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洪波
摘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制藥行業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新技術的應用又推動了制藥行業的信息化。MES與ERP集成技術的應用推動了制藥行業科技的更新與進步,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工序、數據交互及計劃制定工作的有序進行。文章分析了現有MES與ERP系統的局限性、集成技術在制藥企業中的應用及效果。
關鍵詞:制藥企業;MES;ERP;集成技術;藥物生產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TP39 文章編號:1009-2374(2016)35-0052-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35.025
近年來,醫藥企業逐漸采用ERP系統,該系統屬于一種管理系統,它通過對供應鏈進行預先的計劃與控制來實現對藥物生產流程的管理。同時該系統通過對資源的合理利用來實現優化配置,最終達到優化資源結構,實現效益最大化的目的。江蘇康緣藥業順應時代潮流,在2012年就開始實施生產ERP系統,為了進一步提高熱毒寧注射劑工廠的生產自動化程度,在2016年又開始實施西門子的MES系統。
1 現有系統的局限性分析
1.1 ERP系統的局限性
現有的ERP系統雖然具備了分離商業功能,但是其缺乏靈活性的特點卻不容忽視,此外,現有的ERP系統適應能力不強,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制藥企業的發展。上層的ERP系統不能得到底層制藥設備生產信息的支持,數據庫之間不能得到很好的結合,這些都使得藥物生產效率變低。
現有ERP系統的局限性突出反映在兩個方面:一方面表現為ERP系統通常情況下是按照相應的工藝流程和需求的物料進行推進的,這樣一來動態化的生產過程往往要受到靜態化思維方式的限制。可以說交貨日期的過度關注往往就導致對藥品庫存量以及生產設備運行情況考慮的缺失,這就是在靜態思維方式限制下動態生產方式運行產生的弊病。另一方面理論上系統的制藥工藝總路線是一定的,但是在藥物的實際生產過程中往往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各種變化需要制定一系列的預備方案,這樣一來就使藥物的生產過程缺乏一定的柔性,矯正起來較為困難,因此往往在生產中精度不高,故而難以滿足GMP的認證。這樣的情況還往往表現為生產出來的藥品不符合標準,故而難以上市。可以說醫藥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增強自身核心的競爭力,那么拓展ERP系統的信息化工作就顯得十分重要。
1.2 MES系統的局限性
MES系統的產生來源于對ERP系統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的全面糾正,這種系統往往以客戶的訂單下達為起點,而終點也鎖定在產品的生產完成上。我們知道MES系統的優勢表現為具有較強的實時動態抗干擾能力和自身的優化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一系統過于依賴人工,“人機對話”模式的運行使得方案制定過程的耗時往往過長,這樣自然就使得調整的效率大大降低,而且方案的優劣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人工經驗。另外,MES系統往往在功能上是無法進行細分的,其作用在總體上表現為了解醫藥生產過程中關鍵資源的需求情況,但是卻不能將功能在如何有效利用資源上進行具體的細分。值得注意的是所制定的計劃往往理想性、理論性太強,因此會出現生產方案與實際有所出入的情況,這樣一來難免會造成交貨的延期以及成本的增加,可以說這就對醫藥企業的效益獲得產生了巨大的不良影響。
2 MES與ERP的集成技術在制藥企業中的應用
隨著近年來醫藥行業的發展,生產設備越發先進,工藝流程也越來越復雜,且自動化程度也越來越高。MES和ERP兩種系統的集成為了一種重要的趨勢。為了對此進行詳細的探討,筆者逐條展開分析:
2.1 系統集成的整體框架
MES系統與ERP系統集成后的框架包括三個層次:上層為企業資源管理系統,也是ERP系統;中層為制造執行系統,也是MES層;下層為過程控制系統。系統的下層過程控制系統主要是生產過程中的設備,諸如稱量器具、發酵設備、烘干設備及純水化設備等。中層主要起連接作用的MES層是管理信息集成與生產過程控制的橋梁與紐帶。最上層的ERP系統以產品的生產銷售為主要對象,包括采購、銷售、財務及生產計劃等環節。
集成技術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提高生產效率以及降低醫藥行業的生產成本、促進制藥企業的迅速發展以及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系統集成的基礎是數據交互,平臺為信息共享。MES系統與ERP系統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MES系統為ERP系統提供生產數據從而完善ERP系統的采購、銷售、財務及生產計劃等各功能。而ERP系統為MES系統提供生產排產數據,將物料入庫、質檢、領料等方面的信息傳達到MES系統中來。在系統集成的整體框架中我們發現,各層之間的交互體現了業務流程的優化,有利于企業管理的精細化與企業運作的簡單化。
2.2 數據庫中間件的設計
