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中之見
近來,阿里巴巴涉嫌壟斷行為被立案調查,受到了很多的關注。
在科技領域反壟斷,幾乎是全球的一致風向,其根本體現為消費者利益優先。像谷歌,像微軟,像Facebook,都曾經或正在遭遇反壟斷調查。像美國,像歐洲,像英國,都在對高科技巨頭進行反壟斷調查。像美國這樣的國家,反壟斷已經有了百年歷史了。
從主要的反壟斷領域來看,包括非公平定價、捆綁銷售、業務排斥、數據隱私等,類似的情況實際上我們也曾看到過。在之前這些仿佛是一家公司的自主,或兩家公司之間的博弈,大多數時候消費者利益優先被忽略了,然而這一切現在全部都到來了。
2008年,我國《反壟斷法》正式生效,不過在很長的時間里并未觸及到國內的科技巨頭。而最近的一系列舉措,體現了市場化與法治化的又一次深化。
可以看到,中國反壟斷在2020年出現了一些新動向。2020年1月,《反壟斷法》修訂草案(公開征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征求意見,11月1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出臺《關于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征求意見稿)》,與線上經濟相關的互聯網平臺都在監管范圍之內。
2020年12月14日,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官網公告:阿里巴巴投資收購銀泰商業股權、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股權、豐巢網絡收購中郵智遞股權,違反了《反壟斷法》第48、49條,被分別處以50萬元罰款。
除此之外,浙江、四川、安徽等多地召開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并頻頻強調“反壟斷”,反壟斷成為一個持續升溫的領域。
還可以看到,前段時間一大批互聯網巨頭紛紛宣布入局社區團購買菜,全都盯上了菜販子的生意,菜籃子的生意!0.99元買菜、買雞蛋,紛紛開始搞起了巨額補貼,一時間無數菜販子、底層賣菜的商販苦不堪言。巨頭拼爭之后,市場的弱者退出之后,消費者作為韭菜來收割的可能性大增。
科技將不斷向前,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物聯網,讓未來充滿了無限可能。這樣的無限可能帶來了監管的難度;這樣的無限可能,必將催生更密集的監管。
確實,科技給消費者帶來眾多的好處,但是消費者的利益肯定要被優先保障。擴大內需應體現在更多細節上,可以這樣認為,反壟斷將帶來全新的商業機遇,反壟斷將帶來更廣泛的商業機遇。
2021年,反壟斷被納入中國全年的重點任務目標,反壟斷法修訂案已列入2021年預安排的重點立法之一,伴隨反壟斷法律制度體系落地,反壟斷也將掀起新一輪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