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瑩 張江梅
摘要:計算機的應用幾乎已經覆蓋了生活的所有領域,人們的生活方式被計算機所改變。因而計算機基礎這門課程已成為非計算機專業的一門必修課。如何在課程中為學生傳遞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目前要考慮的,也是一項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筆者所處的院校是醫學院校,醫學生的德育教育顯得頗為重要。本文討論如何在計算機基礎這門課程中良好地融入德育教育,這是課程思政中需要做到的。
關鍵詞:計算機;醫學生;課程思政
1 引言
有人說當今社會人類三大基本技能是計算機、英語和駕駛,不管是不是開玩笑,也說明了計算機在如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該門課程在醫學院校中作為醫學生的必修課程之一,如何能夠實現在寓教于人。醫學生的專業是較為特殊的,他們走向工作崗位后,面對的可能是一群把生命依托給他們的病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1]。想做到恪守醫德,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斗終生,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本文研討的是在本門課程中如何做到將思政融入課程案例,實現教育的根本任務-立德樹人。
2 課程介紹
計算機的每一代發展都是飛快的。在當今時代,計算機走入了各行各業,已經成為各行業都必不可少的工具。掌握計算機及的基本知識和使用,已成為基本技能之一。計算機基礎課程共有72個學時,其中12個理論學時和60個練習學時。如此安排的原因是想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自學能力和動手實踐的能力。練習系統中也有相關的各個環節的自測和綜合測試,這里不再贅述。所選教材共10章內容,其中筆者認為可以關聯課程思政的重點章節包括電子計算機的誕生與發展,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和計算機素質教育等。下面淺談下筆者的想法。
3.教學案例與思政結合
3.1 計算機的誕生與發展之科教興國
電子計算機誕生于1946年的賓夕法尼亞大學,可以說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從第一代的電子管計算機到傳統意義上的第四代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計算機,還有第五代的智能計算機和第六代生物計算機,計算機的發展是非常迅猛的[2]。我國雖然發展起步較晚,1958年調試成第一臺電子管計算機,但是我國的發展速度尤其是巨型機,可以說是后來者居上。此處可以以“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號”為例,說明巨型機的計算速度名列前茅。延伸至科技發展,例如,我國的登月計劃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想實現登月最重要的是軌道計算,那么必然少不了巨型機的作用。引出科教興國可以利用科技實力實現國家繁榮昌盛。
3.2 操作系統之兼容并蓄
操作系統這部分內容也有很多可以拓展的環節,可以通過介紹市面上流行的windows、ios、和android等系統的歷史,再通過介紹ios 、android系統與unix和linux系統之間的關系,還可以介紹下各類軟件出的不同版本,還有部分兼容問題。引出兼容并蓄和博采眾長的儒家思想。醫生誓言中有一段是這樣描述的: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圣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斗終生[3]。如何能培養出更高的水平技術,需要海納百川、兼容并蓄。
3.3 計算機網絡之歷史見證
計算機網絡這部分內容是可以進行拓展的,從互聯網發展的三十年,再結合中國互聯網之父錢天白先生的故事,讓學生記住這些真正的英雄們。從web時代到如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從2G時代到5G時代,通過介紹國內的互聯網企業,這部分歷史實際上是學生們也共同經歷的,這樣可以引起共鳴,而且有一部分互聯網軟件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用過的,我們是歷史的見證者和參與者,這個時候再通過華為小米等民族互聯網企業的介紹,引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3.4 計算機素質教育之道德規范
計算機素質教育部分內容可以跟思政聯系的內容很多,例如隱私保護、計算機犯罪、計算機病毒、知識產權、盜版軟件、散播計算機病毒甚至包括網絡暴力的內容都可以擴展到道德方面的規范。醫學生的誓言中有這樣一段內容:熱愛祖國,忠于人民,恪守醫德,尊師守紀。這些其實都需要學生培養極高的道德水準,言傳身教定會受益匪淺。
4.結語
筆者在這里只是簡單的介紹了自己關于計算機基礎課程和課程思政的一部分想法,其余章節也有能與課程思政結合的點,相信其他老師肯定會有更好的想法。也希望能再接再厲,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更多可愛的可敬的白衣天使。
參考文獻
[1]孟曉媛.醫科院校學生職業信仰的培養[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41(03).
[2]孟慶豐.媒介技術的演進及其社會影響分析——基于技術哲學的思考[D].南京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07.
[3]裴新剛.高等醫學院校學生醫德教育路徑探析[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 (10).
作者簡介:王寶瑩,女,漢,198901,河北承德,承德醫學院,網格計算,碩士研究生,講師,河北承德,06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