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玨 庾銳光
摘?要:大學生群體面臨人際交往、學業、就業等多重壓力,而青春期和成年早期是精神疾病發病風險較高的時期。有研究表明,有相當一部分的大學生面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尤其對學生來說,心理健康狀況不僅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還影響他們的學習。因此,如何緩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有待解決。除了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外,近年來更加多元化的治療和干預方式也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到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中。本文將介紹運用音樂治療對大學生進行干預,以此有效地緩解大學生的焦慮情緒。
關鍵詞:音樂治療;大學生;焦慮情緒
中圖分類號:F2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5.038
0?引言
一般來說,心理健康素質是人的整體素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質包括良好的個性、廣泛的興趣、健康的情感、樂觀的心態、堅強的意志力以及較強的心理適應能力等。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質的培養是人才成功的重要環節。而大學生因為其所處階段的特殊性,容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大學生處于自我意識發展的關鍵期,開始整合各方面信息,形成對于自我穩固的認識,然而多重壓力下會阻礙其自我意識的整合。而筆者認為,除了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外,音樂治療技術也是緩解大學生心理焦慮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筆者通過分析大學生群體的焦慮原因、音樂治療相關應用技術,有針對性地降低焦慮情緒能夠幫助該群體順利地渡過焦慮期,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
1?大學生的焦慮情緒分析
焦慮是一種常見的情緒性應激反應。大學生雖然生理機能發展基本成熟,但是掌管情緒和控制能力的額葉腦區還有待進一步發展成熟,這會導致大學生群體在面對生活中的多重壓力時,情緒波動較大,更易造成其社會功能的受損。而大學生群體在面對生活、學習、實習、就業等產生一系列的壓力時,焦慮情緒往往隨之而來。盡管大部分大學生總體心理健康狀況良好,但部分大學生還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如情緒不穩定、意向消極、人際關系緊張、適應不良等。根據分析,導致大學生焦慮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1?適應能力不佳
進入大學后,大學生在校的主要活動從單一的學習轉變到學習、生活、就業、人際交往、戀愛等相結合的多重內容,而學習方式也由以前的父母與老師共同監督到如今的自我學習。這些改變都需要學生擁有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而對于學習不夠自覺、學習習慣差、習慣于依賴他人監督的學生而言,大學的學習是一個巨大挑戰,大學生的學習效果相比以前也存在著很大的波動性。如果學生在大學課堂中無法約束自己,在課堂上集中精力,就可能會導致跟不上老師的進度、不能準時完成作業等情況,由此產生焦慮情緒。
1.2?人際關系緊張
大學生由高中升入大學,由于高中與大學之間有著許多的差異,大學生對于新的環境很不熟悉。而又因為多數學生從小到大,父母都格外重視他們的學習,他們生活的場所也大都是在學校內部,沒有過多的社會經歷,也沒有必要的人際交往技能,所以不免會在人際交往方面表現出一定的不足,比如無法恰當地在公眾場合表達自己,缺乏足夠的勇氣和他人交往,抱著患得患失的猶豫參與各式活動,長此以往不僅失去了對生活的熱愛,也阻礙了與他人交際的良好發展。也正因為缺少了人際交往這一重要的互動關系,長期的情緒和想法無法得到抒發表達,便容易產生焦慮情緒。
1.3?升學就業方面的壓力
大學階段與高中階段不同的就是面臨進入社會的壓力和龐大的升學就業的壓力,由于如今大學畢業生的逐年增多,找到一個心儀的好工作變得日益困難。因此,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面臨繼續提升學歷讀研或者就業的選擇。而父母的期望、未來的迷茫、龐大的生活壓力等因素導致了大學生自我同一性的混亂,這也使得大三大四面臨這些選擇的大學生出現明顯的焦慮情緒,需要獲得社會各界的幫助。因此政府要繼續完善相關制度,加大經費投入,學校也要安排有關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以此緩解大學生的心理焦慮水平。
2?音樂治療理論研究
2.1?音樂治療概念和歷史
音樂治療是一門集音樂學、醫學、心理學等多學科為一體的新興交叉學科,也是一種科學有效的干預方式,主要利用音樂體驗的各種形式,以及在治療中建立起來的治療關系,來促進個體在肢體、情緒、認知、社交等方面的健康。音樂治療的出現有著久遠的歷史。中國古人很早就將音樂與情緒治療相結合,運用“五行五音療法”,即宮對土、商對金、角對木、徴對火、羽對水,對應治療孤獨、悲哀、憤怒、暴躁和絕望等不同情緒。近現代音樂治療起源于美國,其發展的標志出現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不斷有各種各樣的音樂人到醫院給有肢體和情感創傷的士兵演奏音樂,結果這些病人在肢體和情緒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于是醫院開始聘請音樂人來醫院演奏。隨著需求量和專業性要求的增加,音樂治療逐漸發展為一門系統的學科。1900年代,美國開始出現音樂治療的相關協會組織,后來逐漸發展為了現在的美國音樂治療協會(American Music Therapy Association),以促進音樂治療教育、應用、研究方面的發展。
