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專業旨在為學校與社會培養一批專業基礎扎實,而且具備一定的實踐能力的人才,而我國當前部分高校的教學模式因循守舊,本人認為此種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國家與社會對人才培養方案開發模式的要求,而且也不利于專業人才的培養。本篇文章認為專業發展深入到人才培養方案開發過程的方方面面,這要求當前的模塊化教學改革的人才培養計劃需要結合各個不同的學校進行制定,結合不同院校的高校專業,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分門別類,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就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篇文章就立足于模塊化教學改革的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對人才培養方案開發模式優化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模塊化;教學改革;人才培養;研究;實踐
前言:模塊化教學改革的人才培養,從其實質而言,是一種管理性質的組織發展行為,模塊化教學改革的人才培養是企業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的原動力,而當前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其中關鍵點就在于嚴格按照國家對專業的要求,并結合當前模塊化教學改革的人才培養的標準,對活動中的經驗進行提煉與總結的過程,本文認為只有不斷提升專業技術人才的素質,才能夠拓寬人才培養方案開發與研究視野,這樣能夠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提供具有參考價值的教學意見,從而讓學生走上社會的工作崗位。
一、模塊化教學改革的人才培養方案的重要性
模塊化教學改革的人才培養,需要工作人員不僅僅具備學科以及相關學科的專業知識,而本篇文章從應用性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出發,對當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結合進行論述,并將誠信納入到模塊化教學改革的人才培養的方案之中,本文認為只有明確模塊化教學改革的人才培養的原則,才能夠制定出應用性人才培養的策略。從這一點說明模塊化教學改革的人才培養對今后教學模式的優化有著重要的價值與意義。
教學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而言,其作用不言而喻,隨著制度改革步伐不斷深化,模塊化教學改革的人才培養中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過去與現在實行的教學的模式既有聯系又有區別,而且制度層面的區別會嚴重影響到工作的效率。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高效化策略,全面提升人才培養效率,從而為模塊化教學的未來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二、基于模塊化教學改革的人才培養優化策略
(一)借助課后習題訓練、課堂提問、課后討論等實踐性活動,對學生的實踐活動的形式進行優化
在教學的過程之中,教師需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實踐訓練的成果,并在考試與實訓結束之后,對于自己在考試與實訓過程中的表現加以評價,并不定期的進行自我反饋。而當前理論+實訓的教學模式,具體可以借助課后習題訓練、課堂提問、課后討論等實踐性活動,此種教學模式的基本要求是,對學生的實踐活動的形式進行優化,這樣就能夠對應用性人才培養的模式進行階段性的創新。
(二)強化高校應與企業之間的合作,構建起學生的學習整體脈絡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機器智能等技術的日新月異,工作對人才的要求也在水漲船高,而當前高校需要結合國家的政策,那么這充分說明一點高校應與企業合作、并結合當前社會對于專業人才的技能以及知識的要求,需要結合專業發展的現實情況,以學生取得的教學效果為導向,與企業合作能夠快速實現需要借助智能化的發展,從而構建起學生的學習整體脈絡。
(三)對教學中知識點的學習,就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素養
當前我們需要把握專業領域的發展動態,就能夠結合發展情況,制定高校的人才的訓練規劃,高校專業需要結合國家的課程體系,可以通過對教學中知識點的學習,就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素養,為學生今后的技能培養等打下堅實的基礎。將技術手段與課堂教學相融合,高校需要結合當前的行業的發展,從而構建智能化的課程體系。
(四)評估產出,優化模塊化教學改革以及人才培養模式
評估學習產出是高校教育教學模式中的關鍵環節,我們需要革新教學課程評價體系,我們需要不斷的優化學校和教師的課程設計的內容。優化模塊化教學改革以及人才培養模式,需要從專業的學生的基本技能、實踐效果、實踐成果、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溝通表達能力進行量度,而當前對這些維度的測量,具體的方法就是就是對這些能力進行量化,這樣就能夠得出當前專業學生的學習成績,從而制定出符合學生具體情況的應用性人才的培養方案。
(五)開展項目式教學,制定周期性的學習計劃
隨著當前信息技術的快速更新,高校專業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創新現有的教學模式,結合當前專業的具體情況,對當前高校的學生進行類型的劃分,這樣就能夠發揮項目式教學的優勢,教師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課堂表現進行反饋,為學生的今后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而在模塊化教學改革的人才培養的過程之中,如何實行第三方監督、第三方評價,教師作為學生的引路人,給學生提供幫助和指導,對學生不明白或者存在疑問的地方進行答疑解惑,這樣就能夠為人才培養以及模式化教學的發展建言獻策。
結束語:本文從模塊化教學改革人才培養方案的重要性出發,對模塊化教學改革的人才培養的優化策略進行探討,具體從以下的五個方面展開論述,分別為借助課后習題訓練、課堂提問、課后討論等實踐性活動,對學生的實踐活動的形式進行優化、強化高校應與企業之間的合作,構建起學生的學習整體脈絡、對教學中知識點的學習,就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素養、評估產出,優化模塊化教學改革以及人才培養模式、開展項目式教學,制定周期性的學習計劃。本篇文章認為只有從上述的策略出發,才能夠為今后模塊化教學以及人才培養提供實踐借鑒。
參考文獻:
[1]基于“1+X(新工程師)”證書制度的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 楊代強,韓亞軍,熊建國. ?時代汽車. 2020(24)
[2]1+X證書制度下建設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踐研究[J]. 王艷,胡興福. ?山西建筑. 2020(22)
[3]智能制造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機電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 周建起. ?產業科技創新. 2020(25)
[4]基于“1+X”證書的高職書證融通模塊化課程體系構建——以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為例[J]. 宋云艷,唐敏. ?南方農機. 2020(13)
[5]“1+X”證書制度下高職電子信息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J]. 符保龍,蒙飚.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0(02)
[6]高職工作室教學模式的模塊化教學研究[J]. 徐魯寧,郭曉功. ?福建茶葉. 2020(03)
[7]能力本位教育視閾下我國職業教育育人模式探討[J]. 宋樂.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9(31)
[8]高職實施1+X證書制度的實踐與思考[J]. 吳伶琳. ?現代計算機. 2019(29)
[9]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若干思考與初步實踐[J]. 趙堅,羅堯成.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9(27)
[10]軌道交通類專業1+X證書制度實踐探討[J]. 劉華橋,王德春,劉陽. ?科技風. 2019(18)
作者簡介:姓名、肖玥,性別女(出生1981年)、籍貫江西省泰和縣,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單位,講師職稱、機電一體化教研室主任職務、碩士學歷、機電一體化研究方向,從事工作專職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