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國峰,稅珺*,馬錫權,吳宏勝,廖劍光
(1.江門市林業科學研究所,廣東 江門 529000;2.江門市河排林場,廣東;江門 529434)
森林經營分區是為了因地制宜,發揮不同地域林地和林分現狀的比較優勢,著眼林業未來可持續發展,形成科學合理的林業經營區域布局。在不同地區,以縣域為單位的林業生態功能區劃已有研究[1-5]。為了科學地編制《江門市河排林場森林經營方案(2018~2025年)》,在林場2018年森林資源調查數據的基礎上,統籌考慮森林的經濟功能和生態功能,以經營為目的,把江門市河排林場劃分東部山地丘陵自然保護區林與風景林經營區、西部山地丘陵水源涵養林與大徑級用材林經營區共2個經營區,在此基礎上,探討各區的經營方向、經營目標等。
江門市河排林場位于恩平市西北部,潭江干流錦江河的上游。河排林場創辦于1955年10月,目前,是江門地區最大的國有林場和林業基地,為江門市屬林場。林場為低山地貌,土壤以赤紅壤為主,屬南亞熱帶季風型氣候區,年平均氣溫22.1℃,平均相對濕度為81%,地帶性植被是季雨林和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場區共有野生維管植物170科511屬997種。
至2017年底,江門市河排林場林業用地面積16342.26公頃。其中,有林地14265.09公頃,占87.29%。全場森林覆蓋率為79.95%。全場活立木總蓄積為1188869立方米。全場生態公益林(地)10991.61公頃,占 67.26%。
按照以下原則對林場進行森林經營分區區劃:①要與省級森林經營分區銜接;②區位現狀、主導功能與經營要求相協調;③分布相對集中成片;④統籌其他規劃分區;⑤著眼現狀布局未來。
《廣東省森林經營規劃(2016-2050 年)》以區域生態需求、制約性自然條件、森林資源現狀為依據,綜合考慮當地森林主導功能及經濟社會發展對森林經營的要求,把全省劃分粵北石漠化山地常綠闊葉與針闊混交林經營亞區、粵北山地丘陵水源涵養林與一般用材林經營亞區、環珠三角山地丘陵水源涵養林與大徑級用材林經營亞區、珠三角平原丘陵生態風景林與江河防護林經營亞區、粵東山地丘陵水土保持林與特色經濟林經營亞區、粵西山地丘陵水源涵養林與工業原料林經營亞區、雷州半島臺地熱帶季雨林與生態修復經營亞區、生物多樣性保育與自然保護區林經營亞區、沿海地區基干林帶經營亞區共 9 個經營亞區,構成點、線、面相結合的森林經營總體布局。江門市河排林場屬于南方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經營區中的環珠三角山地丘陵水源涵養林與大徑級用材林經營亞區。
在廣東省經營亞區框架控制下,在不同林地森林資源現狀基礎上,考慮與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區等其他相關規劃分區的協調,根據森林主導功能需求與相應的經營方式,把江門市河排林場劃分東部山地丘陵自然保護區林與風景林經營區、西部山地丘陵水源涵養林與大徑級用材林經營區共2個經營區。不同經營區按不同的區位類型因地制宜地確定經營方向、經營目標,采取科學的經營方式和針對性的措施,實現可持續經營。
3.1.1 基本情況
該區包括一工區、二工區、六工區、七工區。林業用地面積9427.24公頃,其中,多功能經營的兼用林7590.12公頃,集約經營的商品林1837.12公頃。森林覆蓋率78.01%,森林面積8513.7公頃,森林蓄積730106立方米,每公頃喬木林蓄積量85.76立方米。
3.1.2 突出問題
部分林地森林結構簡單、林分質量較差,森林生態功能不強,森林景觀質量不高,生態效益低下的桉樹純林和速生相思純林占有一定比例,仍有改造空間。森林景觀功能、生態支撐功能與建設現代高質量水平的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仍有差距。
3.1.3 經營方向
以建設一流的自然保護區和優質風景林為主要方向,建設復合層次、立體結構、多重色彩的森林系統,提高整體景觀層次,提高生態體驗和生態旅游等生態服務產品的提供能力和質量,助力森林旅游、森林休閑、森林康養、科普教育等服務產業發展。加強森林經營與社區參與共建,促進保護區資源的充分利用和有效保護。
3.1.4 經營策略
選擇保護經營作業法,加強生態公益林和天然林的保護力度,封育以地帶性常綠樹種為主體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森林生態系統,精心維護和提高分區內森林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增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保護、修復和擴大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棲息地,構建完善以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為主體,其它林地為補充的自然保護網絡。建設區域性的生物通道(生態廊道),建設具有示范作用的區域性自然保護區和保護植物群落。
3.1.5 經營目標
到 2025 年,爭取實現以下經營目標:經營區森林面積達9387.7公頃,森林蓄積達86萬立方米,每公頃喬木林蓄積量達91.61立方米。建成具有示范作用的區域性自然保護區和保護植物群落。以宣教中心(訪客中心)、生態(自然)教育徑(園)、生態(自然)教育活動、網站為主要建設內容,初步建立起保護區科普宣教系統。
3.2.1 基本情況
該區包括三、四、五工區。林業用地面積6915.02公頃,多功能經營的兼用林5938.81公頃,集約經營的商品林976.21公頃。森林覆蓋率83.01%,森林面積5751.39公頃,森林蓄積458763立方米,每公頃喬木林蓄積量79.95立方米。
3.2.2 突出問題
區內有較大面積中幼齡林,急待撫育管理,林分質量不高,導致森林蓄積量不高,木材和其他林產品產出不夠,直接影響經濟效益;部分林分結構單一,群落簡單,導致系統穩定性不夠,森林涵養水源能力不足,且森林更易遭受病蟲害和臺風等自然災害破壞。
3.2.3 經營方向
按照《廣東省森林經營規劃(2016~2050 年)》,江門市河排林場屬于南方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經營區中的環珠三角山地丘陵水源涵養林與大徑級用材林經營亞區。本區經營要和省森林經營規劃相銜接,做好退化森林恢復和森林撫育,合理調整林分構成,提高林分質量,促進區內森林向地帶性南亞熱帶闊葉混交林頂級群落恢復,明顯提高森林水源涵養功能,為珠三角地區山地丘陵生態屏障的建設和完善做出積極貢獻。大力發展紅錐、樟樹、降香黃檀、非洲桃花心木、柚木等珍貴大徑材,精心培育速生豐產林,精準提升林分質量,以建設木材戰略儲備基地為契機,積極培育生態財富。
3.2.4 經營策略
對目標為水源涵養林的林分,選擇傘狀漸伐等作業法,疊加林分改造和林下補植等措施,對退化的次生林進行修復,科學調整樹種結構和林齡結構,促進林分向異齡復層、更加穩定的地帶性森林群落演替,提高森林質量,提高森林的水源涵養、水土保持功能。對目標為大徑材的林分,更多地選擇紅錐、樟樹、降香黃檀、非洲桃花心木、柚木等珍貴大徑材樹種,通過帶狀漸伐、單株木擇伐等作業法,大力培育增加珍貴樹種和優質大徑材森林儲備。
3.2.5 經營目標
到2025年,爭取實現以下經營目標:經營區森林面積達6756.39公頃,森林蓄積達58萬立方米,每公頃喬木林蓄積量達86.01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