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芬, 楊順光*, 王再勇, 劉 恒, 田應忠, 黃桂萍, 羅 萍
(1.松桃縣經濟作物管理站, 貴州 松桃 554100; 2.松桃縣蓼皋街道農業服務中心, 貴州 松桃 554100)
松桃自治縣位于貴州省東北部邊緣渝、湘、黔三省交界處,武陵山脈主峰梵凈山東麓,地處東經108°36~109°24′、北緯27°50′~28°30′,總面積3 400 km2。土壤以黃棕壤、黃壤、紅壤、石灰土、紫色土、潮土、水稻土為主。年平均日照時數1 220.2 h[1],日照百分率28%。年平均氣溫12~16.8℃,1月份平均氣溫4.8℃,7月份平均氣溫27.5℃,年極端最高氣溫39.5℃,年極端最低氣溫零下12℃。年均降雨量1 378 mm??h內海拔600 m以下地區初霜期為12月上中旬,終霜期為2月下旬至3月上旬,無霜期277~293 d,比較適合百香果生長。
2015年,松桃縣開始引進百香果紫香1號在大路鎮長征村示范種植0.8 hm2,種苗于4月下旬移栽,由于不太熟悉管理技術,加上定植時間偏晚,平均產量只有150 kg/667m2左右,但因鮮果銷售價格高、達16~20元/kg,產值達2 400~3 000元/667m2,顯著高于糧食作物,農戶百香果種植熱情高漲。為提高百香果種植管理水平,2016年松桃縣選派了部分種植戶到廣西桂林市考察學習,后栽培面積不斷擴大。2017年種植面積達16 hm2,平均產量200 kg/667m2左右,產值達3 200~4 000元/667m2;2018年貴州省農業農村廳把百香果作為農業產業裂變品類給予重點扶持,松桃縣當年種植面積667 hm2、2019年種植面積100 hm2,高產地產量達750 kg/667m2左右,但平均產量一直在300 kg/667m2以下。
為促進松桃縣百香果產業裂變發展,2020年投入扶貧資金和百香果產業專項資金3 850萬元,在海拔550 m以下的松江河流域的大坪、世昌、大路、冷水、木樹、孟溪和錦江河流域的寨英、普覺、沙壩等15個鄉鎮(街道),依托貴州省科學院山地研究所、松桃東云農業有限公司和松桃縣農業農村局技術指導,采用雙層籬架式棚架,按行距2 m、株距1.5 m規格、植苗220株/667m2要求,于3月中旬至5月下旬植苗,共種植紫香1號百香果800 hm2。
松桃縣2020年種植的百香果,于2020年7月下旬開始陸續采收鮮果上市,至12月上旬鮮果采收基本結束,呈現的情況是:第一,鮮果銷售單價較往年有所下降,平均售價僅7元/kg;第二,鮮果產量高低差異較大,高產地塊達900 kg/667m2,一般地塊僅300 kg/667m2左右,其中植苗晚和管理不善的地塊甚至無產量;第三,產值總體不高,在2 100~6 300元/667m2左右。整體而言,松桃縣2020年種植的百香果未達到預期產出目標。
2020年松桃縣百香果生產未達到預期產出目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受年初新冠疫情的影響。對百香果種苗的培育管理不到位,致種苗在最適移栽時間點未達到移栽(大苗)要求;另外,移栽時需用的肥料等物資運輸難以到位,使不能及時整地,導致種苗栽植時間滯后較多,進而使百香果結果時間延后,恰好在百香果大量開花結果時遇上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的高溫天氣,致大量百香果花不能正常坐果而影響了大部分種植地塊的產量。二是管理不到位。大部分種植戶是初次栽培百香果,對百香果的生長規律和管理要求缺乏了解,且有些種植戶栽培面積過大,管理粗放,影響了百香果的產量。三是惡劣天氣影響。據松桃縣氣象局資料,2020年4—9月的降雨量為1 494.3 mm,與歷史同期相比偏多60%,其中7—9月與歷史同期相比異常偏多、達2~3.4倍。特別是9月出現了特重級低溫綿雨天氣,相比常年,低溫秋綿雨天氣出現時間明顯偏早,持續時間長,對百香果生產的影響極大。據氣象局資料統計,開始出現低溫秋綿雨天氣的時間為9月2日,9月的降雨日數達29 d、降雨量達278.1 mm,是常年降雨量130 mm的2.14倍,9月的平均氣溫為19.8℃,較常年平均氣溫22.8℃低3℃[2]。這樣的惡劣天氣,使各地塊漬害嚴重,引起百香果疫病、褐腐病、病毒病等病害嚴重發生,導致此期正在開的花大量脫落,嚴重影響產量。
