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梅
張掖市甘州區農村經營指導站,甘肅 張掖 734000
張掖市甘州區降水量為200~400mm,地理氣候條件獨特,為天然種植產業奠定了良好基礎。近年來,常規農作物種植先機已被“中國金張掖玉米”搶占,為尋求新的發展思路,甘州迅速掀起制種產業。目前,甘州區制種業主要集中在沙井、明永、甘浚、大滿、龍渠等14個鄉(鎮),種植海拔最高分布在安陽鄉2230m,最低分布在烏江鎮1410m。而在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中制種產業出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進一步分析甘州區制種產業現狀,對其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意見建議。
甘州區依托地理優勢,玉米制種面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經過近年來的持續發展,已基本打造成為具有知名品牌的“中國金張掖玉米”制種基地。1984年,全區只有玉米制種面積約80hm2,發展到2000年的37333.33hm2,占耕地面積64000hm2的54.18%。玉米制種涉及甘州區14個鄉(鎮)149個行政村,參與玉米制種的農戶7萬多戶。制種企業由最初的2家發展到目前的51家,2019年玉米制種生產良種27200萬kg,畝均單產達475kg,畝均收入 2650元。
近年來,甘州區制種產業發展迅速,經濟效益明顯提高,農民群眾收入逐漸增加,但也存在著很多問題,一是種子企業的實力薄弱。在該區制種的大部分是小公司和掛靠的企業,維持制種產業,有產前投入,就缺乏產后兌付,制種服務沒有保障。二是制種基地重茬種植,土壤養分短缺,導致種子飽滿度差。三是制種公司和制種基地農戶矛盾日益凸顯,制種農戶和制種企業缺少利益聯結,引發各類矛盾。
2012年初,甘州區開始試點建設“四化”制種基地,根據“規?;?、標準化、集約化、機械化”四化基地建設的要求,積極引導從事玉米制種的企業和專業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的土地流轉經營模式,開展“四化”基地建設,加大財政項目資金支持扶持力度,鼓勵企業加大資金投入,積極引導有經濟實力的種植大戶,借助涉農項目資金,提高土壤利用率和單位面積產出率,進一步夯實制種基地建設,為優質種子的培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自2012年以來,甘州區成立了農業行政綜合執法大隊。把制種產業監管工作作為常態化,認真梳理,摸清底細,群眾監督,不定期抽查,發動鄉(鎮)屬地管理,群策群力,使制種監管工作成效顯著,為制種基地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提升全區種子基地建設的水平,由部門職能轉變為政府行為。明確種子基地監管責任擔當,形成了的強大合力,有力震懾了各種違法行為,市場秩序持續好轉。
根據全區玉米種子生產基地管理面臨的新形勢和新情況,強化監管措施,維護基地秩序,農業、公安等部門緊密配合,開展種子市場嚴查行動。一是查種子標簽標注。2016年初至2019年底對全區96個種子經營門店進行抽查,抽查各類種子樣品750個,查處假劣種子25.3kg,查處標簽包裝不規范種子12kg,調處種子糾紛案件3起;二是查轉基因成分。2016至2019年在玉米苗期,對全區玉米制種田進行拉網式檢查,共抽檢樣點3788個(次),抽檢玉米品種596個,涉及14個鄉(鎮)、189個基地村、89個農林牧場;三是查品種真實性。2016至2019年在果穗成熟期,開展玉米種子生產基地專項檢查行動,對玉米果穗進行全覆蓋抽樣檢測,共抽取樣品596份;四是查種子質量。在玉米種子收獲后,及時開展種子質量監督抽查,共抽查樣品753份。同時,在企業發運時,要求企業必須送檢樣品,共抽檢玉米種子樣品1849份。
2020年的玉米種子市場仍將沿續供大于求、產品過剩的局面,制種產業的整體風險不斷加大,企業與農戶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長久以來建立的制種玉米生產穩定局面受到沖擊。
土地不平整,土地“碎片化”嚴重,種子基地基礎條件薄弱,設施落后,機械化程度低,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不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產業效益的進一步提升。
制種面積占全區耕地面積較大,多年種植無法倒茬,再加頻繁使用化肥和農藥,部分種植區無法進行統防統治,致使地墑不飽,影響了種子質量和產量。
自2009年以來,由于全區制種業的快速擴展,全區有58%的土地用于繁育玉米種子,嚴重擠壓了其他農產品的種植面積,納入規模以上工業統計的12戶農產品加工企業一直處于原料供應不足的窘境,不能滿負荷生產,農產品加工企業基地落實難度越來越大,有的企業生產難以為繼,面臨關停的危險,更談不上發展壯大。
按照農業農村部對認定的26個雜交玉米種子基地建設的相關要求,進一步加大基地建設和管理力度,穩定制種產業基地有序生產態勢,杜絕蓄意高價收購,違約盜賣等違法行為,增加財政投入,提升基地規?;C械化、標準化水平,夯實現代化種子生產基地建設基礎。
堅持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大力推廣玉米制種測土配方、精量施肥、水肥一體化、病蟲害綠色防控、單粒播種等技術,深入實施農藥、化肥、地膜減量等專項行動,通過減少投入、降低成本等措施,提升種子產業比較效益。通過加強種子生產基地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種子生產基地薄弱環節;積極調整土壤結構,實行輪作倒茬,進行耕地質量修復,有效解決連作重茬導致的耕地質量下降問題,增加基地產出能力,確保農民持續增收。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積極開展重大科研攻關和技術模式創新,加快推進制種玉米秸稈、玉米芯等副產品和廢舊農膜的再加工、再利用進程,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增加產品附加值,提升產業綜合效益,促進產業發展壯大。
甘州區認真落實省、市、區種子生產相關文件精神,對違規種子制種、無正規證件的制種企業、借用其他公司或法人的證件來蒙騙制種的企業等擾亂制種生產秩序的行為,對范圍廣、危害程度高、情況比較嚴重的種子案件,依據市場、種子法相關法律手段,依法進行處理,規范種子生產秩序,維護制種產業市場秩序。通過鄉(鎮)司法和法律服務所出面公正,與農戶簽訂規范合法的制種合同。鼓勵群眾積極舉報各種違法行為的制種企業,情節嚴重的將移交司法機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