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江蘇省連云港市崗埠農場 王同翠
江蘇省連云港市蔬菜辦公室在崗埠農場農業科技示范園經過多年的試驗,總結推廣了早春茄子、秋延后黃瓜高效種植模式,獲得很好的經濟效益,每畝大棚年收入1.3萬元左右。其中,早春茄子8000 元,秋延后黃瓜5000 元。
早春茄子提前育苗,于2 月上中旬移栽定植,6 月份根據市場價格決定清園時間。茄子清園后及時耕整園田,同時通過灌水淋溶降低鹽漬化,利用廢舊棚膜在高溫、高濕情況下覆蓋畦面,處理1 周可以殺滅部分病原微生物及害蟲。秋延后黃瓜在8 月20 ~25 日播種,9 月中旬上架,12 月初清園。
(1)設施:早春茄子栽培主體設施為鋼管大棚,長、寬、高為50米×8 米×2.8 米。采用“三棚四膜”方式,即全地膜覆蓋(配套軟管滴灌設施),每畦1 個用竹片制成的小拱棚,低溫期在鋼管大棚與小拱棚之間配套1個用竹片制成的中棚。苗田中棚在12 月中下旬搭建,移栽田中棚即栽即搭建為好,第一批茄子上市前(約3 月中旬)撤掉。
(2)播種育苗:早春茄子可選擇8820、黑崎長茄等品種。用55℃溫水浸種15 分鐘,待水溫降到30℃時,用清水搓洗種子表面黏液,再放到清水中浸種8 ~12 小時。營養土選未種過茄科作物的土與腐熟優質有機肥按7:3 比例配制并加入適量復合肥。播種前應將苗床充分澆透,播種后撒一層細土蓋籽。出苗后,迅速揭膜通風,增加光照,若幼苗有“戴帽”現象,應用細碎營養土或細沙均勻地撒入苗床,這樣既可以幫助幼苗脫帽,又可以保濕護根。隨著幼苗的長大,應逐漸降低苗床溫度,晴天的白天溫度控制在25℃左右。苗床土要保持見干見濕,若床土發白或葉片出現萎蔫應及時補水,補水時間一般在晴天的中午,可少量多次。補水后要延長通風時間,盡量降低大棚內的空氣濕度。
(3)整地定植:上茬作物收獲后迅速清潔田園,深翻凍垡。在移栽前15 天蓋棚并整地施肥,每畝大棚施腐熟優質有機肥2000 公斤、三元復合肥50 公斤。按1.2 米寬做畦,深溝高畦,畦面做成龜背形,在每個畦面上布好兩根滴灌帶,搶墑覆膜,盡量做到全膜覆蓋。定植時間根據栽培設施的保溫性能確定,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日光溫室大棚均在立春前后,選冷尾暖頭的天氣定植,株行距30 厘米×45 厘米。栽苗后澆足定根水,并用碎土將移栽膜孔封好,確保地膜保溫、保濕,防草害。
(4)田間管理:定植后棚內溫度應控制在25 ~30℃,溫度在25℃以上時可揭棚膜通風。定植成活后,可適當降低棚內溫度,逐漸增加通風時間。但棚內溫度最低不低于10℃,最高不超過30℃。茄子喜光,每天早上太陽出來后及時揭內膜(小拱棚膜)增加光照,陰雨天溫度達15℃時也要揭內膜增加棚內光照。大棚要注意通風換氣,保持棚內干燥,但土壤含水量不得低于60%。若土壤過干,應及時澆水,澆水最好選擇晴天的中午并做到少量多次。澆水后要延長通風時間,確保大棚內干燥,盡量避免因棚內濕度過大造成“棚露”,而不利于茄子生長。為了提高茄子的坐果率,生產上常用濃度為20 ~30 毫克/升的防落素溶液點花柄,在配液時加入少量有色墨水做標記,以免重復點花造成藥害。采用雙干整枝,每株保留2個分杈,每個分杈上再保留2個分杈,多余側枝全部打掉,并及時摘除基部老葉。施足基肥后,4 月中旬前不需要追肥。在結果高峰期應開始追肥,每采收2 批果實追1 次肥,可結合滴灌補水追施適量復合肥。
選擇抗病、高產、優質的品種,如津優1 號、津綠1 號等,8 月下旬催芽直播。播前將畦面澆透水,每穴播2 ~3 粒種子,待真葉展開時進行間苗,2 葉時定苗。1 葉1 心期可用10 毫克/升乙烯利溶液處理,以促進花芽分化、降低雌花節位培育壯苗。
直播齊苗后要蹲苗。根瓜迅速膨大時開始澆水,每隔3天澆1次水,并隨水追肥。每畝施尿素15 ~20公斤。中后期溫度下降要少澆水,覆地膜后要控制澆水,以減輕病害發生。播種后至9 月中旬,溫度較高,大棚不覆膜。9 月下旬大棚覆膜,注意白天散熱去濕,夜間小心保溫防冷,晝溫保持25 ~30℃,夜溫保持15 ~18℃。前期生長較旺,要及時整枝綁蔓,基部有側枝可全部摘除,中部有側蔓的,可在側蔓上留瓜,瓜上留1 葉摘心。主蔓長至架頂后要適時摘頂。根瓜要盡可能早收,后期溫度降低、光照減弱,黃瓜生長緩慢,而此時市場上黃瓜供應較緊缺,要盡可能延長采收時間,以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