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來,在我國的經濟發展歷程中,國有企業發揮出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已經逐漸成為了我國國明經濟的支柱型產業,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社會背景之下責任重大。在全新的經濟發展態勢之下,國有企業想要更好的生存與發展,不斷提高自身的發展效率與質量,就必須要深刻認識到黨建工作的重要意義,將企業的生產經營與黨建工作進行深度融合,以黨的建設與領導帶動國有企業的縱深發展,讓黨建共走和生產經營成為國有企業共同的助推器,真正實現新時期的兩手抓、雙促進。
關鍵詞: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生產經營;深度融合
在新時期的社會背景之下,伴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各種各樣的新興產業不斷涌現,因此國有企業想要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就必須要突破傳統的發展模式,統籌全局進行綜合考量,加強黨建工作促進企業內部員工思想的轉型,不斷迎合社會發展潮流,立足于黨的基本政策,明確國有企業自身的發展方向,不斷發現并完善黨建工作的缺陷,從而助推企業的快速發展。在以下內容中,我將帶領大家分析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進行深度融合的必要性,而后針對具體的深度融合策略進行分析,希望能夠促進新時期國有企業的精準定位、精細管理。
一、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與企業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一)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的共同目標導向
盡管黨建工作與企業生產經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內容,但是二者之間卻有著隱形的密切關聯。從目標上來看,二者存在的目的都是為了促進國有企業的發展壯大。黨建工作的存在能夠推動企業生產經營的發展,不斷的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競爭力,促進國有企業資產的增值與保值。
(二)黨建工作能夠作為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的動力
國有企業的最主要優勢就是黨建,立足于黨建工作也是國有企業的靈魂所在。在國有企業當中,生產經營的各方面都有黨建工作的融合體現,并由此調動了國有企業發展的動力,提高了國有企業的整體實力。首先就是保障了科學合理的發展方向。其次就是通過黨建工作能夠為國有企業建立一支又一支優秀的人才隊伍。最后就是黨建工作能夠融入到國有企業的不同層級與領域,充分彰顯出黨員的模范作用,有效促進了各項工作內容的貫徹落實。
(三)黨建工作的強化離不開生產經營的融合
國有企業不同于常規企業,其獨有的政治與經濟屬性就已經為黨建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國有企業當中,黨組織如果想要實現各種政策的貫徹落實,就必須不斷強化黨建工作,提高黨建工作的多方面水平,而這種水平的提高則離不開企業生產經營作為基礎載體,同時也是重要的切入點與出發點,讓企業的生產經營來帶動黨建工作的不斷發展進步。黨建工作一旦脫離了企業生產經營實際,就會導致沒有意義,更會不斷的將黨建工作現實意義進行弱化與虛化,也就無法發揮出黨建工作的全部作用[1]。
二、加強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與企業生產經營的深度融合策略分析
(一)提高監管能力,創建企業黨風廉政環境
企業黨支部必須以中心為出發點,統籌全局,不斷完善現有的教育方式、制度體系以及監管水平共同作用的腐敗預防體系,將黨風廉政作為一種需要嚴格落實的責任制度,借助于各種黨風廉政教育平臺的應用,讓國有企業各個部門都能夠進行高效的黨風廉政建設與監管工作。同時,要針對群眾所提出的重點問題進行重點解決,堅決禁止有損公眾利益與公司利益不正之風的存在。另外,要通過嚴格的管理制度、明確的紀律規定以及不容忍的腐敗嚴防工作,不斷強化黨員群眾的思想修養,強化他們的宗旨、廉政以及法紀等方面的意識,引領著國有企業內部所有的黨員群眾創建一個黨風廉政的環境,在國有企業內部營造出一個優良的風氣氛圍。
(二)建立與落實黨建工作考核機制
考核機制能夠成為黨組織建設與作用發揮的重要助推器。黨組織強大作風才會更加正確,只有優質的黨組織才能夠為日后的發展夯實基礎,強化黨組織的建設就是提高黨建工作水平的基礎保障。因此,黨建工作當中的考核機制的建設需要結合黨組織的建設,要從思想、政治、組織、作風、制度、陣地以及黨員隊伍等多方面的建設為出發點,形成一種針對基層組織進行每個月的自省自查、由上級組織進行每個季度的檢查、在年底進行統一的獎勵與表彰的考核與評價模式[2]。與此同時,要結合考察過程中各種各樣的問題,及時的進行整改,確保各種工作制度與黨建思想的貫徹落實。
(三)提高黨組織的領導地位
第一,國有企業在進行初期黨建工作時,需要設置不同的工作任務,保障所有人都能夠在日常的工作與規范上,嚴格遵守相關工作標準來完成工作任務,針對于重點難點問題的解決,決不能夠過于隨意,要充分發揮出黨組織的領導作用。第二,要關注精神引領的重要性,在針對員工進行培訓與教育的同時,將黨性教育滲透其中,借助于對國有企業文化內涵與底蘊的深入學習,進行優秀企業傳統與思想的宣傳,不斷提高國有企業內部員工的思想道德修養,逐漸彰顯出黨組織的激勵與引導作用,在潛移默化當中引領著員工們自覺主動的完成工作使命。
(四)依托創新,促進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的有機融合
在全新的社會背景之下,不論是黨建工作還是生產經營,都需要有不同程度的創新,才能夠促進更好的有機融合。對于黨建工作來說,需要結合當下時事,針對黨的全新政策開展教育工作,在教育工作當中不斷融入新時期的社會主義新思想,讓國有企業的工作人員都能夠領會到黨建工作的真實意義。對于生產經營來說,國有企業既要抓住社會市場的發展機遇,也要遵循國家政策的相關要求,要在發展過程中力求做到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發展[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的背景之下,國有企業若想實現真正的精準定位與精細管理,就必須要進行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的深度融合,充分發揮出黨建工作的精準定位引導作用,體現出生產經營的精細管理帶動作用,通過二者的有機結合,推動國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朱建強.推動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J].支部建設,2020(23):54-55.
[2]朱海濤.推進國有企業基層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徑[J].現代經濟信息,2020(13):169-170.
[3]劉靖北.以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推動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20(07):43-46.
作者簡介:
李菁生(1974.5),男?,漢族,?甘肅平涼人,在職本科學歷,從事企業管理及政治思想工作
畢業院校:中央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