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青
創新思維對提高學生作文寫作水平,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和意義,所以當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將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設定為教學的重心和要點,并且在寫作教學方式上做出了合理科學的改進。本文就如何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展開了系統性的分析和探索,同時總結出了相應的實踐教學方法。
一、將實踐活動作為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載體
小學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應該從寫作教學方式上著手,確保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創新的意義和樂趣,進而逐漸養成創新的意識及思維。基于此,教師將實踐活動合理融入作文教學中,以此為學生營造出思維創新的有利環境。首先,教師需要結合作文教學的內容,研究和制定實踐活動的形式,從而促使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體驗,擴展作文寫作的方向和范圍,以此引導學生進行思維創新。其次,在采用實踐活動教學方式時,需要重視學生的體驗感和參與感,幫助學生在不斷的探索、認知和實驗中,獲得更多的思想啟迪和思路擴展,進而為創新思維的培養,創造良好的條件基礎。
例如,在開展“我有一個想法”作文寫作教學活動時,教師就可以結合寫作教學的內容,為學生設計相關的實踐性活動,如“仔細觀察校園,貢獻一個好主意,讓校園變得更加美好”。接下來,學生就可以根據實踐課題,深入到校園當中,去尋找和發現需要改變的地方,有的學生認為“課間休息時,可以播放歌曲,為校園增添活力”,有的學生認為“可以種植花草,改善校園環境”等等。由此可見,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可以通過自身的實際體驗感知和思考問題,并且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此一來必然能夠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供良好的幫助。
二、開展小組合作式學習,擴展學生的思維層面
小學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需要采用有效的激發手段,簡單地講就是尋找思維創新的“導火索”,為學生制造思維創新的“跳板”,進而幫助學生養成思維創新的意識和習慣。基于此,作文實踐教學中,教師將擴展學生的思維層面,作為培養學生思維創新的基礎,希望學生能夠在思維的碰撞下,激發出創新的意識和能力。以小組合作式學習模式為例,教師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而后鼓勵學生圍繞著某一個問題暢所欲言,重點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認識,學生就可以在多種思維的碰撞、整合下,產生全新的思維和觀點。
例如,在開展“續寫故事”寫作教學活動時,先為學生講述一個小故事,而后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讓小組成員結合故事的內容,說一說自己續寫故事的大致方向,為避免限制住學生的思維,教師不要硬性規定故事發展的方向。接下來,將課堂學習時間完全交給學生,此時學生在沒有思維限制的條件下,必然能夠積極地表達想法。此處以《小馬過河》的故事為例,有的學生認為“小馬順利渡過小河后,又會遇到新的困難,然后吸取以往的經驗,成功克服困難”,而有的學生則認為“小馬在面對新的困難時,過于自信并演變為自負,最終受到巨大的挫折”。當所有組員完成思維表達后,教師需要及時對學生進行引導。
三、創設豐富的寫作情境,為創新思維創造條件
良好的思維創新環境,是提高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條件,所以小學語文作文寫作教學中,教師需要為學生營造豐富的、適合的、生動的教學情境,以此促使學生獲得更多的靈感和思路,進而為思維創新提供幫助。首先,創設寫作教學情境時,必須緊密貼合寫作教學的內容,一來保證寫作教學的有效性,二來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感。其次,為了有效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要盡量豐富教學情境的形式和內容,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創設情境時,應該合理融入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元素,同時還要盡量貼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創建豐富形象的習作教學情境,學生的思維將更加活躍,從而為學生的思維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靈感。
綜上所述,小學作文教學中要想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首要任務就是要打破禁錮學生思維的枷鎖,使學生敢于和樂于思考,繼而為創新思維的培養創造有利的條件。本文主要從實踐性教學、小組合作式學習、情境創設三個教學方法上,做出了分析和探索,并總結出了適合的教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