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應麟
(涇縣林業局,安徽 涇縣 242500)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生活質量提高,國家越來越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其中森林撫育與經營管理等工作逐漸成為現階段一項重要的戰略性工作,基于新時期如何有效運用森林撫育經營技術與措施來改善生態環境以及提升森林覆蓋率,是目前各相關人員需要考慮的問題。
森林覆蓋率不高是現階段我國綠化工程建設過程中尚未解決的問題,不僅導致人均綠化面積占有量低,森林資源供不應求情況愈加嚴重化,通過合理運用森林撫育經營技術與措施,既能加快森林樹木生長速度,又能有效擴大森林面積,積極促進我國綠化工程順利建設。
森林生態系統穩定性與生物多樣性有著直接關系,換句話說,生物與森林植被種類越多越復雜,越有利于發揮森林生態系統功能作用,合理運用森林撫育經營技術,選擇適合的撫育經營管理手段,促進森林生物種類增多的同時,也能實現森林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此外,基于森林在凈化空氣,改善空氣環境質量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做好森林撫育經營管理工作非常必要,為我國綠化工程順利建設奠定基礎同時,也能有效強化森林自我修復能力[1]。
森林撫育經營技術不僅包括除草、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工作,其中枯枝修剪、伐木等工作內容也屬于森林撫育經營技術中的一種,重視森林撫育經營技術與措施的運用,通過提升森林生態系統中生物多樣性來擴大森林資源開發,合理利用森林資源,保證生態效益同時,也能促進經濟效益提升,從而實現綜合效益最大化。
相較于其他國家,我國在森林保護方面,各項工作開展相對較晚,森林撫育經營技術尚未發展成熟,加上森林撫育經營管理體系缺失,不夠完善,促使相應森林撫育經營管理措施得不到精準落實,不僅對林業資源開發帶來阻礙,也影響森林資源利用,降低我國綠化工程建設效益。加上部分人員綜合素質水平較低,對森林撫育經營認識不夠全面,對整個森林撫育經營技術與措施落實也帶來直接影響,嚴重縮小林業資源面積的同時,也導致我國森林撫育經營技術水平一直難以提高。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我國越來越重視自然環境保護,但對森林資源保護方面意識較低,部分較為偏遠地區或相關部門管轄缺失的地區,存在亂砍濫伐等嚴重問題,不僅導致森林生態系統失衡,也影響了森林撫育經營技術與措施落實,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
3.1.1 生態林撫育經營技術
樹木種類繁多是森林生態系統最為明顯的特征,結合不同樹種選擇相應撫育經營手段,才能保障森林撫育經營管理工作實效性。相較于其他類型的撫育手段,生態林撫育管理模式以保護環境、改善生態系統為核心;因此,在實際森林撫育經營管理過程中,需要做好樹木分類工作,針對具有特點優勢的樹木品種,應著重管理,選擇以人工補種除草方式來管理樹木,既符合樹木自然生長規律,又能防止多余雜草來搶奪樹木生長所需養分。與此同時,在森林生態系統進行改造時,應合理運用森林撫育經營技術,以保證生態林健康發展作為森林撫育經營技術開展切入點,進而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最大化。此外,為盡可能還原自然更替現象,對于生態公益林進行撫育經營時,適當調整中幼齡樹木生長空間,確保中幼齡階段樹木更好地健壯生長,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美化樹木種植的效果,增加樹木觀賞性。
3.1.2 用材林撫育經營技術
中幼齡用材林是森林撫育工作中關鍵一環,同時也是確保森林長遠性發展的前提條件,做好自然條件下發育不良及光照條件較差環境下生長樹木的撫育工作十分必要,尤其是針對枯枝修剪,在修剪枯枝的過程中應選擇合適的方法,才能確保修枝工作有效。比如,在修剪一些死枝較多或比較密集的樹木時可以選擇平切法,注意要控制幼林樹木修剪高度,針對一些增長密度較大樹木的處理,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做好相應透光措施,避免因光照條件不足而導致各樹木之間出現相互競爭情況,確保林木存活率。適當調整林木種植密度,遵循疏密有度、空間合理基本原則,將劣質樹種清除,做好優良樹種撫育工作。與此同時,為防止雜草與樹木爭搶土壤中的養分,定期將林木下層區域雜草進行清理,確保林木正常生長發育,其中針對一些較為珍貴的樹木,林木撫育人員要給予充分重視和保護,避免外界因素對珍貴樹苗造成損傷。
3.2.1 制定科學森林撫育經營方案
在開展森林撫育經營管理之前,相關人員需要做好森林撫育經營方案規劃工作,并健全與完善森林撫育經營管理體系,有利于促進森林撫育經營技術及管理水平提高,同時也能更好地保證操作規范性。相關人員應按照地域特點、氣候條件以及樹木育林具體情況,細化經營方案,以確保森林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為核心,提升生態效益,將森林撫育經營管理各項工作精準落實。就森林撫育經營工作而言,發揮森林撫育經營工作價值才是關鍵,其中健全與完善森林撫育經營管理體系十分必要,需要給予高度重視,既能為森林撫育經營工作開展提供科學指導,又能進一步深化森林撫育工作,將林木撫育情況嚴格把控,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也能有效解決阻礙森林生態系統健康發展的各種問題[2]。
3.2.2 增強生態保護意識
改善生態環境、保護森林資源是森林撫育經營工作開展的根本目的,面向社會大眾,增強生態保護意識,充分利用新媒體等平臺傳播功能,加大保護生態環境重要性宣傳力度,發動群眾力量,讓更多的人參與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為森林撫育經營工作順利開展奠定基礎,杜絕亂砍濫伐等現象出現。
3.2.3 保證技術及管理方式創新性
新時期下,如何做好及提高森林撫育經營工作成效是目前各相關人員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利用新時期環境下各種先進技術手段,并將其融入到森林撫育經營管理中,有利于完善森林撫育經營措施,也能進一步提高森林撫育經營技術水平。保證森林撫育經營技術及管理方式創新性,既能積極推進相關工作深入開展,又能保障森林撫育經營工作質量,借助先進的儀器設備分析森林撫育經營,給予相應合理的建議,使其確保森林撫育經營工作高效、高質量開展,充分利用森林撫育管理數據,為后續森林撫育經營及管理提供強有力參考依據,從而實現人與自然平衡發展的森林生態系統構建。
綜上所述,結合新時期下對生態環境改善提出的新要求,合理運用森林撫育經營技術,并根據現階段森林撫育經營實際情況,精準落實各項措施,實現有效擴增綠化面積的同時,也能積極推進我國綠化工程高效建設,積極響應國家綠色環保戰略發展,從而確保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