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峰
(甘肅省臨澤縣沙河水利管理所,甘肅臨澤 734200)
水利工程是國家基礎工程,與民生息息相關,因此要保證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質量及后期管理工作水平。農業生產對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結合農業生產發展方向開展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工作,從而提升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質量與效率。
1.1 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要以生態建設為方向,優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工作。我國正處于生態保護的關鍵階段,在農田水利工程規劃設計與使用管理工作過程中,應以保證自然環境可持續發展為基礎,確保水利工程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尊重自然生態規律,杜絕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進行工程建設。為此,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工作過程中,應將生態環境與工程建設的關系協調好,避免由于工程建設對環境造成不必要的影響和破壞,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1.2 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我國各地區自然環境存在較大差異,在開展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需要以生態理念為基礎,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則,根據當地具體情況,選取合適的工程建設材料進行工程建設,在建設過程中還要重視工程的節水能力,保證與當地生態環境保護理念一致。同時,與當地實際情況緊密結合,對當地地質條件、自然情況、水域條件進行充分調研與分析,提高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標準,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此外,要將水利工程建設與居民節約用水及強化當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結合在一起,實現水利工程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1.3 以生態理念為指導,構建和諧的生態系統建設水利工程的目的是保證農田灌溉與防洪排水。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需要重視對建設地周圍環境的保護工作,避免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而導致水利工程與河流生態系統不協調,從而保證河流流域水體正常。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工程成本、技術、經濟、環保等因素,堅持水利與河流和諧發展的理念,重視對河道周圍動植物的保護,有效修復水利工程建設地區的生態環境。避免水利工程建設工作對周圍農業造成壓力,做好水利工程與生態環境保護一體化建設,強化農田水利設施的生態屬性。
2.1 加大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投入力度由于投入力度不足,我國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現象十分嚴重。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政府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在新農村建設進程不斷深入的過程中,要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從當前情況來看,政府在城市建設方面的投入要超過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投入,為了改變這一現象,政府要將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納入到國家經濟建設與發展規劃中,并加大投入力度。針對農田水利工程基礎設施建設來說,當前需要加大力度進行大中型灌溉區配套設施建設與節水改造工程建設,同時要投入更多的資金用于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帶動地方財政與工程受益者對工程的投入,從而有效提升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與管理水平,確保水利工程后期管理工作有序進行,推動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發展[1]。
2.2 深化農田水利工程改革針對當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制度改革中遇到的問題,要根據地方農田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經驗作出統一指導,從而促進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發展。此外,要進一步完善農民用水戶協會內部管理機制,以行政區域或水利工程為單位,對基層水利隊伍進行改革,加快農民用水戶協會的建設與發展,促進大中小型灌溉區管理體制改革有效進行,不斷深化農田水利工程改革。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由于占地問題,需要支付農民賠償,民眾要求公開水利工程政務信息。針對這些情況,政府要加強制度改革,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動水利工程建設工作順利開展,通過加強改革措施等方式推動農田水利工程改革不斷深化,解決農田水利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2]。
2.3 提高基層農田水利工程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基層水利工程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直接決定了水利工程的工作質量與效率,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人員要改變過去只重視建設、忽視自身工作能力的工作方式。要進一步優化農田水利工程資金支出結構,在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網絡建設、辦公條件等方面加大對管理單位的建設力度,從而不斷提升基層農田水利管理部門的服務質量與管理能力。此外,要建立并完善農田水利相關法律法規。從當前的情況來看,針對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法律法規并不完善,需要有關部門出臺有針對性的管理條例,以健全的法律制度明確規范各級政府、社會組織以及群眾的職責與義務,建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有關機制[3]。
2.4 實行自主管理模式水利工程所在地周圍的居民可以自主組建互助合作機構,負責合作轄區及水利工程范圍內的水利工程運行管理與供水調度工作,在此過程中負責向用水戶供水,并根據科學合理的標準收取費用,提供咨詢服務。水利工程周圍地區的民眾是工程的直接受益者,應肩負起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工作的相關責任,通過建立合作社的方式開展自主管理,以股份制形式管理工程建設工作,并在工程建設完成后負責水利工程相關管理工作。合作社要秉承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法人的原則,制定具體的管理章程,通過股東選舉的方式組建管理委員會,并安排相應管理人員每年組織一次改選活動。在股份制基礎上將上級部門發放的補助視為集體股,合作社成員按照每戶投入數量及投入的工程量折算為社員股[4-5]。
綜上所述,修建農田水利工程是保證農村農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在開展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工作過程中,要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因地制宜原則,堅持人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確保在人類開展經濟建設活動過程中不會對周圍生態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推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建設理念,避免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過程中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應加大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投入力度,不斷深化農田水利工程改革,采取自主管理模式,促進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工作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