預計2021年,松桃縣將充分利用2020年已經建成的棚架設施繼續種植百香果。綜合分析松桃縣幾年來發展百香果的經驗與教訓,在種植地選擇上,建議分布在海拔550 m以上的園地和處于低洼地帶、易積水地塊的園地不再種植;在規模選擇上,建議大力培育以小戶種植為主的方式,以提高百香果管理水平;在生產環節上,建議進一步強化采用育壯苗、早移栽、強管理、重配套、科學采、暢銷售等措施,以避開松桃發展百香果的不利氣候條件,實現百香果產業的優質高效。
采用大棚溫室扦插育苗[3],年前10月份左右開始進行,育苗杯規格最好采用15 cm×13 cm的大杯;或先用小杯育苗,待苗生長到一定階段后再更換成大杯。做到精細化管理,確保種苗健壯生長。壯苗要求:根系發達,無黃根,葉色濃綠,莖桿粗壯,莖粗達0.5 cm以上,無病蟲害,株高30 cm以上。
及早做好整地、起壟和施基肥[4]準備工作,在確保種苗安全的前提下,種苗栽植時間盡量提前,根據松桃海拔500 m以下地區氣候條件,建議在3月上中旬開始栽植,4月中旬以前結束,栽植規格按行距1.5 m、株距2 m,栽苗220株/667m2。
種苗栽植結束后,要及時澆定根水,及時搭雙層籬架,讓植株枝蔓有足夠的生長空間。根據各個時間段的不同要求,做好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科學控枝,上下兩層每側各留1個支蔓,每個支蔓控制在1 m左右,在支蔓上每隔20 cm留1個二級側蔓,去掉多余蔓葉,既要確保植株有足夠的結果枝蔓,又要通風透光,促進植株健壯生長,確保7月上旬前每株掛果40個左右,9月中旬左右每株掛果60~80個,力爭產量在1 500 kg/667m2以上。
包括資金、物資配套,技術配套、基礎設施配套等。縣委、縣政府應繼續加大對百香果政策支持力度,做好資金、物資配套。百香果專班應組織技術組在百香果種植區域進行巡回指導,各鄉鎮(街道)應明確專職技術人員對各點進行蹲點指導。根據不同時期需要,開展現場技術培訓,讓種植戶和管理人員不斷掌握百香果栽培技術。完善溝渠、水、電、路等配套設施,促進百香果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一是要按不同市場和消費者需求確定不同采摘果實的成熟度,如用于電商銷售,果實在八成熟左右時采摘,如在線下銷售,可在接近果實成熟但未掉落時采摘。二是采果時要將果柄留下。三是采果不能用塑料袋裝,要用塑料桶采摘,輕放輕裝,然后放入專用泡沫箱內,防止果實損傷,確保果實品質,降低次果率。
一是要建立專門的營銷隊伍,隨時掌握百香果市場銷售動態,為百香果銷售提供市場信息,找準銷售市場。實行線下銷售和線上(電商)銷售相結合,多渠道銷售百香果產品,利用松桃現有的百香果加工設備,利用電商和線下銷售剩下的次品,加工果汁、飲料、果脯等,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
百香果是松桃縣近年在脫貧攻堅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重點發展的產業,雖2020年百香果生產受新冠疫情和極端天氣的影響未達到預期產出目標,但產業發展基礎較好,只要認真總結經驗與教訓,科學布局謀劃,強化技術服務,定會達到高效優質目標,成為農民增收的穩定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