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益
略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在小學高年級階段,語文教學更加注重對學生語文理解能力的提升及語文素養的培養,而略讀正是通過對文章大體的通讀,粗略地了解文章所表達的內容及含義。這種高效的閱讀方式,可以使學生在略讀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設施激發學生對略讀的興趣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多數地區小學教室中都配備了相應的多媒體設備,教師應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設備的優勢,為學生創造豐富的內容情境,充分激發學生對文章略讀的興趣。現代信息設備的應用,不僅能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學質量。因此,教師在略讀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造濃厚的閱讀情境,激發學生對略讀的興趣,同時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搭建網上閱讀平臺,豐富閱讀形式。例如小學六年級語文統編版課文《草原》,作者主要講述第一次訪問內蒙古大草原的所見、所聞、所感,并通過所見、所聞、所感,贊美了草原的美麗風光和民族的團結。教師在通過這篇文章引導略讀教學時,首先,可以根據文章的描寫順序,抓住對于草原秀美景色的描寫,通過互聯網下載一些內蒙古大草原的美景,放映到投屏設備中,讓學生在與文章相呼應的背景下進行閱讀;其次,文章對草原迎客場面和草原聯歡的情形進行了細致描寫,教師可以根據略讀進度,在互聯網上下載蒙古族迎客聯歡視頻進行播放,讓學生充分體會蒙古族同胞的熱情好客之道。利用多媒體技術分段設置相應的情境,讓學生進行略讀,可以通過相關情境的融入,讓學生在略讀中充分感受作者所處的情境,體會文章蘊含的情感和所表達的含義。
二、加強對閱讀技巧及略讀方式的指導
處在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有了自身的獨立思考及學習方式。因此,教師在略讀教學中應注重對略讀技巧的教學。首先,要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獨立閱讀、獨立思考,并讓學生在略讀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努力解決問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其次,教師應在學生略讀過程中發現學生的興趣點并加以拓展,利用問題導學的方式,不斷引導學生在略讀中找出問題答案。同時,要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略讀習慣,制定適應自身發展特點的略讀計劃及略讀方法。例如,小學六年級語文統編版課文《魯濱孫漂流記》,文章主要講述主人公魯濱孫出生于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的故事。在一次航行途中遇到風暴,魯濱孫只身漂流到一個無人的荒島上,開始了一段與世隔絕的生活。他憑著強韌的意志與不懈的努力,在荒島上頑強地生存下來。在荒島獨居了28年2個月零19天后,他最終得以返回故鄉。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總分總的閱讀方式對文章進行略讀,或者對文章中的標題進行閱讀。《魯濱孫漂流記》符合小學生的思維模式及閱讀的興趣愛好,教師應抓住機遇,加強對略讀技巧的教學。教師可以在學生進行略讀之前提出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充分略讀,例如:魯濱孫是如何在荒島上生存28年的?
三、加強對課外文章略讀的延伸
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思維理解能力及學習能力相對較強,單純地對課內教材進行略讀是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的。因此,加強對課外文章閱讀的略讀延伸能夠使小學生不斷增強其文化底蘊,提升文化素養。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年齡層段及自身發展特點,推薦與之相應的課外閱讀書目,例如《朝花夕拾》《季羨林散文集》《上下五千年》等,都是適合小學高年級學段學生的書目。在對這些文章進行閱讀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略讀技巧進行略讀,在掌握文章大體含義及內容走向的基礎上,再進行細讀。
綜上所述,略讀教學是小學語文高年級學段的重要教學手段,教師在略讀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對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應用,創設相應的閱讀情境,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并且在學生略讀過程中加強對略讀技巧的教學,同時加強對課外文章略讀的延伸,不斷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略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