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雪雪
(泊頭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河北 泊頭 062150)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會計這一職業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會計人才的需求量與日俱增。筆者作為中等職業學校會計專業的教師,越來越感覺到壓力和責任的不斷增大。現就會計專業教學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談一些體會。
1.1 專業教育與就業需求脫節。從目前畢業生的跟蹤調查得知,中職會計專業的學生畢業后有一部分沒有從事會計工作崗位,而是選擇了其他非會計專業崗位。經過調查得知,一部分學生的會計實踐能力不高,畢業后不能立即上崗開展正常的會計工作,這就意味著學校教育存在專業與就業兩張皮的問題。
1.2 專業實踐教學模式傳統落后。中職會計專業的教師雖然比較注重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也比較注重教學中的一些前沿性改革,但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或多或少的存在著改革不徹底的情形。
1.3 缺乏真實的崗位實踐活動練習。《基本會計學》《成本會計》是中職會計專業的基礎課程,在這些基礎課程教學中缺乏專業實踐課的教學,往往只會從理論上進行知識的講授,即便是教學中涉及到了實踐教學內容,大多也只是停留在簡單的演練中,不能讓學生真實的走上會計崗位真切的去體驗和感受。學校層面上往往也會因為師資力量薄弱或專業師資缺乏等情況而不得不應付相關教學,這種形式化、簡單化的實踐教學在中職會計教學活動中普遍存在,往往不能實現會計專業教學的人才培養目標。
2.1 夯實校內實習實踐基地,上好模擬訓練課。為切實提高會計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中職學校要建設好校內實踐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實踐訓練的場所。同時,專業教師要根據教學要求有序進行專業實習訓練指導,訓練方法要形式多樣,既要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實踐訓練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要確保實習實訓訓練的效果。特別要注重實習實訓基地教學資源建設,如不斷提高實習場地、實習資料、實習設備、實訓器材的可用性、使用率,善于應用案例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角色扮演、情景模擬等訓練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不斷提高實訓效果。
2.2 構建“校企合作”的教學新模式,為學生實踐教學創造條件。在會計專業教學中,學校注重實踐教學,探索與私企或中小企業攜手聯合構建校企合作辦學模式。這種模式一是使學生有了鍛煉的機會。定期讓學生到私企或中小企業會計崗位掛崗鍛煉,實地進行會計專業的實習,能夯實會計專業基本功,增長會計專業技能。二是也為私企和中小企業提供了人才支持,使私企或中小企業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這樣,學校和企業雙方都受益,實現教與學、校企雙贏。
2.3 切實提高專業教師的實踐能力和專業素養。一是教育和鼓勵專業教師通過自學、繼續教育和在職培訓學習等渠道進行專業素質的提高和學習,不斷提高專業素養,以適應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二是積極開展校本研修、教科研活動,以及“青藍工程”等傳幫帶活動,帶動青年教師迅速成長,不斷壯大會計專業師資隊伍。三是學校制定相關的制度和政策來管理、引導教師積極投身學生的實習實訓活動,如定期選派專業骨干教師去企業掛職學習和進修,并作為晉職晉級的重要參考依據等,以此來促進會計專業學生頂崗實習活動的落實。
2.4 采取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是課堂上模擬真實的會計用工情境,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來體驗會計崗位的真實工作。二是應用多媒體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三是運用游戲教學法,把要學的會計專業知識融入游戲中,使學生在游戲中學到知識,增長技能。四是請已經畢業走上會計崗位的優秀畢業生回校宣講,用他們自己真實的感受來激發在校生的學習熱情,同時,建立在校生與畢業生“一對一,手拉手”對標活動,提升在校生的專業水平。
總之,在中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中,要正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找準存在問題的原因,積極大膽地進行課程改革,探索積極有效的策略,切實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從而為社會培養出優秀的會計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