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雯
摘要:黨史教育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對于培養具有健全人格的大學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黨史教育面臨著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需要通過完善制度、整合資源等方式拓寬高職院校黨史教育路徑,提高學生黨性修養。
關鍵詞:高職院校;黨史;教育
一、加強高職院校學生黨史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需要
2012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提出了中國夢,偉大民族憧憬偉大夢想,偉大夢想成就偉大民族。民族復興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其中包括正處在高校中的大學生們,他們是祖國建設不可或缺的力量。黨在百年來形成的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建黨精神等都是中國精神的生動詮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通過加強高職院校的黨史教育,可以喚醒學生們的民族認同感和國家自豪感,從而不被任何錯誤思潮影響,深刻理解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率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立志肩負起民族復興的時代重任。
(二)推動社會和諧發展的必然需求
高職院校學生畢業后大多會投身于各行各業的一線工作中,是社會經濟發展進步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們對中國共產黨的認識了解程度,影響著社會的發展。通過學習黨史,可以深化對中國共產黨的認識,理解黨的領導核心地位。正是依靠黨的領導,我們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偉大勝利。高職院校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的建設者,只有在學校里認真學習黨的歷史,通過對黨領導地位的認識,才會自覺團結在黨的周圍,積極向黨組織靠攏,跟隨黨指引的正確方向更好的建設社會主義,推動社會和諧穩定的發展。
(三)助力學生成長成才的必經途徑
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通過加強對高職院校學生的黨史教育,使他們提升品德修為,深刻體會奮斗含義,明白如今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輩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常懷感恩之心。在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也涌現了許多英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展現了很多高貴品質,高職院校學生通過對中共黨史的學習也可以更加明確肩上的責任與使命,擺脫思想上的種種困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珍惜韶華,不負青春,增強學習緊迫感,努力學習知識,增長本領,積極投身社會實踐,不斷助力自我成長成才。
二、高職院校黨史教育現狀
(一)學校重視程度低
中國共產黨歷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部分高職院校開設了中共黨史課程,還有一些院校將黨史教育內容融入了毛概等通識課程中。高職院校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導致部分高職院校忽視對學生們思想理論層面的引導,忽視黨史教育的地位,教學通常以專業課程教學為主,中共黨史這類通識課程居于次要地位,對學生的黨史教育重視不夠。學校不夠重視,學生自然也放松學習,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得不到更好的傳承,校園里無法形成濃厚的黨史學習氛圍。
(二)教育方式單一
高職院校中的黨史教育通常以開設中共黨史課程或融合在毛概等基礎課程中來進行,教育方式較為單一,基本局限于課堂教學范圍,以老師課堂講授為主,大班教學,缺乏吸引力,學生學習參與度不高,教學效果較差。處在新時代的高職院校學生們,成長于互聯網迅速發展的時代,思維活躍,單純的灌輸式教育已經不能充分引起學生們的共鳴,也降低了黨史教育的實效性。同時,高職院校中黨史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聯系不緊密,沒有充分利用好宣傳欄、校園廣播、微信、微博等途徑。此外,黨史教育與學生專業課程基本沒有聯系,課程思政開展少,不能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發揮育人作用。
(三)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高職院校的學生,大部分存在基礎較差,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不強的特點,對于黨的歷史了解很少,缺乏興趣,加之目前黨史教育主要以理論講授為主,缺乏實踐教學方式,對高職院校學生缺乏吸引力。學生學習目標實用主義傾向,認為只要學好對未來就業有用的專業課知識,黨史、毛概等此類公共課程是不重要的,殊不知個人的成長成才不僅要增長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更重要的是理論素養的提高。通過學習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全面了解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艱辛歷史,有助于學生正確認識世情、國情、黨情,理解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增強學生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政治覺悟,堅定不移跟黨走。
三、加強高職院校黨史教育路徑
(一)完善黨史教育保障機制
完善高職院校黨史教育保障機制是推動黨史教育良好發展的基本保證。 一方面要完善高職院校黨史教育組織領導制度。高職院校的領導層要結合學校實際情況進行頂層設計,尋找適合本校師生的黨史學習教育方案,明確領導責任,加強統一領導,也可以將黨史學習教育的實際效果作為領導干部的考核指標之一。另一方面完善高職院校黨史學習教育日常運行制度。在教學管理的日常運行中,可以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融入學校管理制度中,全校師生在履行遵守制度的同時深化對黨史知識的學習,并且可以豐富班會、入黨入團等黨史教育元素,強化黨史教育意義。
(二)整合資源,拓寬路徑
黨史教育可以不局限于課堂教學上,高職院校在發揮課堂教學這一主渠道作用的同時,也可以整合校內外其它資源,拓寬黨史教育路徑。一方面,通過校企合作,將黨史教育滲透到學生的實習實訓等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黨的優良傳統作風,堅持真理、堅定理想、艱苦奮斗,發揚大國工匠精神。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團活動、讀書活動、知識競賽、座談會、網絡宣傳等方式加強高職院校學生的黨史教育。特別是要利用好網絡這一途徑來加強學生的黨史教育,比如讓學生多關注共青團中央和人民日報等官方微信微博推送的黨史小知識。通過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形成良好黨史學習氛圍。
(三)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要抓好青少年學習教育,著力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苯處熞淖円酝膯渭兝碚撝v授的方式,在黨史教育中,“會講故事、講好故事十分重要” 。思政課教師要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講好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歷史時期涌現的優秀黨員和先進模范的故事,讓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接受教育、接受洗禮,了解我們黨走過的輝煌歷程,取得的偉大成就,深入學習先輩們的博大胸懷、高尚情操。
(四)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結合
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核心內涵都是育人,高職院校的黨史教育也要充分發揮課程思政的作用,兩者同向同行,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同向同行不僅體現在培養目標上,也應該體現在實踐形式上,也就是課程內容相通相融,不僅是其它課程引入黨史教育的內容,中共黨史課程也可以引入其它課程內容,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既同向又同行。在高職院校中,其它專業課程中融入黨史教育內容,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緊密結合,共同致力于立德樹人目標,培養助力民族復興的時代新人。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31.
[2]賈濤.黨史教育: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J].福建黨史月刊,2011:56-57.
[3]陳艷艷.高職院校大學生黨史教育現狀及對策探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9(10):229-230.
[4]宋歌.高職院校學生黨史教育面臨的難題與對策[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0):3-5.
[5]李星.新時期高職院校加強黨史教育的意義及對策[J].職教論壇,2013(35):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