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民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農業農村局 河北 圍場 068450)
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馬鈴薯因口感好、產量大、單位面積上的可收獲的價值越來越高,導致馬鈴薯種植面積越來越大。但是馬鈴薯收獲后土地需要處理,否則連年耕種馬鈴薯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現將此技術總結如下:
馬鈴薯連年種植會導致耕作殘留物質增多、土壤板結、土地養分下降、作物產量下降、病蟲害增多等問題,如果不采取相關措施進行改善,其結果會越來越嚴重。
2.1 處理的最佳時間。在收秋結束以后馬上進行處理,時間越早越好,因為地力恢復也需要時間,特別是如果施用農家肥、翻地等,這些工作也需要用時間來讓土地充分得到休整,讓土地盡快能夠再次耕種。
2.2 去掉耕作殘留物。馬鈴薯種植產生的雜物有馬鈴薯秸稈、破碎的地膜??梢杂猛侠瓩C帶動大型耙子,將地里的馬鈴薯秸稈、破碎的地膜清理出地。
2.3 深翻作業。深翻可以讓土地更加松軟,同時可以讓深層土壤的營養物質上升到地面上,和那些熟土充分混合,改變這些經常耕種的土壤養分結構,同時,及早進行深翻作業,經過一秋天和一冬天的充分晾曬,能讓土壤內的物質得到分解,成為作物可以吸收的營養物質。
2.4 施用農家肥。施用農家肥以后,利用大型翻地機將農家肥與表層土壤充分混合,注意翻地深度不宜太深,達到種植作物的深度就可以了。
2.5 土壤消毒。對土壤中施用一定劑量的高錳酸鉀或者硫酸亞鐵溶液,這樣會對土壤中的病菌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如果在土壤中發現了其它害蟲,也可以噴施一定劑量的除蟲藥物。
2.6 澆水作業。澆水作業要等待噴藥產生效果以后10 d 再進行,否則澆水將會稀釋高錳酸鉀或者硫酸亞鐵溶以及除蟲藥物,讓這些物質失去應有的效果。澆水要視地里的含水量而定,如果土壤含水量過高,就不宜再進行澆水作業,如果含水量過低,可以進行澆水作業,澆水要一次性澆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