大多數醫藥行業現有的MES系統與ERP系統采用的數據庫可能會不同,為SQL Server或Oracle,由于不同數據庫的語句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造成數據間的交互難度變大,這就要求必須設計數據庫的中間件來實現數據間的交互。關于中間件的設計,目前一般采用兩種技術,即Web Service或XML文件方式,康緣采用架設中間數據交互服務器方式,以XML文件進行數據交互,文件存放在交互服務器上,ERP與MES分別從交互服務器讀取數據,實現MES與ERP的系統集成。此外,中間件的設計包括三部分,即數據層、業務邏輯層及表現層三部分。三者之間可以相互分離,也就是說,如果改變了數據層的結構,那么其他兩層不會受到影響。
2.3 具體的工作流程
關于系統在集成后的具體工作流程為:ERP系統通過銷售計劃形成下載生產訂單,生成的訂單信息由數據中間件傳輸。在傳輸中,MES系統對下達的生產訂單選擇合適的生產工序,之后生產關聯工單,并把工單派發給相應的操作工人根據ERP系統的生產信息要求進行工單的生產與制造。生產完工后,MES系統通過中間件把醫藥生產過程中的投料信息、完工實績及能源消耗等數據情況傳送至ERP系統,到此實現了系統集成的整個工作流程。
3 MES與ERP的集成技術在制藥企業中的應用效果
MES與ERP的集成技術在制藥企業中的應用,往往具備高技術性和專業性,因此應用呈現出的深入性。隨著各種技術的日益發展,MES與ERP系統在中藥制造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廣泛的應用形勢來源于MES與ERP系統所具備的各種較強的應用效果。
其效果首先表現在控制參數調節方便。和傳統的控制調節器相比,MES與ERP系統極為方便并且適應能力較強。MES與ERP集成系統可以根據相應的參數依靠各種信息進行各種控制模型參數的設計,從而使得參數調節變得十分便利;其次,MES與ERP集成系統不易受外界的影響,我們可以和以往的情況做一個比較,能更好地更直觀地發現它的這一優勢。傳統系統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而人工MES與ERP系統的應用,實現了數據的交互,促進了中藥制造的發展;最后,MES與ERP系統的應用,使操作誤差變小,前面提及MES與ERP系統的另一個效果是不易受外界的影響,正因為它受外部因素的影響小,使得它具有了操作誤差小的優點,而且MES與ERP系統本身也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這就決定在制作中藥的過程中不會出現什么特別大的誤差,風險性大大降低。
集成技術的效果除了上述的理論性表現之外還有一些直觀性的表現。這一直觀性的方面大體上包括了三個方面,為了對此進行詳細的探討,筆者逐條展開分析:首先,節省了人力,從根本上減少了錯誤。完善的集成技術使得在中藥生產過程中長期穩定、合理化的配藥管理得到了很好的實現,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人力就得到了節省。在這一集成技術的應用下,文檔記錄的錯誤和操作方式的錯誤減少了50%~80%。此外在系統中,面向偏差的批次審核方式可以極大地節約審批的時間,從而在根本上提高了審批工作的效率;其次,使中藥庫存大大減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一般來說項目集成后,企業能夠依據銷售計劃將物料的取得變得恰當及時,這樣一方面使物料得到的節約,另一方面又大大減少了沒必要的庫存。我們知道庫存的維護是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的,因此庫存的減少自然使得中藥企業在這一方面的成本投入大大減少;最后,有效地縮短了生產中藥的周期,從而提高了藥物生產的效率。一般來說在集成技術的應用下,生產中藥周期縮短了40%~60%,新配方的上線時間得到了大大縮短,而且新員工的培訓工作也大大加快。從總體來看,中藥生產的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4 結語
應該說ERP系統和MES系統都有著各自的局限性,ERP的局限性表現在其藥物生產過程可塑性、可修改性太差,故而在生產過程中精度往往得不到有效的保證。MES的局限性表現在這一系統的運行過于依賴于人工,這樣自然就導致效率太低,而且往往會造成計劃和實際的生產有出入,從而給企業效益的取得產生不利的影響。
ERP和MES的集成大體上包含了三個部分,即系統集成的整體框架、中間件的設計以及系統集成后的工作流程,可以說這兩種系統集成后的應用取得了巨大的有效果,首先節省了大量的人力、從根本上減少了錯誤;其次減少了庫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最后使藥物生產制造的周期大大縮短,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系統自動化程度。
參考文獻
[1] 邵揚,馬杰,王森,饒忠煒,劉麗蘭.制藥企業MES與ERP的集成技術及應用[J].工業控制計算機,2016,(7).
[2] 李亞凱,王亞剛.制造執行系統(MES)在制藥行業的應用研究[A].第25屆中國過程控制會議論文集[C].中國自動化學會過程控制專業委員會,2014.
[3] 喬建國,夏安邦.企業現場信息與管理信息集成的紐帶-MES[A].江蘇省電工技術學會成立十周年慶典暨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江蘇省電工技術學會,2004.
(責任編輯:蔣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