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昱瑾
張掖市耕地質量建設管理站,甘肅 張掖 734000
近幾年,農產品質量安全逐漸變成社會關注的重點問題,我國近些年頻繁出現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當社會大眾察覺這些問題會威脅自身健康與生命后,容易對所有的農產品抱有一種懷疑心理,這將是農業發展的巨大阻力。雖然對于這種情況有關部門也提出監管政策和標準,要求所有農產品在通過質量安全檢查后才可以投入市場,但最終監管效果并不是十分顯著,因此,本文以此作為重點進行研究。
在農產品種植環節中最為困擾種植戶的問題便是病蟲害,為了將病蟲害對農產品生長的危害最小化,大部分種植戶在田間都會采取針對性管控,并通過化學、生物等方法針對病蟲害展開預防與治理,其中最為常見、有效的便是化學方法,這種方法無需太多成本,應用后效果十分顯著,目前在水果、草藥以及谷物等農產品種植中十分常見。但這種方法也容易出現以下兩種危害情況:其一,種植戶不確定化學藥劑使用分量,在實際使用中用量過大,最終導致多數農產品之中含有大量化學殘留物,這些殘留物對人體會造成很大危害;其二,由于部分化學農藥中有毒物質太多,所以我國已經明令禁止在農產品種植中使用百草枯等化學藥劑,但還是有很多種植戶為了降低病蟲害防治成本,依然通過其他途徑購買禁用農藥,這樣農產品即便經過后期處理與清洗,其中依然存有大量農藥殘留物。以百草枯為例,當人體攝入少許百草枯后,就容易對生命造成威脅,即便及時將其送往醫院,體內諸多器官也逐漸呈現衰竭狀態[1]。
在農產品種植與生產環節中土壤屬于一項關鍵因素,沒有土壤農產品就無法正常種植與生長,而土壤質量對于農產品質量安全能夠起到決定性效果。近幾年我國各地區基本都對土壤污染情況展開詳細調查,大部分調查結果都十分不理想,甚至在部分地區中大多數土壤都已經遭到嚴重污染,在這種土壤中根本無法種植任何農產品。因為在污染土壤之中可能含有多環芳烴、滴滴涕等污染物,這些污染物會在農產品生長時融入其中,當社會大眾購買并食用這種農產品后,就容易因接觸和食用出現重金屬重度情況,因此,在當今新形勢下需要適當針對農產品展開重金屬監管。
一般種植戶為了促使農產品在外觀上呈現一種新鮮感,從而獲取更高的經濟收益,通常都會在售賣之前在農產品中添加保鮮劑,如今在韭菜、玉米等農作物中保鮮劑應用情況十分常見,因為通過保鮮劑能夠增加農產品保質期。雖然這種保鮮劑只要使用適量,就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危害。但很多農產品售賣商為了抬高價格,會同時在其中添加多種類型的保鮮劑,這樣當農產品被社會大眾所食用后,就會導致體內新陳代謝受到危害[2]。
目前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人員開展工作時,經常會遇到一種情況,便是大部分農產品種植戶基本都是中老年人,雖然這些種植戶一輩子都在種植農產品,但當今時代已經與以往時代有所不同,一些老舊思維和認知已經無法滿足新形勢下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實際要求。而且這些種植戶一直都在使用老辦法進行種植,突然要求其學習全新經驗與技術較難,其也不會完全按照監管人員的要求來注意農產品質量安全,單純認為自己已經種了一輩子田,比誰都清楚農產品種植過程,不愿聽從監管人員的指導。一旦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中遭遇這種問題,就會增加監管工作開展與落實難度,甚至容易導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效率被嚴重拉低。
自我國開始重視并提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標準后,雖然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團隊組建投入資金成本,但這些資金成本僅能用來組建團隊與構建工作場所,根本無法滿足采購先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的相關裝置與設備,這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就無法得到相應保障。而且如今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在城市地區落實情況十分理想,但進一步深入鄉(鎮)之中開展監管工作不夠,甚至在部分鄉村地區中沒有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設備,這種問題對于新形勢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十分不利[3]。
站在新時代趨勢角度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并不是某一個部門的工作職責,而是多個部門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承擔的工作責任,因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可以與其他部門相互合作,并共同針對缺乏農產品質量安全認知的種植戶展開宣傳與培訓。其一,可以與各地區政府部門開展合作,由政府部門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認知宣傳,由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人員負責培訓,這樣便可讓更多種植戶了解目前我國對于農產品質量安全重視度,促使其在農產品種植環節能夠更加注意質量安全;其二,可以與各地區農業企業開展合作,在很多地區農業企業都會通過土地流轉方式來獲取土地使用權,再到本地招聘種植人員,當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與農業企業相互合作后,就可以通過企業制度來規定種植人員在工作之中注意質量安全,從而促使大部分種植戶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產生正確認知。
對于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來說,團隊組建和場地搭設并不屬于重點內容,因為即便有專業人士與場地,單憑肉眼根本無法確定農產品中是否含有有毒物質,因此,在得到資金成本后需要第一時間采購監管設備,其余資金再用來組建團隊與搭設場地。而且各地區政府部門應該適當增加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資金支持與幫助,除了正常為其提供工作開展資金以外,還可以通過政府渠道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采購一批監管設備,并將這些監管設備分成若干份投入到地區管轄區域內,這樣便可在節省部分資金同時,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提供大力支持與幫助,從而促使現代市場中所有農產品都不含有毒、有害等物質,讓社會大眾食用起來更加放心、安心[4]。
在當今市場結構越發繁雜的形式下,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不僅會影響社會大眾對于農產品信任心理,還會影響各地區農業發展,甚至會干擾到國家的整體發展。因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人員一定要了解殘留物、重金屬以及保鮮劑對于各方面實際危害,并明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之中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缺乏認知、缺少資金這兩點問題與相應解決對策,可以為相關人員在工作中更加有效地解決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提供參考。