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制藥行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與其他行業相比,在總體發展上還存在著一些企業規模小、數量多、產品技術水平低以及管理水平低等現象,這也對我國集團化制藥企業的發展產生了一定影響。對此,需要加強對智能制造的應用,從而進一步促進集團化制藥企業的發展。本文針對智能制造在集團化制藥企業中的應用進行分析,介紹了智能制造的概念,探討了現階段制藥企業的智能制造應用現狀,并提出具體的應用對策,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人員起到一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智能制造;集團化;制藥企業;應用
【中圖分類號】R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2--01
前言
現如今,雖然也有部分集團化制藥企業和設備以及軟件供應商加強合作,并探索了部分設備單元的數據采集、通訊以及過程控制,但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無法有效結合整個生產過程的信息化管理。一些企業雖然對進口軟件平臺進行了采用,并對制藥生產的MES系統進行了建立,但由于受到技術方面的限制,因此只能通過數據采集、RFID以及條碼等技術來管理和追蹤物料,以及實現電子記錄的生產管理。對此,需要對智能制造的應用進行充分探索,從而有效發揮出智能制造具有的重要作用。
一、何為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主要需要有效結合信息通信技術和先進制造技術,并在設計、服務、管理以及生產等制造活動環節進行有效貫穿,從而研發出自決策、自學習、自感知以及自執行的全新生產方式。通過在企業生產過程中應用智能制造,可以使產品研制周期得到縮短,使資源能源消耗和運營成本得到降低,從而使企業的產品生產質量和效率得到提高,進一步孕育和發展企業的全新業態和模式。對于智能制造而言,其需要以智能工廠作為載體,并將關鍵制造環節作為智能化制造和管理的核心,有效運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從而更好地實現智能制造目標,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
二、現階段制藥企業的智能制造應用現狀
我國制藥行業的智能化工廠在實際探索過程中,往往還只局限于信息層和物理層,還未形成完整和合理的模式與形態。
首先,藥品生產規范需要高度符合智能設備的合規性。為了對藥品研發、銷售、生產等過程進行規范,需要結合我國國情對藥物非臨床研究質量管理規范、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以及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等法律法規進行制定,從而有效規范和約束藥品研發、流通、生產以及使用等環節。隨著我國智能制造的不斷深入,傳統藥品生產管理理念以及藥品生產模式也得到了轉變,這也使各類智能化設備和信息傳輸系統得到了有效應用,可以確保藥品管理規范與實際生產相適應,合理進行調整,從而有效促進制藥行業的快速發展。
其次,制藥企業的定制化生產需要對審批瓶頸進行有效突破。智能制造需要以客戶需求作為研究中心,并結合需求變化對產品設計方案進行靈活調整,從而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產品。例如,針對個性化制造和精準醫療,需要通過3D打印混合制造技術,結合患者需求對不同結構性能的相關醫療產品進行定制,同時還需要結合患者對藥物的吸收情況,對與其吸收特性想復合的制劑進行制造。從生產制造角度進行分析,需要建立高度柔性的生產線,通過組合和協同各個生產功能模塊,從而定制化生產產品。
三、智能制造在集團化制藥企業中的應用
(一)一個平臺的建設,強化產學研的合作分析
在集團化制藥企業總部,需要對統一的智能制造系統平臺進行建立,具體需要涉及到軟件技術、通訊、語言、構架以及集成等。與此同時,還需要加強產學研用合作,從而使醫藥產業的協同創新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具體來說,需要結合行業現狀,根據技術特點,對產學研用合作模式進行創新,從而協同創新技術成果,有效轉化和應用科技成果,促進制藥工業的智能化發展。
(二)兩級部署的落實,打造智能生態體系
集團化制藥企業總部需要合理部署ERP以及結構,并進行商業分析,加強工廠部署的生產執行以及管理。在工廠生產過程中,執行管理需要對集團公司商業分析當中的工廠智能功能點進行引用,從而使其集成到統一系統當中。與此同時,還需要有效集成工廠部署生產過程監視、生產計劃、部署成本管理、車間作業管理、車間排查調度、生產運營支持、能源管理、物料管理以及設備運行管理等功能,將其在實時數據庫當中進行統一采集。通過對智能制造生態體系進行建立,可以有效交流和融合相關領域,從而促進制藥企業的智能化發展。具體來說,需要涉及到設備制造企業、藥品生產企業、軟件服務企業以及信息化服務企業等,從而結合智能制造對不同領域的開放性平臺進行建立。
(三)三層管理的展開,完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
三層管理的開展,具體包括業務運營層、戰略管理層以及生產執行層。對于集團公司的戰略管理,具體包括戰略管理層以及部分業務運營層,而生產運營中心則主要包括業務運營層、戰略管理層以及一些生產執行層,生產單元則主要包括生產執行層以及一些業務運營層。其基礎需要對批控制進行建立,不僅要滿足批過程特性,而且還需要有效結合柔性化組織、協調、控制以及管理,建立起標準化的自動控制模式。針對批控制特點進行分析,其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模塊化以及層次化的控制模式。其次,需要建立起管理、協調和控制等于一體的控制模式。最后,處方組織的控制模式。除此之外,還需要對智能制造標準體系進行完善,對多個領域的標準化工作進行有效推進。
結束語:
綜上所述,針對集團制藥企業進行分析,需要在自動化控制和實時在線控制藥品生產的同時,對綜合管理的智能制造系統平臺進行建立,從而有效實現集團化制藥企業的智能制造。通過對集團化的制藥企業智能制造系統平臺進行建立,可以有效結合調度、優化、管控、經營以及執行等功能,從而建立起一體化管控模式。在藥品工業生產過程當中,智能制造是一項重要內容,需要實現生產方式的動態配置,從而有效集成自動化技術、質量控制技術以及生產管理技術等,對批控制模型進行建立,建立起實時數據庫,提高集團化制藥企業的智能制造水平。
參考文獻:
[1]岳建強.智能制造在集團化制藥企業中的應用研究[J].自動化博覽,2019,36(11):42-45.
[2]楊超.智能制造在集團化制藥企業中的應用淺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21,14(13):2567.
作者簡介:杜夢良(1981.1-),男,漢族,浙江新昌,大學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藥品及原料藥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