2.2?音樂治療方法和技術
音樂治療中包含多種不同的方法和技術。每一種音樂治療方法代表一種音樂體驗的形式,而每一種音樂治療技術指的是不同操作步驟的具體應用。音樂治療中的四大方法為:接受式、即興式、再創造式和歌曲寫作式。四種音樂治療方法又包含多種不同的應用技術。例如,在接受式音樂治療方法中,下屬的技術有音樂聆聽、音樂肌肉漸進放松、指導性音樂想象、半指導性音樂想象、非指導性音樂想象、音樂引導想象、音樂系統脫敏、歌曲討論、音樂陣痛分娩等。
2.3?音樂治療應用領域及人群
在幾十年的發展中,音樂治療被應用于廣泛的領域和人群。從現有文獻中可以查到,音樂治療在醫院、學校、專業機構等不同場所中,被應用于智力發育遲緩、精神疾病、老年疾病、肢體殘疾、自閉癥、感知覺障礙、神經康復等領域,并取得良好效果。應用人群從早產兒、特殊兒童、青少年、大學生、成人、到老人,可以說音樂治療的應用貫穿人的一生。
3?音樂治療對大學生焦慮情緒的干預研究
3.1?接受式音樂治療的干預
接受式是音樂治療中應用最廣的方法之一,常被應用于促進情緒健康領域。該方法主要利用音樂聆聽的各種形式來進行干預。接受式音樂治療中的音樂可以由音樂治療師決定,也可以由來訪者選擇音樂。用于放松和緩解焦慮的音樂通常來自于古典音樂,其音樂元素的特點為:節拍穩定、可預測的旋律線、音量變化小、穩定和支持性的低音線條、穩定的音色以及和聲、音樂結構清晰簡單。聆聽音樂可以促進多巴胺的分泌,并激活大腦中跟情緒管理相關聯的區域,從而給人帶來愉悅的體驗。宋雪、賈汝聰的研究發現,大部分大學生會在焦慮情緒出現時選擇聆聽音樂的方式來緩解壓力。該研究中運用的半指導性音樂想象技術可以有效地緩解大學生的焦慮情緒。此外,有研究發現,跟看電視、電影等媒體使用對比起來,大學生的音樂聆聽行為與生活滿意度積極相關,可以為社會交往缺失問題帶來益處(Krause et al., 2021)。從現有文獻來看,接受式音樂治療也是在緩解大學生焦慮情緒中應用最多的音樂治療方法。
3.2?歌曲寫作式音樂治療的干預
歌曲寫作是音樂治療中的四大方法之一,在臨床中應用非常廣泛。音樂治療教授Fecility Baker和Tony Wigram在《歌曲寫作》一書中將該方法定義為:在治療關系中,來訪者獨自或來訪者和音樂治療師共同進行音樂創作,來促進來訪者在社會心理、情緒、認知、交流方面的需求。歌曲寫作式音樂治療運用歌曲改造、原創歌曲寫作、器樂曲寫作、歌詞填空、音樂拼接等方法,干預目標包括應對壓力和焦慮、個人成長、增強自信等。歌曲寫作式方法常被應用于大學生的情感抒發和表達,以此來緩解焦慮情緒。整個歌曲寫作過程中音樂的選擇和決定應取決于學生的偏好和需求,而不應取決于音樂治療師個人的意向。歌曲寫作式方法不需要學生具備任何的音樂受訓背景,即使是從未學習過音樂的學生也能參與歌曲寫作。但是該方法對治療師的音樂素養要求較高,需要治療師擁有專業的音樂受訓背景才能夠在干預過程中更好地協助學生完成歌曲寫作。此外,歌曲寫作通常是以過程為取向,即學生在歌曲創作過程中的體驗、感受和表達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為了創作一首“優美”的歌曲而進行歌曲寫作。研究發現,歌曲寫作式音樂治療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人的情緒、提高自信(Deogharia, 2020)。
4?結語
大學生群體身心發育還未完全成熟,在面臨人際交往、學業、就業等多重壓力時,容易產生焦慮。有一部分的大學生還面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影響著他們的學習和生活。除了傳統的心理咨詢、心理治療之外,音樂治療作可以給大學生創造一種非語言的情緒表達和交流方式。以此有效地緩解大學生的焦慮情緒。接受式和歌曲寫作式音樂治療技術的應用研究表明音樂治療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可以有效地緩解大學生的焦慮情緒、改善人際交往緊張和適應能力不佳的問題。因此,應該提倡將音樂治療這樣多元化的治療方式積極運用到干預大學生焦慮情緒中去,豐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胡世紅.特殊兒童的音樂治療[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10-11.
[2]高天.接受式音樂治療方法[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1:2-3.
[3]宋雪,賈汝聰.疫情防控背景下接受式音樂治療對大學生焦慮情緒的干預研究——以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外國語學院為例[J].當代音樂,2020,(12):178-180.
[4]Krause A. E.,Dimmock,J.,Rebar,A. L.,& Jackson,B.Music listening predicted improved life satisfaction in university students during early stages of the COVID-19 pandemic[J].Frontiers in Psychology,11.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20:631033.
[5]Baker,F.,Wigram,T.Songwriting: Methods, technique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for music therapy clinicians, educators and students[J].London, PA: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2005.
[6]Deogharia, A.Song-writing:An effective tool in music therapy for expressing emotions during the pandemic of COVID-19[J].The Journal of Integral Health,2020,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