20多所高校的代表參與了培訓[6]39—41??梢姡沁z保護與教育的跨部門合作在國際和區域層面,已經通過多種方式和多種形式開展起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努力為非遺在教育領域的傳承創造適宜的國際環境。

本次研討會邀請的參會代表主要來自擁有豐富傳統舞蹈資源的高校,如云南藝術學院、西藏大學、新疆師范大學、廣西藝術學院、貴州民族大學等高等院校,它們是傳承傳統舞蹈的重要陣地。此次會議正是舞蹈領域中非遺保護與教育相融合的實踐。

三、慎思明辨:傳承內容的辨析

綜觀此次研討會,參會代表們首先關注的是傳承內容,即何為傳統舞蹈?長期以來,對“傳統舞蹈”理解的差異,造成大家在學術對話、實踐探索中的錯位理解。浙江省文化館研究館員吳露生認為“傳統舞蹈”必須具有三個特征:一是屬于文化遺產范疇中的舞蹈;二是活態傳承至今,且根脈清晰、傳承譜系明確的舞蹈;三是有代表性傳承人,且延續百年以上的舞蹈。天津音樂學院舞蹈系主任王鴻昀教授,將該院在傳承內容方面的選取原則總結為兼顧“典型”與“活態”。“典型”即為百年以上、具有鮮明的地域風格和特色、蘊含本土文化和人文情感,具有代表性意義的傳統舞蹈;“活態”即在瀕危舞種中,尚有傳承人在世,且能夠進行表演的傳統舞蹈。

筆者針對當前將傳統舞蹈等同于民間舞蹈的認識誤區指出,當前一些“非遺舞蹈進校園”活動實為學院派民間舞蹈進校園。正如呂藝生提出的“兩類三層說”,我國的民族民間舞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指生活中老百姓自娛自樂的舞蹈,也可叫‘生活舞蹈’;另一類是表演性民間舞,主要指舞臺表演的‘民族民間舞’……‘三層’指在生活舞蹈和舞臺之間還有一層舞蹈院校課堂上的所謂‘民間舞’。”[7]然而,目前以“非遺舞蹈進校園”的名義,籠統地將各層各類民間舞蹈納入傳承的現象普遍存在。此種不加甄別的傳承,勢必對傳統舞蹈造成破壞性保護。此外,傳統舞蹈的概念界定,并不以民間文化還是貴族文化,草根文化還是精英文化為標準,而是注重世代相傳的延續性,以及其帶給項目持有人和群體的認同感與持續感。因此,除民間舞蹈外,傳統舞蹈還包括傳延至今的歷代皇室、貴族用于宴享娛樂或禮儀祭祀的舞蹈和寺廟道觀中的宗教舞蹈。

星海音樂學院舞蹈學院曾華美教授及多位老師均在發言中強調,學校教育中傳承或傳播的內容不應局限于舞蹈的形式,更應關注其所蘊含的優秀品質與文化內涵,將傳統舞蹈與美育結合,用“真、善、美”熏陶人,從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如何將這些理念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與教材上體現與落實,是我們當前需要共同努力探索和研究的。

四、固本培元:傳統舞蹈高校傳承的探索與實踐

傳統舞蹈的傳承方式是以家族傳承、師徒傳承為主。隨著我國城鎮化的加劇,鄉村青壯年農民進城務工,導致大量傳統舞蹈面臨后繼無人的困境。在傳統傳承方式的有效性持續降低時,學校尤其高校成為傳統舞蹈越來越重要的傳承空間。目前,全國各地的多所舞蹈院校(系)都在利用自身的區域優勢和當地傳統舞蹈資源,在校園文化建設、特色課堂教學、舞臺創作和理論研究的探索和實踐中貢獻高校的學術智慧和專業力量,踐行著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尊重與傳承。

(一)從“進”校園到“浸潤”校園

華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舞蹈系創建于2006年,以“采于民間、研于課堂、創于舞臺、興于社會”的教學理念,開啟了嶺南舞蹈校園傳承的探尋之路。趙穎介紹該校設立了嶺南舞蹈教育研究中心,從2017年開始連續三年舉辦“非遺舞蹈進校園:舞蹈精品課程課例展示暨論壇”活動。目前,該校的傳統舞蹈傳承主要體現在田野采風、課堂教學、舞臺創作、傳承基地以及會議研討五個方面,其最終目的是通過傳統舞蹈從“進”校園到“在”校園,最終達到“浸潤”校園的目標。

