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義赟 馬俊 樊華
摘要:當今時代,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物聯網的“閃亮登場”,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大數據研究浪潮。電力大數據,越來越成為電力巨頭們關注的重點對象。線損作為評估企業綜合效益的一項重要指標之一,在電力企業中較為扮演著重要角色。鑒于此,本文針對大數據在低壓臺中的區線損管理進行了系統的闡述和分析。
關鍵詞:大數據;低壓臺區;線損管理
前言:
物聯網時代,大數據發展態勢如火如荼。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大數據在各行各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關于大數據的各項研究也日益風靡。近年來,基于大數據的低壓臺區線損管理,愈來愈成為電力行業關注的焦點。
1、低壓臺區線損概念界定
何為低壓臺區?低壓,顧名思義,即人們通常所說的380V系統;臺,又稱之為“變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變壓器;區,即區域。一般而言,臺區指的是可變的電源范圍或面積。在電力管理中,從業者習慣于用“臺區”來指代可變的電源范圍或面積。所謂低壓臺區,就是指某臺變壓器低壓供電的區域。劃分低壓臺區的目的在于方便用電管理,尤其是對于人員分工、設備維護、電量計算、線損統計等方面的管理。線路損耗,簡稱為線損,即電能通過輸電線路傳輸而產生的能源損耗。其主要是由電力傳輸中有功功率的損耗造成的。
2、低壓臺區線損管理問題出現的原因
2.1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就目前而言,多數供電所對于線損管理問題,重視程度不夠,在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時,漏洞重重,加之監管力度不強,部分管理制度被“束之高閣”,一些從業人員在實際的作業過程中并未依據管理制度進行實際操作,因此,管理制度對員工的約束力不強,管理制度中的一些條文,可行性低,難以真正落實到位。
2.2工作人員綜合素質不高
物聯網時代,社會急速發展,人們需要掌握越來越多的技能和知識,才能立足于社會。電力行業亦如此。但是,部分工作人員,思想保守,拒絕接受新知識、新思想、新文化,不愿意在激流勇進的社會浪潮中做出改變,懼怕學習新的知識與技能。這種畏難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從業人員自身的工作效率,從而,也影響了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最終很可能抑制電力企業的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態勢。
2.3管理觀念陳舊
一些電力企業,觀念陳舊腐朽,未能與時俱進。這些電力企業,不注重激發員工工作的積極性,而且平均主義嚴重,如果出現問題,責任壓根兒無法真正落實到個人,形成電網線損人人有責,卻又人人不負責的局面。
3、基于大數據的低壓臺區線損管理的必要性
過去,計算低壓線損耗的方式主要有3種,分別是平均電流負載曲線特性系數方法,等效功率方法和電壓降方法。這些方法的優勢在于計算邏輯簡單易懂,難度低。并且可以有效解決電表周期與電表讀數不一致的問題。然而,其暴露的問題也比較明顯,精確性不高,換句話說,就是線損率計算的準確度會存在誤差。工作人員處理這些線損率數據時,工作量繁多且艱巨,并且工作效率不高。故而,基于大數據的低壓臺區線損管理應運而生。基于大數據的低壓臺區線損管理,可以高效快速地定位問題臺區,迅速區分線損的損壞狀況。在大數據的助力下,低壓臺區一般被劃分為3大類。這3大類分別是線損問題嚴重的問題臺區,線損問題一般的臺區以及線損問題較輕或完好的臺區。在這樣的背景下,從業者可以快速了解線損的問題狀況,并根據各臺區線損問題的嚴重程度進行有針對性地處理,提高了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優化了管理流程,幫助企業降低經濟成本,有利于企業獲得更高的經濟利益。
4、基于大數據的低壓臺區線損異常診斷模型
信息時代,網絡社會打破了時空界限,在更大程度上便利了人們的生活。因此,如果繼續沿用傳統的數據分析技術,電力企業必將在新一輪的市場競爭中一敗涂地。基于大數據的信息采集系統,具備全覆蓋、全采集等優勢,而傳統的數據分析方法,只能用于分析同類型數據。傳統的數據分析方法,在不同類型屬性的數據面前,可謂是“無能為力”。但是,當下,電力企業需要處理的不同類型屬性的數據越來越多。因此,需要對參與臺區線損計算的數據先進行預處理,讓數據更加適合分析。
1、臺區可計算分析模型
如果想要獲得準確的計算結果,那么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則是極其重要的。通常情況下,對于參與臺區線損計算的的條件,一般情況下,分為可以計算和不可以計算這兩大類。根據臺區線損的計算特征產生一個規則模型,該模型的規則可以通過一組分類規則來表示,形式如下:條件i→屬性j條件i=(屬性1)A(屬性2)A··A (屬性j)模型左邊是規則的前提,右邊則是一組屬性的集合。所以,根據臺區線損計算條件規則,臺區分為可計算和不可計算這2類。
2、臺區合理性分析模型
當臺區線損具備可計算條件后,需要去分析計算結果是否合理。在分析計算結果合理性這塊,可以借助決策樹歸納這個分析方法。這種分析方法,用途廣泛且功能強大,可以處理數值和分類數據,還可以解決多輸出問題。當第一個
得到解決后,第二個問題便會產生,如此循環往復。在決策樹中,從結構上來看,主要包括3大結點:根結點、內部結點和葉結點。假使這個問題的初始決策樹僅有一個結點,那么,在這種情況下,臺區線損率是沒有問題的,也就是臺區線損率處于合理狀態。但是,由于根結點包含2個類的記錄,所以必須細化這一決策樹。根據“可計算”分析條件,這些記錄被劃分為較小的子集,下一步對根結點的每個子節點進行遞歸。顯而易見的是,如果屬于不可計算狀態,那么肯定屬于不合理狀況。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運用大數據,建立低壓臺區線損異常原因智能診斷模型,管理體系更加完善,管理內容也更加明確。在不久的未來,基于大數據的低壓臺區線損管理模式將會得到廣泛的推廣應用。大數據的利用,將有利于快速推進電力領域信息采集系統的建設,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提升客戶的滿意度,擴大市場,幫助企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顧國棟,徐金玲.配電臺區在線線損分級管理和智能異常分析設計.電力需求側管理,2016(02).
[2]郭海威.基于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線損異常數據挖掘研究及應用[D].華北電力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