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艷菊
摘要:勞動技術課教學,是綜合素質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和組成部分,在初中教學過程中,實施勞動技術課程教學,是培養現代化人才的需要、也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初中勞動技術課程的設立和實施,有助于培養學生建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勞動技能和動手能力,有利于幫助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和提升。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和經驗,對初中勞動技術課程的實施策略和具體方法,進行分析探討,以期為通過提高初中勞動技術課教學質量和效率,為提升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勞動技術;教學方法
素質教育教學的提出和逐步深入開展,不但需要學生牢固掌握相關科目知識、拓展知識學習廣度和寬度,同時,也對學生通過知識學習、能夠運用相關知識進行實踐操作、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而初中技術課,恰恰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為學生提供知識綜合運用途徑的一門課程,勞動技術課程的設立,讓學生有機會通過課程教學進一步整合和運用學到的知識內容,為實現綜合素質水平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礎[2]。但是,初中勞動技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遇到了諸多困難,如何通過教學策略和方法的深入研究和改進,有效提高初中勞動課的教學質量,是當前勞動技術課程教學中的首要課題。
一、當前初中勞動技術課程教學實施現狀
當前,素質教育已經成為廣大家長和學校的共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也是學校教育教學的首要目標。然而,作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重要措施,初中勞動技術課的實踐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1、對勞動技術課的認識不足、重視不夠
初中作為學生在校學習的重要階段,對學生的成長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學生的課業壓力大,中考成為所有學生和教師面前最重要的目標。因此,雖然學校設立了勞動技術課,但往往不能保證課時、經常被其他科目擠占;而學校和教師、學生,也缺乏對這一門課程的重視,不愿意在勞動技術課教學上藥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讓勞動技術課程教學流于形式,不能達到培養和提高學生素質能力的教學目的。
2、缺乏合理的教學設計,讓課程脫離生活實際
經濟發展和教育資源的不均衡,使得不同地域之間、學校之間的學生有著較大的差異性[3]。因此,在教學實踐中,需要教師結合自身的環境和資源、條件等,進行更加充分的課前教學設計,充分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而不能脫離實際、讓學生的教學實踐缺乏目的性、實用性,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升和教學目標的實現。
3、教學方法呆板,缺少靈活性
作為一門實踐性科目,學生在勞動技術課教學中的參與程度,直接與教學質量相關。因此,如何調動學生對教學活動的興趣,激發他們動手、動腦積極互動的愿望,是實踐勞動技術課教學的重要手段。而當前這一門課程的教學中,教師還缺少對互動教學的充分應用,教學手段單一,不利于學生興趣的激發。
二、提高初中勞動技術課教學質量和效率的策略
1、將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作為勞動技術課的首要教學目標
初中階段的學生開始逐漸步入青春期,他們對周圍世界開始由最初簡單的好奇,轉變為對未知的努力探索、求解,渴望認知和融入外部世界[4]。初中勞動技術課程教學,應準確把握這一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在勞動技術教育教學中,將學生感興趣、渴望知曉的各方面知識內容融合進來,讓他們通過勞動技術課程的學習,不但能夠提升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勞動技能,還可以從中了解更多的相關知識,感悟到實踐操作中對各方面知識的綜合運用的意義和重要性;逐步形成正確的勞動意識,養成自主思考、大膽創新的良好習慣,引導和鼓勵他們將好奇心、想象力,正確地運用到實踐之中,為綜合素質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礎。
2、注重與現實的緊密聯系,強調勞動技術學習的應用性
實踐性是實踐勞動技術課的最重要特點,也是這一學科教學的首要目標和內容。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教學內容的應用性放在首位,啟發和引導學生進行具有現實意義的勞動技術和技能學習,幫助他們學會運用相關知識解決現實問題、學會現實生活中的勞動技巧和能力。教學實踐中,應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讓學生通過教學活動既能夠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還可以從參與過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樂于與教師共同配合、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3、注重對相關知識的滲透和融合,拓展他們的知識和視野
勞動技術課教學,是培養學生進行知識綜合運用能力的教學,也是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深度、廣度和相互聯系進一步理解的過程[5]。教師應將實踐過程中所運用的知識進行有機的融合,在對學生所學其他各科知識進行聯系和協調的基礎上,滲透進勞動技術的教學實踐中,讓學生從教學實踐中理解書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相關性。比如在施肥的教學內容講授中,將化肥作為一種化學肥料,不同各類化肥所含的化學原料、作用與化學相聯系;而將作物對化肥中的營養元素的需要與生物、植物課相聯系。這樣,通過相關知識的滲透和融入,讓學生從不同角度獲得知識,學會不同學科知識的應用,從而激發起他們的求知欲和自主探索未知的探索精神。
三、小結
勞動技術課程教學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學生知識運用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的有效手段。結合現有教學資源、從學生的現實情況出發,通過合理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創新,提高實踐勞動技術課的效率和教學質量,是培養新時代高素質人才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彭宇馳.淺談中小學勞動技術教育課程在我國近現代教育發展史上的重要性[J].華夏教師,2019(16):90.
[2]陳雪梅.基于工程思維培養的初中勞動技術教學探討[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0(02):47-49.
[3]王黎宏.能動學習視野下初中勞動與技術學科學習興趣培養策略初探[J].華夏教師,2019(23):20-21.
[4]遲蕊.放大的面包板——初中勞動技術電子技術課教具的開發與應用[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9(14):34-37+58.
[5]姚麗芬,祝小紅.勞動技術教育課程實施的現狀與反思——基于中部地區D市初中的調研[J].贛南師范大學學報,2017,38(05):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