(二)新文科理念下“非遺舞蹈進校園”

云南藝術學院舞蹈學院副院長劉麗教授將傳統舞蹈的校園傳承與新文科的建設理念相關聯,以打破專業壁壘和學科障礙,注重專業重組、內部融合與學科交叉的新文科建設理念,從而為傳統舞蹈的校園傳承提供了一種路徑。她提出,在新文科理念下以傳統舞蹈作為專業建設的特色體現,一是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圍繞人才培養的新文科目標,從課程設置、教學內容上進行拓展與求新;二是教學理念與方法的創新,以文化整體觀看待傳統舞蹈的豐富內涵,不僅要有歷史學、文化學、人類學、民俗學等方法論在教學中的創新應用,還要打破傳統課堂空間的局限和“蜻蜓點水”式的傳承人進課堂形式,讓傳統舞蹈及其負載的文化深入教學過程;三是要適應新文科建設對新技術的跨學科關聯需求。

(三)基于層次分析法的舞蹈傳承

中南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教授伍彥諺,將運籌學的理論—層次分析法,引入傳統舞蹈的校園傳承。她從湖南瑤族長鼓舞在傳承的多目標、多準則、最優方案選擇與評價等方面展開探討,嘗試構建傳統舞蹈高校傳承的評價指標體系,并應用層次分析法計算各層次的指標權重,對傳統舞蹈高校傳承方案的選擇做出客觀的評估。

(四)教學方式的推陳出新

天津音樂學院從2009年開始對天津地區傳統舞蹈進行挖掘與研究,經過11年的實踐已經助力部分舞蹈項目走進課堂。王鴻昀教授介紹,在傳統舞蹈的教學中,該校不斷拓展教學方式,如理論研究與創作實踐的聯動教學、專業教師與民間藝人的雙師教學、宏觀把控到微觀研習的全面教學、課堂訓練向舞臺展演的檢驗教學、課堂反思與定期研討的反向教學方式,以期打造出適合傳統舞蹈教學的“津味”課堂。

浙江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舞蹈系教師鄧杰,基于傳統教學中側重舞蹈動作和技能、技巧傳授的弊端,將探究教學法應用于傳統舞蹈教學中,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能動性,實現立體性、多樣性的教與學互動過程。譬如,通過創設情境、設置問題,激發學生探索的興趣,能動地完成對舞蹈動律、風格及其背后的歷史、風俗習慣、生活環境等知識的構建,或是在教學后期通過分組討論,讓學生合作探究課堂中未解決的問題,以培養學生自我研究的能力。

(五)校園傳承與創造的統一

沈陽音樂學院舞蹈學院副院長祝嘉怡,從校園傳承與創造兩方面介紹該院如何延續遼寧傳統舞蹈的文化價值。一方面,根據田野采風和《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的記載,整理滿族舞蹈的教材;另一方面,依據舞蹈集成、文物資料以及傳承人的口傳身授,在充分理解滿族舞蹈的基礎上進行復排和創作。鑒于當前滿族舞蹈因融合多種舞蹈風格而日漸喪失其獨特性的現狀,在復排和創作方面嘗試從融合狀態中剝離出滿族舞蹈的動作形態和風格特色,以此來追求舞蹈形式與民族情感的統一。在傳統舞蹈創作融合創新的今天,沈陽音樂學院舞蹈學院用復排和回歸賦予了傳統舞蹈新的生命。

(六)以人為本的活態傳承

傳統舞蹈無法被凝固,其生存與發展永遠處在“活體”的傳承之中。黑龍江藝術職業學院舞蹈系教師于鏨鑫認為,在傳統舞蹈口傳身授的過程中,徒弟除了學習為師者身體的動態線條外,還同時接受并處理師傅身上所有投射出來的信號,如性格、個性、情感、表達方式等。這些是師者經過歲月洗刷、生活磨礪、人生感悟所沉淀下來的、自然存留在他們身體上的韻味。沒有傳承,我們便無力復原“傳承人”在傳授技藝時所投遞出的既有溫度、又有氣息,相對固定但又充滿變數的種種信息。

(七)國家藝術基金助力傳統舞蹈的傳承與創作

福建師范大學音樂學院于2019年成功申報了國家藝術基金的“閩臺民間舞蹈創作人才培養”項目。該院舞蹈系陳雯教授向與會者詳細介紹了閩臺學員如何研學火鼎公婆、拍胸舞等閩南傳統舞蹈,并將這些傳統舞蹈融入創作的過程。該項目為閩臺搭建起舞蹈文化交流與教育合作的平臺。

五、反躬內省:傳統舞蹈高校傳承的反思

在我國高校傳統舞蹈的教學實踐中,已經形成相對統一的模式,即從田野采風、傳承人進課堂到影像或口述的記錄,再到教學、創作以及理論研究。這一模式形成了高校場域自覺傳承與弘揚傳統舞蹈文化的景象。隨著非遺保護理念的引入,我們該以何種新的方式習得傳統舞蹈,以何種方式傳承,又該在傳承、發展過程中秉承怎樣的情感態度、文化心理、教學姿態等,都是當代舞蹈人面臨的新問題和新考驗。

(一)傳統舞蹈教學中缺乏“著作”意識

新疆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舞蹈系主任戴虎教授聚焦于傳統舞蹈教學的“著作”意識。他認為對舞蹈教材原創者的理解和對舞蹈教學資源產生脈絡的掌握,將使我們明確傳統舞蹈“從哪里來?”“為什么而來?”“怎樣而來?”并加深對傳統舞蹈內在機理的理解。這不僅事關教學的科學性,還決定著舞蹈教學未來的“真實性”。

(二)階段性“進校園”的弊端

常州大學音樂與影視學院的柴廣育教授指出,高校舞蹈專業在傳統舞蹈的傳承上主要依托“非遺進校園”“傳承人工作坊”等主題活動,尚未真正進入人才培養的教學計劃之中。安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舞蹈系主任韓麗認為傳承人的短期教學的形式,因缺乏持續性和教學的完整性而無法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劉麗教授也提出傳統舞蹈的傳承不應僅為組合編創或舞臺創作提供些許資源,也不應局限于以階段性或項目形式進校園的方式,而應以專業建設為中心,圍繞傳統舞蹈在人才培養、服務社會以及文化傳承中的價值與實踐路徑為方向進行深入思考。

(三)重返民間、守正創新

廣西藝術學院舞蹈學院院長韋金玲教授基于田野采風的事實,提出廣西各少數民族舞蹈文化和地方性審美訴求均已發生變化,高校傳統舞蹈教育不能一成不變,而是需要不斷地重返民間,回到當下的傳統舞蹈中,做出相應的調整與改變,并在民間—課堂—舞臺的轉化中做到守正創新。

(四)傳統舞蹈的“變”與“不變”

此次研討會的焦點話題由南昌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院長、江西省舞蹈家協會主席劉永紅的發言所引發。她以江西儺舞的存續現狀為例,談及該舞蹈已在表演空間、表演程式、表演方式上均有新的變化,并由此提出對傳統舞蹈在傳承過程中“變”與“不變”的困惑。這一問題引發與會者進一步的思考和追問,諸如傳統舞蹈由誰來“變”?改變后的傳統舞蹈是否還屬于非遺?以及如何在“變化”中傳承傳統舞蹈的文化基因?與會者們也在提問與回答的相互碰撞和激發中,對傳統舞蹈的傳承有了更為深入的理解。

根據《公約》的定義,非遺“在各社區和群體適應周圍環境以及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被不斷地再創造”[1]22。與其他非遺一樣,傳統舞蹈也并非一成不變,而是在與自然、現實、歷史的互動中進行著生發和創新。但“再創造”的主體是傳統舞蹈的創造者、繼承者自身,而非“他文化”中的專家、教師、編導。因此,由高校教師采集于民間而后改編的傳統舞蹈并不屬于非遺保護的范疇。與會者們對此達成共識,并強調在傳統舞蹈的傳承中,我們不應隨意改變,而要尊重傳承人自身的選擇。對此,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楊蔭瀏先生曾在20世紀40年代所著的《國樂前途及其研究》一文中感嘆,以往人們對待傳統“保留的功夫做得太少,淘汰的功夫做得太多”[8]。非遺保護理念的引入,于高校傳統舞蹈教育最大的影響恐怕就在于扭轉以往對于傳統舞蹈以“利用為主”的態度而轉向“以保護為主”。

對于如何在傳統舞蹈的活態流變中保留和傳承其文化基因,有著“熱巴皇后”之稱的來自西藏大學的澤吉老師用其實踐進行回答。為了學好熱巴舞,澤吉從18歲開始不斷地深入民間,在與老藝人同吃同住、一同賣藝的過程中,繼承了原汁原味的熱巴舞舞步和唱腔。盡管要適應課堂教學,但她謹記民間藝人扎西曲珍的教誨,將熱巴鼓的打法、風格完整地保存和傳承下去。如她所述,熱巴舞的舞臺創作要力求創新,但在教學中要盡量保持傳統,一點鼓、三點鼓、六點鼓和九點鼓的打法,熱巴舞的儀式感,以及骨子里的文化精髓都是永遠不變的內容。因此,我們在她的課堂中看到了特有的靜心儀式,看到了集歌唱、舞蹈、道白于一體的教學方式,以及對于每一種熱巴舞動作、風格和所在地域的細致講解,這都是基于本土文化認識建構起來的舞蹈教學內容。

結 語

研討會探討了在非遺語境下,如何將傳統舞蹈保護與教育相融合,如何創新傳承方式和教學方法,如何調和傳承與創新的矛盾,傳統舞蹈在傳承過程中“變”與“不變”的困惑以及如何在“變化”中傳承傳統舞蹈的文化基因等問題。同時闡明了傳承之于傳統舞蹈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作用,強調了傳統舞蹈保護與教育融合的意義,明確了傳承的內容,凸顯了傳承過程中對傳承人和傳承人群的尊重。我們從各位與會者的發言和相關視頻的展示中,了解到各地極為豐富、獨特的舞蹈文化資源,聆聽到專家、學者們的理性思考,感受到大家對傳統舞蹈的熱愛、堅持和執著,更欣喜于舞蹈領域中正逐漸形成一支數量龐大、師資精良的傳承生力軍。于傳統舞蹈類非遺的保護而言,政府的主導力量和傳承人的主體力量至關重要,舞蹈院校—這支具有專業知識和文化素養的隊伍,既有參與舞蹈傳承的熱情和能力,又積累了一定的傳承經驗,與政府、傳承人聚力前行,必然能夠實現最佳的傳承效能,并攜手將傳統舞蹈從過去傳遞給未來。

猜你喜歡
文化教學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微課讓高中數學教學更高效
甘肅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如何讓高中生物教學變得生動有趣
甘肅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34
誰遠誰近?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東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唐山文學(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跨越式跳高的教學絕招
體育師友(2013年6期)2013-03-11 18:52: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手机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中美日韩在线网免费毛片视频 |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熟女免费| 中国特黄美女一级视频| 小蝌蚪亚洲精品国产| 在线视频亚洲色图| 无码人中文字幕| 蝴蝶伊人久久中文娱乐网|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 丝袜国产一区| 高清精品美女在线播放|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嫩草国产在线| 亚洲精品爱草草视频在线| 欧美在线伊人| 亚洲色图欧美在线| 91精品国产一区| 2020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 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在线人成大黄瓜|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九色综合伊人久久富二代| 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午夜欧美理论2019理论| 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亚洲愉拍一区二区精品| 理论片一区| 久久中文字幕不卡一二区| 色九九视频| 国产美女主播一级成人毛片| 日韩毛片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av天堂最新版在线| 呦女亚洲一区精品|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在线不卡视频| 狠狠躁天天躁夜夜躁婷婷| 国产小视频在线高清播放| 国产美女久久久久不卡| 亚洲精品少妇熟女|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APP| 熟妇丰满人妻| 热思思久久免费视频| 2020国产精品视频| 69视频国产| 国产精品永久不卡免费视频| 精品国产www| 中国国语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精品| 久久婷婷综合色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园内精品自拍视频在线播放| 亚欧乱色视频网站大全|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无码AV| 日韩午夜伦| 亚洲69视频| 无码网站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 国产精品美女自慰喷水|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国内精品91| 2022国产无码在线| 一本大道视频精品人妻| 国产综合精品日本亚洲777| 97成人在线视频| 精品撒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国产小视频| 色婷婷色丁香| 99福利视频导航| 少妇精品在线| 欧美在线黄| 亚洲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道AV无码午夜福利| 麻豆AV网站免费进入|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99视频免费观看| 国语少妇高潮| 91原创视频在线|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